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3~6岁幼儿科学探索兴趣的培养

2019-08-14陈思涵

读天下 2019年18期
关键词:探索能力科学幼儿

摘 要:皮亚杰认为:发生认知论其实就是企图根据认知的历史、认知的社会根源以及认知所依据相关概念对知识进行的解释。儿童生来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并渴望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认知这个世界。3~6岁的幼儿在探索事物的兴趣、目的性以及探索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共性。在儿童的认知行为中,探索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索的过程是儿童获取外界资源以及认知环境的过程。因此,幼儿教师在活动中应注重3~6岁幼儿的主体性,培养幼儿对于环境和知识的探索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进行科学教育,促进幼儿科学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科学;探索能力

有趣而又神奇的科学现象最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于3~6岁儿童的科学探索兴趣的培养应该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从身边最简单的小事开始,为幼儿参与科学性的探索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如何激发3~6岁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极具现实意义。

一、 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兴趣是幼儿不断学习和探索新事物的动力。认知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发展不取决于主体,而是主体与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说明儿童自身的探索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儿童缺乏探索的欲望和能力,那么儿童也就缺乏学习的能力。对于儿童来说,丰富而又新颖的教育活动能够进一步开阔儿童的视野,激发幼儿对于科学探索的欲望。而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开展既要符合幼儿认知范围又满足科学发展的科学探索教育活动。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能够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激发幼儿的科學探索兴趣能够使幼儿意识到探索和认知新的事物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此,身为教育工作者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入手,让幼儿进行积极的探索,并耐心地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与幼儿共同探索,使幼儿在观察身边的事物的同时产生兴趣。

二、 注重幼儿的探索的培养

(一) 注重探索过程的培养

在幼师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实践的能力,进而让幼儿看到劳动的成果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比如让幼儿用橡皮泥捏一个小盒子,能够让幼儿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有所不同。探索培养的教学方式不是单纯地告诉幼儿橡皮泥盒子的捏法,然后让幼儿自行操作。探索式的教学方式是给幼儿一个科学探索的空间和过程,让幼儿充分探索橡皮泥的用法,进而通过操作,让幼儿明白橡皮泥盒子的捏法。再比如《滚动》这个科学教育活动。这是一个关于小球滚动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延伸到为什么轿车的轮胎要做成圆形,自行车的车胎为什么是圆形而不是方形,小球运动的速度大小为什么不一致。经过探索,幼儿对于小球滚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明白了滚动是一种快速运动的方法,并且用的力最小,所以车的车胎都是圆形。幼儿通过科学探索活动,了解到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且从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了尝试和思考,对于新鲜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 贴近生活进行科学探索

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教育需要建立在科学探索的基础上。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从幼儿的思维切入,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具象思维。通过抓住幼儿身边基础事物,进而组织一系列科学的教育活动。首先幼儿教师需要从大自然入手,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在大自然当中有着无限的力量和奥秘,教师通过开展自然的力量对儿童进行自然探索能力的培养,能够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兴趣。另外就是对于社会资源进行利用,进入社区进行参观,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的环境当中,培养幼儿体验生活以及感受社会环境的能力。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当中,能够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视机、电脑的电子产品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科技资源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幼儿科学探索教育中引入电教,能够快速地让幼儿对新鲜事物有清晰的了解,同时在实际生活当中对科学活动进行科学的探究。

三、 幼师要提高自身科学素质

对于儿童的科来说,幼儿教师的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自身的科学素质决定了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幼儿教师的较高的科学素质,决定了幼儿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过程中能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幼儿对科学知识有一个新的了解和认知。因此,教师要想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教育,就一定要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只有教师的基本功扎实,才能够进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科学探索。在幼儿探索过程中有困难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带领学生穿越学习上的障碍。

在新的纲领精神的引领下,幼儿教育已经逐渐开放,给幼儿更多的自主探索的权利,教师作为引导者需要给予幼儿更多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对幼儿的探索进行鼓励,并当幼儿在缺乏自信时,给予幼儿更多的信息。

四、 总结

总之,3~6岁的幼儿正处于启蒙阶段。身为幼儿教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能力,与幼儿共同进行科学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对于幼儿的探索力培养需要针对这个阶段儿童的特点上,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幼儿的求知欲,立刻对能够进行科学探索的契机进行捕捉,并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引导,随即展开科学的教育探索活动,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科学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彭琦凡.3~6岁幼儿科学探究的年龄特点及其引导[J].学前教育研究,2010(12).

[2](英)约翰斯顿著,朱芳,朱进宁译.儿童早期的科学探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12):106.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3.

[4]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版:117.

作者简介:

陈思涵,吉林省吉林市,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探索能力科学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高中物理实验课中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
物理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快乐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科学拔牙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