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小血管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CRP、D-二聚体水平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2019-08-14王华国刘玉璇黎子亿
王 林,王华国,刘玉璇,黎子亿,刘 娜
(荆门市五三医院 湖北 荆门 431821)
脑小血管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其中因心房颤动引起的炎症反应以及大脑低灌注是造成脑小血管并的重要原因。CRP以及D-二聚体与心房颤动密切相关,同时也在近几年经临床研究提示与认知功能障碍有着一定的关系。本次对90例脑小血管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研究CRP、D-二聚体水平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90例脑小血管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根据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分为研究组(N=30)和观察组(N=30)以及参照组(N=30),其中参照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6.78±3.11);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61±3.29),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5.97±4.03),三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其中MOCA认知功能评分>26分且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100分(无血管性认知障碍),定义为参照组,MOCA认知功能评分<25分且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0分(血管性认知障碍),定义为观察组,认知功能损害严重且日常生活能力极受影响的血管性痴呆患者,定义为研究组。
1.2 检测方法
要求患者于受检前一日禁止饮食,并在第二日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5ml静脉血。通过乳胶凝集反应法对患者CRP水平(正常范围:0~10mg/L)进行检测,选择Top法对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CRP、D-二聚体与患者认知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软件处理。%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相关性检验通过直线相关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MOCA评分以及ADL评分比较
研究组MOCA评分以及ADL评分要低于观察组以及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MOCA评分以及ADL评分比较(±s,分)
表1 三组MOCA评分以及ADL评分比较(±s,分)
注:与参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MOCA评分 ADL评分研究组 30 17.63±2.39 43.94±2.23观察组 30 22.19±3.58 81.06±2.19参照组 30 28.96±4.16 96.42±1.96
2.2 三组CRP、D-二聚体升高情况比较
研究组以及观察组CRP+D-二聚体升高率,明显的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CRP、D-二聚体升高情况比较[n(%)]
2.3 CRP、D-二聚体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分析
研究组与观察组均为认知功能异常患者,分析其CRP、D-二聚体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发现,CRP以及D-二聚体水平与MOCA平凡呈负相关(r=-0.621,-0.51,P<0.01),见表3。
表3 CRP、D-二聚体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脑小血管病变作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其会引起患者发生认知障碍情况。CRP作为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能够对人体炎症反应变化情况进行直观反映,当患者发生心房颤动时,其就会产生较高水平的CRP,此时引起认知功能障碍。D-二聚体作为一种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终末产物,在其水平升高时能作为纤溶亢进、高凝的敏感指标,当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此时就会加重其脑部出现血栓、血凝状态的风险,使得患者脑白质受损的机率提升,影响患者认知功能。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无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其MOCA评分以及ADL评分均要高于血管性认知障碍以及血管性痴呆患者(P<0.05);同时血管性痴呆患者的CRP+D-二聚体升高率,均要高于血管性认知障碍以及无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P<0.05);另外对认知功能异常患者(血管性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CRP、D二聚体水平进行分析,发现CRP水平以及D二聚体水平,会随着患者认知功能程度增加(MOCA评分)而提升,提示CRP、D-二聚体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呈负相关性。在对脑小血管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鉴别诊断中,应用CRP联合D-二聚体的价值更加的优异。
综上所述,对脑小血管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CRP、D-二聚体水平会随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增加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