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肝癌经320排螺旋CT和MRI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2019-08-14吴丽鹏
吴丽鹏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原发性肝细胞癌对于患者生命具有严重的威胁,初期肝癌患者并无明显的表现症状,一旦出现相应症状,多数已经入中晚期阶段,治疗难度便会加大。因此,在早期提高对小肝癌患者对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对其诊断方式多为螺旋CT和MRI增强扫描,本次研究以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小肝癌。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为(52.3±6.8)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协议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320排螺旋CT诊断;使用Aquilion one进行检测,患者在检测0.5h之前需服用温水,使肠道充盈,相关护理人员与告知患者练习呼吸屏气,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扫描,扫描范围;全腹部,参数为;129kV,280~300ms,厚度为7mm。扫描结束后对所得图像进行处理。
MRI增强扫描诊断;患者需保持仰卧位,采用肝脏容积快速三维成像进行扫描,参数设置为;125kHz,厚度为0.44cm,TR 2.6ms,TE 1.2ms。
1.3 观察指标
研究结束后,对比螺旋CT和MRI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卡方和(%)检验与表示计数资料,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经手术证实,50例患者中发现病灶共计64个,MRI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为60个,准确率为93%,在MRI增强扫描中,小肝癌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延迟期与门静脉期强化消退。320排螺旋CT扫描结果为52个,准确率为81%,其中32个为显著均匀强化,11个为不均匀强化,剩余9个为无显著强化。其中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诊断准确率对比(例)
3 讨论
肝细胞癌在全球都较为常见,患病人数较多,在我国,其病死率位居肿瘤第二位。肝癌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肿瘤,对其治疗的关键便是及早做出诊断,若能够在早期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对其治疗以及预后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该病具有隐匿性强,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2]。因此,提高对小肝癌患者对诊断准确率已成为医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目前,医学上对主要的诊断手段便是CT,MRI以及DSA,前两者因为具有安全性高,无创,易被患者所接受等优点,已成为临床上主要的诊断方式[3]。
多层螺旋CT在诊断小肝癌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具有安全性高,时间短暂等显著优势。在诊断时其病灶多以低密度为主,直径小于1cm的病灶多密度均匀,大病灶则反之[4]。因螺旋CT扫描速度较快,仅一次屏气便可完成扫描,能够有效的防止出现漏诊等情况,后期利用图像重建可显著的提高诊断准确率。血供较为丰富的小肝癌在扫描动脉期具有显著的强化,但肝并未得到相应的强化,因此在动脉期扫描可较好的使供血丰富的小肝癌得到展现,血供贫乏的小肝癌动脉期和门脉期未呈现明显强化,门脉期肝较为显著,因此能够使供血贫乏的小肝癌得到显示[5]。如今利用三期扫描诊断小肝癌比较常见,动脉期扫描用于诊断富血供病灶,门脉期扫描用于乏血供病灶,诊断效果较为理想。静脉期连续60s肝实质密度能达到最高值,后缓慢将为平衡期,动脉期连续30s肝实质CT值达到顶峰。小肝癌关键的供血动脉便是肝动脉,动脉期密度高于肝实质,称为肝实质高密度强化灶[6]。静脉期初期肝实质会逐渐提高,期病灶密度便会下降,直至两者密度相同,病灶便为高密度强化和肝实质低密度区,至平衡期后,肝实质密度和病灶便会持续降低,直至平扫CT表现[7]。
MRT诊断是属于无创,安全性高的一种影像检测方法,能够对肝脏肿瘤进行全面的显示,并得知肿瘤的良性与恶性,以及体积大小,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诊断效果也在显著提升,已成为公认的诊断肝脏肿瘤良恶性的有效手段。对于体积较小的结节,使用常规的诊断方式准确率较低。目前,关于CT与MRI对小肝癌对诊断价值研究较少,对两者对诊断价值均有不同看法[8]。在本次研究中,以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50例患者中发现病灶共计64个,MRI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为60个,准确率为93%,320排螺旋CT扫描结果为52个,准确率为81%,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知,两种诊断方式均可以用于小肝癌诊断,但MRI增强扫描诊断价值显著高于螺旋CT。但在所用费用上,MRI诊断的价格较高,对于设备的要求较为严格,而CT检查的价格低廉,可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优势[9]。因此对于小肝癌患者可先实行螺旋CT检测,无法判断诊断结果是否正确时可使用MRI影像学进行进一步的检查,通过两者对比为确定临床的治疗方案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10]。
综上所述,320排螺旋CT和MRI增强扫描对于小肝癌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MRI增强扫描价格较高,对于无法承担的患者可先行螺旋CT进行诊断,无临床特征性表现者可行MRI增强扫描诊断,两者均有较高的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