APP下载

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8-14胡春

读天下 2019年22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应用研究教学

摘 要:历史课本剧必须要根据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进行创造,要深入了解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全面把握历史内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本剧的创作。通过编写有趣、真实的历史课本剧,可以消除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感,非常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词:历史课本剧;初中历史;教学;应用研究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很多学生难以准确掌握的内容。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历史课本剧的优势,带领学生一起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与学生一起突破历史学习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与难点。

一、 初中历史中应用历史课本剧的作用

(一) 整合教材内容

在历史课本剧的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还是重要且影响了历史进程的变革,或者较为出名的历史人物都可以为学生展示出来。历史课本剧的创作还能够让教师与学生重新梳理一遍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历史内容,能够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牢牢记住。

例如,在根据《三国鼎立》这一课进行历史课本剧的创作时,就需要将三国形成的整体过程进行梳理,要为学生展示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的历史,让学生能够理解三足鼎立的局势。教师通过展示不同阶段的历史内容,将三国鼎立的整个发展脉络清晰地展示出来。其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个时间带有较强的象征性与戏剧性,教师可以通过这一事件来为学生刻画出曹操的不同之处;教师还可以利用插图的方式,详细地展示出三顾茅庐这一事件,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 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与重点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难以掌握的几个历史事件,并将这些历史事件创作成课本剧,为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对比与展示,让学生能够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差异和区别。学生在了解和区别这些历史事件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与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相比,历史课本剧使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公,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够勾起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教师在教学《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内容时,就需要先明确该内容的重点,即北魏时期孝文帝开展的改革过程。教师需要利用历史课本剧让学生能够了解该部分内容,通过设计不同的历史情境,为学生展示改革前后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演绎出改革前后的差异,以此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加深学生的印象与理解。

二、 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的应用研究

(一) 历史课本剧的编写

要想开展课本剧的演示,就需要认真编写课本剧的剧本。在进行剧本的编写时,需要根据教材中真实的事件与内容为基础,要保证历史内容的真实性。不仅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编写,还可以搜集与之相关的材料,通过多样化的真实历史资源,完成课本剧的编写。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口头复述一下课本历史剧中的内容与情节。

例如,教师在教学有关鸦片战争的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有关的历史资料,并在这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当时的场景描绘出来。其他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指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和观念。经过学生的探索与努力,可以先将历史课本剧大体的情节和故事内容勾勒出来,之后在重点描写和突出一些细节方面的内容。学生要在编写历史课本剧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能力,与他人共同努力,编写出一个真实、生动、有趣的历史课本剧。

(二) 历史课本剧的排练与表演

在完成历史课本剧的编写后,就需要进行表演与排练。要想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本剧的内容以及其中人物的性格等,且能够在最终表演时展示出最佳效果与状态,就需要进行有效的排练活动。教师需要根据剧本中人物的特点与数量合理地进行任务的安排,并组织学生进行排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该剧本的历史背景,分析历史人物的性格与特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性格特点、表演能力,结合剧本人物的情况,为学生分配恰当的角色。在进行历史课本剧的排练时,学生需要熟悉自己的台词与动作,掌握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好出场的顺序,这非常有利于最终表演效果的提高。同时,排练还能够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能够对该历史事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印象。

(三) 历史课本剧的应用

在应用历史课本剧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白的是,历史课本剧的存在是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因此,在历史课本剧的实际应用中,要注重其运用的合理性。当学生完成历史课本剧的编写,并且经过多次排练之后,教师就可以在恰当的时间让学生来表演该课本剧。这不仅能够让全体学生都能够突破历史知识中的难点与重点,同时还能够活跃沉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习到更多的历史知识。相比于课本上静态、抽象的文字来说,学生对图像的记忆更加深刻,在学生回忆该部分内容时,也会在脑海中联想到这些历史课本剧,将文字知识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这非常有利于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

(四) 历史课本剧的评价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合理的教学评价。当学生完成历史课本剧的表演后,教师就要与学生一起对其进行评价与分析。首先需要点评该历史课本剧的故事情节,分析相关的历史史实;其次再点评学生的表演情况。学生对历史课本剧的表演情况,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该部分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在学生完成表演后,根据表演内容提出几个问题,与学生一起回顾表演的内容,找到正确的答案。针对表演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教师也要给出全面且中肯的点评,提出几点改善的建议,并与学生一起交流与讨论,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针对表演中较为出色的部分,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夸奖,要多多鼓励与肯定学生,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历史课本剧的应用具有多种优势,不仅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因而,教师在教学初中历史时,就要带领学生一起来编写、表演课本剧,并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谢建辉.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7(12):14-15.

[2]袁若馨.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3]郁树梅.课本剧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5(15):74-75.

作者简介:

胡春,四川省绵阳市,四川省绵阳市绵阳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应用研究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