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心理知识有效教学语文
2019-08-13陈思
陈思
语文教育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它不光是要和客观存在的知识打交道,更是一场和人的交锋,即心理上的交战。其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教育心理,找出语文教学方法,有效教学语文。
心理学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教与学是有心理学规律的。如果将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教师就可以揭示教学过程和心理发展的关系,了解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掌握受教育者认知发展规律,获取科学指导受教育者学习的方法和理论。所以,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研究心理学知识并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课堂实践,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由于揭示教育规律的心理学知识众多,并不能一一列举。所以,我将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诠释心理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关系,揭开有效教学语文的秘密。
一、依据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实施因材施教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因材施教的内涵:一方面,指教师依据学生性格特点有区别、有目的地组织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差异化地组织教学。而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产生的心理学依据是气质,在心理学上,气质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这四种气质决定了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处事方式。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气质,盲目教学,如让有容易冲动、脾气暴躁的胆汁质的学生组织合作学习,势必会导致教学失败。所以,教师要以人为中心,实施因材施教。如此,语文教学才会具有有效性。例如: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课堂上,为了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有所得,我组织了因材施教课堂。如,针对活泼、善交际的学生,我将其分为一组,组织了歌唱教学,即让学生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集中学生注意力,高效学习“环”“爽”“悄”“排”等生字;再如,针对严肃认真、忍耐力强的学生,我将其分为一组,组织自主探究活动,即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自主学习“倒映”“环绕”“飘荡”“歌唱”“爱”“洒”等生字词,掌握这些字词的用法和内涵;通过因材施教,教学迎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因此,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了知识,实现了有效教学。
二、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组织有效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人类的记忆规律,具体来说,遗忘在学习之后的瞬间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像一个关于记忆与遗忘的时间函数。如果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引导学生复习,就可以解除学后就忘的困境,学生就可以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增强自身的记忆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最终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例如:在字词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组织复习教学,渗透有效复习的方法,使得学生能深刻记忆字词。比如“偷”“迹”“浮”“振”这几个字的复习: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这几个字的字形、字义和字音,5分钟之后,让学生朗读《池上》和《所见》两首小诗,在语境中理解、记忆这几个字。课堂结束的时候,让学生将这几个生词誊抄在“生字本”上,再次记忆;其次,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帮助学生形成记忆规律,即1天后,给学生几个带有“偷”“迹”等字的句子,让学生背诵。2天后,让学生背诵《池上》和《所见》两首小诗。4天后,让学生用这几个词组词、造句。15天后,用测试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在整个复习中,相较于之前,学生不仅深刻理解、记忆了生字,且遗忘时间获得了延长,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根据埃里克森人生发展论,进行情感体验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理论认为:每一个阶段,人的自我意识能否顺利过渡取决于环境,即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根据这一理论,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应该做到: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对环境的价值形成判断,进而有效学习语文知识,健康发展人生。例如:在学习《孙中山破陋习》时,教师就可以组织情感体验教学,引导学生认知“心疼”“无奈”“生气”等情绪以及学习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学习孙中山先生敢于反抗、打破旧秩序的勇气和精神。具体教学过程如下:首先,引导学生观看《孙中山破陋习》的微课,微课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了此故事,如:“你年纪小,还不懂得这些事。”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微课中,在文字下方配了插图,母亲潸然泪下和孙中山生气的样子生动呈现在了学生面前,学生在语言和图片的双重冲击之下体会到了“无奈”“愤懑”的情绪;其次,讲述孙中山破除缠足陋习给后人带来的深刻影响,让学生体验到“勇气”“魄力”“爱”等情感对于自身、别人的巨大影响;最后,让学生朗读文本,再次体验情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各种情感有了全面的认知。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文本内容,而且帮助学生指引了人生方向。
四、利用群體效应,组织合作学习
群体效应是指个体形成群体后受任务活动、相互作用和情感活动因素的影响,群体中的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而将其折射到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依据群体效应原理可以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将学生置于群体环境之下,使其受外部环境的压力而产生内在需求动机,进而自主学习语文知识,从而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例如:在学习《拉萨的天空》时,在传统“一对多”的课堂上,学生个人受到的关注较少,因而注意力相对较低,学习效果自然不佳。但是,现在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放在一个群体环境当中,首先,学生的责任得到了放大,其次,个人情感、意志得到了关注。出于自尊和炫耀自我,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形成了学习动力,如,在探讨“《拉萨的天空》这一题目反映了什么内容”这一问题时,组内学生积极抒发自我见解,寻找正确答案,活跃了课堂气氛;其次,教师监督的作用被放大。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的对象不再是个人,而是几个“集合”,这就给了教师充沛的精力指导、纠正学生。如,在巡视小组合作情况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不同组别出现的不同问题,促使学生有效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相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从心理学来看,语文教学有规律可循。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应该盲从“知识”,盲目组织教学,而应该主动研究与教育有关的心理学知识,抓住“教与学”的心理规律,围绕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完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迁移,从而有效教学语文。
(责编 孟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