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健康扶贫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

2019-08-14耿爱生杨胜伟

社会政策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医疗保障热点医疗卫生

耿爱生 杨胜伟

一、引言

长期以来,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乃至世界重点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对贫困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入变化,贫困已不单单体现为经济匮乏,能力贫困、权利贫困成为了贫困的重要纬度。健康贫困是指由于经济水平低下、支付能力不足所带来的参与医疗保障、卫生保健和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机会丧失,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健康水平下降造成的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被剥夺,从而带来的收入减少和贫困发生或加剧,是一种机会丧失和能力剥夺(孟庆国、胡鞍钢,2000:246)。健康贫困可以说既是贫困的一种形式,也是导致其他贫困类型的重要原因。有研究发现健康所体现出来的人力资本是影响收入水平和缩小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在脱贫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程名望、JIN Yanhong、盖庆恩等,2014:14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3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脱贫,因病致贫返贫家庭占40%左右,患大病和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占20%左右,疾病灾难性支出发生率较高。①资料来源: http://news.cctv.com/2018/03/30/ARTIf7T6VkPXX5C4cKe45FpD180330.shtml由此可见,无论是消除贫困还是巩固脱贫成效都必须重视健康贫困的重要效应。

实质上早在1965年,卫生部就发布了《关于城市组织巡回医疗队下农村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防病治病》报告,指出,“组织城市卫生人员到农村防病治病,开展巡回医疗,今后应该作为一种制度”;①《关于城市组织巡回医疗队下农村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防病治病工作的报告》,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主编:《农村卫生文件汇编(1951- 2000)》,内部资料,第618页。之后又通过“卫生下乡”援助乡村卫生资源,缓解农民医疗卫生需求;2015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健康扶贫是扶贫工作的七大行动之一,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扶贫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对相关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及时掌握现有研究动态,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前瞻分析,以促进相关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截至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相关健康扶贫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质性分析(张莹,2015:4;孙雪,2017:12),但大多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在分析的文献数量及研究的数量化特征方面稍显不足。本研究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客观地展现健康扶贫相关研究成果,科学分析现有研究的总体状况、热点难点与发展趋势,以积极回应国家顶层设计对理论研究的新要求,促进健康扶贫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CNKI(中国知网)为对象采用主题检索的方式对全库进行检索。在健康扶贫的相关研究中“健康扶贫”、“健康贫困”、“医疗扶贫”、“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医疗救助”、“医疗下乡”、“卫生下乡”等主题词存在逻辑关联(见图1)。这种关联使得健康扶贫的研究呈现不同的视角,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全面性与可靠性,在对文献内容进行阅读分析后,研究初步确定以“健康扶贫”、“健康贫困”、“医疗扶贫”、“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医疗救助”、“卫生下乡”、“医疗下乡”为主题词进行精确检索,检索时间截止至2018年6月14日,然后对新闻报道、无作者文献、无关键词、无摘要文献以及其他非研究型文献予以剔除,最终得到符合条件期刊文献共计1214篇。

图1:五个主题词逻辑关系图

研究借助可视化工具软件Citespace②Citespace软件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一款可视化计量软件,它借助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对某个特定领域的文献集合进行计算,以探寻该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知识转折点,分析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及发展前沿(冉连,2016:46-57)。对健康扶贫研究成果进行计算、分析。借助共词分析法,包括共词聚类分析法、共词关联分析法、共词词频分析法等方式(钟伟金、李佳,2008:71),分析健康扶贫的发文量年代变化、期刊分布状况,展示健康扶贫研究热点的横向主题分布,理清研究热点的纵向演变规律。以此较为全面、客观地揭示近年来我国健康扶贫研究的热点、发展规律,为促进该领域研究提供启示,同时对未来研究热点做出前瞻预测。

图2:CNKI来源健康扶贫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表

三、健康贫困研究文献分布情况

(一)时间分布

由图2可知,国内关于健康扶贫相关研究总体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在1996-2001年间发文量基本在10篇以下。在2002-2009年间发文量逐渐增加,这与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及全国推行、医疗救助制度分别在农村和城市建立并实现城乡全覆盖等不断完善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有关。从2009年开始,文献数量波动回落,这种态势延续至2013年。2015年以后发文量再次呈现快速增长,这与2015年中共中央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健康扶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的政策背景相一致。可见,研究数量波动增长态势与国家消除贫困战略有重要关系,反映了学界与政策实务间的紧密关系。随着国务院、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部门出台《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指导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等大量直接导向型政策,可预见未来几年有关健康扶贫的研究仍会呈现增加态势。

(二)期刊分布

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最重要的呈现载体,期刊属性和期刊质量是所载期刊研究内容和质量的一个重要表征。本文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在空间维度上,从期刊类别和发文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1214篇文献分布于530种期刊上,大致可分为医疗卫生类与非医疗卫生类两种类别,其中约有一半文献分布于医疗卫生类期刊,且医疗卫生类核心期刊文献量高于非医疗卫生类。在时间维度上,结合图2,我们将其划分为三个时间段:1996-2001、2002-2013、2014至今。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阶段的期刊类别占比趋于波动均衡,从1996-2001年,医疗卫生类与非医疗卫生类占比65.4%和34.6%,到2002-2013年两者占比49.7%和50.3%,再到2014年至今两者占比51.9%和48.1%;医疗卫生类期刊占比有所下降,改变了早期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但健康扶贫研究质量依然需要提高,三个时间段核心期刊总占比在35%左右徘徊。

表1:健康扶贫研究期刊分布表

四、研究热点分析

研究热点主要通过一个科学领域在一定时间内频繁出现的又有内部联系的研究文献中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或主题而呈现出来(CHEN Chaomei,2009:200)。为展现健康扶贫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分析了高频关键词和热点主题,通过高频关键词分析能够帮助本文确定健康扶贫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通过热点主题分析可准确地把握主要研究内容。

(一)高频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在对健康扶贫研究中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时,将时间跨度定为1996-2018年,时间切片设为1年,然后分别选择Keyword作为分析对象,设定时间片的阈值为30,由此生成了关键词知识图谱(图3)。在可视化图谱中,节点(圆圈)半径的大小关键词共现网络中表示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大小,共有276个关键词节点;节点间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节点的颜色表示不同年份分布,由冷色(较早年份)逐渐变暖色(最近年份)。

依据图3中节点的大小、连线数量、颜色等特征分析我国健康扶贫领域研究热点分布状况。一方面,从节点的大小和连线数量来看,“医疗救助”节点最大,连线最多,出现频次最高,是健康扶贫领域中最主要的热点主题,占据重要地位;另外,“医疗保障”、“新农合”、“医疗卫生服务”、“心理健康”、“贫困人口”等节点也非常明显;另一方面,从节点颜色来看,“医疗救助”、“医疗保障”、“医疗卫生服务”、“贫困人口”、“弱势群体”等主要研究热点多数在每个时间片中都有出现,说明它们在健康扶贫研究领域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另外,近几年来学界还出现“重大疾病”、“大病保险”、“制度整合”等新型关键词。总体上来说,国内关于健康扶贫的研究热点范围比较广泛并不断拓展丰富。

(二)健康扶贫研究的热点主题

图3:CNKI来源健康扶贫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看,热点主题可从关键词中心性和频数进行分析(陈维军,2001:884)。在经过关键词剔除、合并、筛选等处理后,导出高频关键词信息表(见表2)。将这些高频关键词聚类为若干主题,由此得到健康扶贫战略地位研究、健康扶贫政策措施研究、健康扶贫对象识别研究三大研究热点主题。

1、健康扶贫战略地位研究

有关健康扶贫战略地位的研究,主要包括三部分:健康扶贫缘起的研究、健康扶贫定位的研究与健康扶贫治理逻辑的研究。

有关健康扶贫缘起的研究。研究者运用定量分析法对农村地区的贫困进行测算,发现在单维贫困测度中,健康和医疗卫生设施贫乏是致贫的重要原因;而在多维贫困测度时,健康是贡献最大的因素之一。由此提出重点加强健康改善,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等健康方面的反贫困战略(张庆红、阿迪力·努尔,2015:32);从卫生公平的视角上来说,将健康贫困归因于政府责任缺失所催生的卫生不公平和社会不公平问题,指出应重视政府责任,构建公平的卫生体制,加强公共卫生与预防保健等(陈化,2010:1);而从分配正义的视角来看,恶劣的自然环境、不良的生活习俗、经济收入水平低下、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等是导致健康贫困发生的主要因素,应提高贫困地区的卫生投入费用,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增强公民摆脱经济贫困的健康可行能力,并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分配公平以逐步消除健康贫困(蒋谨慎,2015:58)。

表2:CNKI来源健康扶贫研究高频关键词统计表(前30个)

有关健康扶贫定位的研究。享有公平的健康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健康扶贫旨在保障贫困人口的健康权。贫困地区的健康治理经历了医疗下乡、卫生下乡、健康扶贫的发展过程,不同时期内容和目的不同,因而其定位亦有所差异。首先,医疗下乡(又称农村巡回医疗)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的,目的在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是医疗卫生资源从城市转向农村,实现国家乡村医疗的政治实践(马冀,2014:86)。但后来医疗下乡出现执行偏差,本应造福于农民反而损害了农民利益,降低了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王涛,2008:60)。其次,卫生下乡的目的是利用城市卫生资源和技术优势支援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实现城乡医疗资源协调合作,从而有效缓解基层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罗志勇、尹坤、匡时权等,2006:87)。最后,健康扶贫是医疗下乡、卫生下乡的进一步提升,是扶贫工作的七大行动之一,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整体扶贫开发战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在社会投入中优先保障健康事业的投入(朱兆芳,2016:23)。同时,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其健康状况,促进健康公平,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环节(方鹏骞、苏敏,2017:60)。

有关健康扶贫治理逻辑的研究。健康扶贫的治理旨在针对健康风险的差别化发生,对贫困人口进行健康机会的公平性弥补和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实现,通过医疗资源公平配置、医疗保障制度叠加作用、整合健康政策并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来降低贫困人口的健康脆弱性、经济脆弱性与社会脆弱性,帮助摆脱“贫困—疾病”的恶性循环圈,树立并坚持现代化健康保障模式和理念,实现主体多元化、对象精准化、内容全面化、体系健全化、监测有效化(翟绍果、严锦航,2018:56-63)。

2、健康扶贫政策措施研究

有关健康扶贫政策措施的研究主要包括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的研究(供给)、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需求)和健康扶贫整体框架(政策体系)三部分。

有关完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医疗服务建设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卫生下乡、医疗下乡,向医疗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输送医药技术与服务,改善农村卫生现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马冀,2014:86)。下乡扶贫措施一般应有针对性,根据基层医疗存在的问题,明确扶贫重点,对危急、疑难病例诊治给予具体指导,通过举办医学教育培训班、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同时,制定医疗帮扶合作协议使之制度化,帮扶内容主要包括医疗技术、人员培训、学术科研等(罗志勇、尹坤、匡时权等,2006:88)。另一方面,完善分级诊疗模式,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从医疗资源、筹资方式、财政管理、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大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力度,可有效改善贫困人口健康状况(郭渐强、罗能艳,2018:51)。

有关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构建多层次健康扶贫医疗保障体系,增强大病、重病预防能力,以医疗救助制度为基础,城乡居民医保为主干,大病保险、商业保险为两翼,社会慈善救助为补充,实现医疗救助、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等制度的有机衔接和互补(林闽钢,2016:20)。研究主要包括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两方面。

第一,转变传统医疗救助政策目标,促进扶贫目标实现。首先,医疗救助应加强大病救助力度,促进与大病保险有效衔接,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完善困难群众大病保障机制(徐娜、田固,2016:36)。其次,走出“碎片化”的实践困境,推进“整体性”治理,抓好政策兜底度、项目契合度、主体参与度、管理协调度,形成完善的医疗救助扶贫治理体系(童翎、洪业应,2017:89)。再次,不仅关注生理疾病,应将生理、心理及精神健康纳人到健康救助中来,采取综合对策提升健康水平;不仅关注疾病负担,应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发展自我健康能力(刘亚孔、方鹏骞、张霄艳,2017:30)。最后,多方拓宽筹资渠道、健全政策制定机制以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提高救助标准以增进医疗服务可及性、完善救助服务模式,从而减轻内卷化问题(梁士坤,2017:52)。

第二,促进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完善整合,提高缓贫效应。医疗保险在健康扶贫中旨在保障贫困人口获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减轻经济负担,避免因病致贫的发生。首先,改革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强化住院统筹制度以及扩大多重医疗保险覆盖面(鲍震宇、赵元凤,2018:90)。其次,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改进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制度,适应人口与家庭结构变迁;再次,强化医疗保险对贫困人口的保障作用,针对贫困家庭制定完善的大额医疗费用报销政策,完善基本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的衔接使贫困人口得到不同层面的保障,简化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程序以降低保险利用成本(胡宏伟、曲艳华、高敏,2013:26)。

有关健康扶贫整体框架的研究。明晰健康扶贫路径,增强实施效果。第一,构建符合健康扶贫现代理念的长期规划。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健康扶贫主体(方鹏骞、苏敏,2017:62);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健康服务能力,并建立科学的健康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机制、考核机制,以保证对口帮扶有效落实(翟绍果,2018:61)。第二,完善健康扶贫制度建设。规范健康扶贫管理制度,构建综合性治理体系,建立多主体参与扶贫的激励制度,增强考核激励约束制度(王高玲、叶天瑜,2018:17),实现健康扶贫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加强公立医疗机构财政补偿机制、医院管理制度、政府监管方式、医生执业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公立医院垄断地位,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肖晗、朱民田,2015:93)。第四,加强贫困人口健康教育,完善心理服务咨询机制(姚本先、陆璐,2007:485),特别是集中于贫困生、农村妇女、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3、健康扶贫对象识别研究

贫困人口的健康问题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相应地,健康扶贫对象识别的研究包括贫困人口生理健康问题的识别研究和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研究两方面。

有关贫困人口生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运用访谈法、调查问卷法从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受伤率及住院率等指标分析贫困人口健康状况,发现贫困人口健康水平总体较低,患病率高(特别是慢性病)、就诊率低,因经济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医疗卫生服务,小病易拖成大病,最终陷入“疾病—贫困”的恶性循环圈(潘红潮,2015:7)。 其中,高龄、农民、非在婚及经常饮酒的贫困人口较一般居民健康状况更差(李小杉、蒋建中、王琪等,2013:743)。多以自评健康结果作为变量,定量分析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发现年龄、家庭医疗支出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网络关系、社会保障等是主要因素(刘汝刚、李静静、王健,2016:488)。

有关贫困人口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学生群体、妇女、老年人等群体,主要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视角,运用案例研究与调查问卷法,分析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自卑、自我封闭、焦虑、偏执和抑郁,贫困人口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等特征,社会支持、自尊水平、家庭环境、人格特征是重要影响因素(王佳利,2014:141;谢倩、朱丽芳,2008:945)。

五、前沿趋势分析

Burst指数用于判断节点在某时段内的突发增长率,展示的是热点主题的凸显,用于关键技术的识别,Burst值大的关键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定时期内健康扶贫研究领域的前沿。运用Cite space软件的突现检测(Burstness)功能生成图4,可实现对不同时段的健康扶贫研究热点演变过程可视化,即借以分析健康扶贫研究热点主题的纵向演变特征。

结合图4的分析结果,大致可将我国健康扶贫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996-2006年、2007-2013年、2014-2018年。

第一阶段(1996-2006年)突现词为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心理健康、劳动者、合作医疗、精神卫生、社会支持等,研究热点集中于贫困人口健康现状研究。其中,贫困生和心理健康的突现性明显较高。教育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高校提高收费标准,贫困生成为特殊群体,关注其心理健康成为学界热点。主要集中于对贫困人口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现状研究,分析贫困人口健康水平,明晰健康扶贫的必要性和健康扶贫对象的特征。

第二阶段(2007-2013年)突现词包括筹资机制、卫生服务、医疗救助、贫困人口等,研究热点集中于医疗保障制度研究。其中,医疗救助的突现性最高,说明在健康扶贫中发挥主要作用。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在制度逻辑与结构框架上的衔接,根据贫困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以有效缓解健康问题。这一阶段医疗保障制度基本确立并逐渐完善,贫困人口获得多层次医疗保障,有效缓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因此,此阶段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医疗保障制度的筹资机制、补偿机制、激励机制与各制度间的衔接等研究以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

图4:CNKI来源健康扶贫研究热点突现性检测知识图谱

第三阶段(2014-2018年)突现词为大病保险、大病救助、重特大疾病、因病致贫、健康扶贫等,研究热点集中于精准健康扶贫研究。其中,健康扶贫和因病致贫的突现性较高。这一阶段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仍然很突出,成为脱贫攻坚的难点。国家出台一系列健康扶贫政策文件,健康扶贫成为重点扶贫任务,更加强调健康扶贫措施的精准性。同时在医疗保障制度方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大病保险等,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通过对三个阶段研究内容的梳理发现,健康扶贫研究热点主要经历了贫困人口健康现状研究、医疗保障制度研究、精准健康扶贫研究的演变过程,研究范围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逐渐转移到大病人群。综上所述,研究热点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并深受社会环境变化影响。

六、未来研究展望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对健康扶贫研究期刊文献进行分析,绘制知识图谱,呈现了时间、期刊分布状况,客观地描述了学界研究力量的变化分布情况;横向上归纳出三大研究热点——健康扶贫战略地位、健康扶贫政策措施、健康扶贫对象识别,纵向上划分三个演变阶段——贫困人口健康现状研究、医疗保障制度研究、精准健康扶贫研究,并分别进行了质性分析,全面、客观地展现了健康扶贫领域研究热点的发展规律。

健康扶贫属于公共政策范畴,因此,预估未来健康扶贫研究热点应结合健康扶贫研究热点的变化规律,从公共政策学的视角出发进行分析。一方面,在健康扶贫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提高贫困人口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发挥贫困人口主体性作用,同时,构建实现政策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健康扶贫政策评估,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分析政策实施进展及效果,评估政策影响及价值,并以此作为政策调整和改良的依据。

(一)多元主体参与健康扶贫积极性的研究

健康扶贫倡导政府、贫困人口、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旨在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黄双燕,2018:40)。除了加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强资金的使用与监管外,贫困人口、企业、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健康扶贫的作用更不能忽视。

1.贫困人口参与健康扶贫积极性的研究

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硬骨头”,需要贫困人口广泛参与,以增强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精准性。健康扶贫仅依赖政府政策支持难以获得长效动力,“被动式输血”易导致健康扶贫措施效率低下,滋生“等、靠、要”思想,因此,健康扶贫需要从根源上减少疾病的发生,发挥贫困人口主体性作用,增强参与健康扶贫积极性。对此,应注重贫困人口健康教育以增强疾病预防意识、提高健康知识素养,建立疾病预防激励机制以降低贫困人口参与健康扶贫的机会成本、加强参与的主动性和长期性,增强贫困人口提高健康水平的内生动力,最终实现健康扶贫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健康扶贫的研究

企业、社会团体的主动参与对健康扶贫资金积累、健康扶贫政策管理、健康服务提供等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激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健康扶贫,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同时,商业保险公司不断开发以保护健康为主的各种险种,对贫困人口实施倾斜保护措施,积极调动贫困人群注重健康的内在动力(黄双燕,2018:40);另一方面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加大社会资金的投入,丰富健康服务供给,降低贫困人口获得健康资源的成本,同时获得各种社会资源,增强应对疾病风险的能力。

(二)健康扶贫长效保障机制的研究

健康扶贫既要给予贫困人口获得医疗卫生资源上的支持,也要注重机会、权力、自主能力等方面的获得(王培安,2016:36)。另外,健康扶贫工作是一个长期问题,因为健康贫困不会随着绝对经济贫困的降低而消失(陈楚、潘杰,2018:24),更重要的是已脱贫人口也可能会再次陷入“因病返贫”困境。2017年已脱贫人口中再次返贫人口20万,其中因病返贫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①中国发展网,《扶贫办:两方面原因导致贫困人口脱贫后又返贫》,http://www.chinadevelopment.com.cn/news/zj/2018/08/1335059.shtml,2018年8月20日。因此必须深入开展有关的健康扶贫的长效保障机制研究,继续增强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提高脱贫攻坚成果的可持续性。一方面,健康扶贫机制的研究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科技优势,对贫困人口健康状况进行精准识别、帮扶和管理,对扶贫机构实施动态监督,降低运行成本,确保健康扶贫的全覆盖;另一方面,医疗保障制度作为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费用不断攀升的压力下,需进一步在研究如何调整各项医疗保障制度的筹资和支付方式,以实现制度间有效衔接,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的稳定性。

(三)健康扶贫政策评估研究

针对健康扶贫问题,近年来国家已出台大量政策文件,未来研究应侧重于运用实地调研法广泛收集健康扶贫实施效果的真实数据资料以及贫困人口的健康满意度,发现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偏差,同时加强国外研究和典型地区案例研究,借鉴治理经验。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的特殊性,完善健康扶贫政策,增强健康扶贫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应加强健康扶贫政策评估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扶贫评估指标体系,增强评估工作的有效性与全面性,从多维度、客观科学地分析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现状,深化对健康扶贫政策的认识,为今后其他健康扶贫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依据,增强政策科学性,实现健康扶贫政策研究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猜你喜欢

医疗保障热点医疗卫生
热点
医疗保障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深化军队医疗保障改革新举措的探讨
从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迈进
贵州:三重医疗保障网精准扶贫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