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探索
2019-08-13豆向泰
豆向泰
摘 要:问题教学法最早由美国学者杜威提出,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著名文学家郑板桥说过学问二字必须拆开来分析,学和问是两个不同的方面,有学无问不能称作学问。建构主义也强调发现问题比解答问题更为重要。可见,问题意识在一个人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数学;重要性;应用探索
学习数学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数学不比一般的学科,它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思维灵活性和变通性。然而这么高的要求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只有少数人具有一定的数学天赋。所以,我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极强的问题意识,通过问题意识不断提高我们思维的变通性[1]。本文通过对问题教学法的含义、重要性及具体应用进行探索,希望能够为老师及学生带来高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问题教学法是什么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对这类问题,学生会产生怀疑和困惑,并激励他们不断探索问题,积极思考和研究,这就是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教学法便是教师利用学生的这种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依靠自身的力量去解决难题,获取答案。这种方法在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事实证明,问题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对学生学习数学有重要作用。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模式,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我们都知道,在数学学习中,遇到问题是常有的事。一些学生会选择自己闷着想,但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毕竟是有限的,想不出答案就放弃也是常有的事[2]。但问题教学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展学生的思维,学生遇到问题会想方设法去解决,或通过小组讨论,或通过课后研究、搜索资料等方法,它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更好的学习方式。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面对难题,都有一颗想要去征服的心。问题教学法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问题进行探讨,在解决问题中能找到成功的快感,这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会乐在其中。
(三)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展现课堂魅力
人的智力是无法想象的,再聪明的人,他的智力也开发得很少。怎样不断开发我们的智力呢?需要不断对问题进行探讨,在研究中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有利于智力得到合理开发。此外,问题教学法也展现了数学课堂原有的魅力,充满生气,在课堂上,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不断探索,寻求真知。
三、怎样应用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尽管得到了运用,但是在实践中运用起来并不是很理想。多数课堂的问题教学法都是流于形式,还有一些则是不分难易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散。
(一)在教材的“重难点”处,争论问题
问题教学法是有一定的针对性的,不同的学生对待问题的难易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在应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该综合考虑、权衡,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教材的重难点,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此外,问题与问题之间更应具有连贯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塑造思维的连贯性。而针对教材上的简单问题可一笔带过。
(二)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悟问题
在生活中,数学随处可见,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并提出。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3]。例如,从教室到餐厅,哪条路更近?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关线段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更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学习与运用相结合的能力。
(三)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理会问题
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能使学习变得高效。在动手过程中,学生是处于兴奋状态的,在这时候,老师稍加引导,学生便会恍然大悟。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这一块知识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出不同的图形,再比较它们的异同点。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便能很快得出答案。
(四)在师生争辩中,让学生异中有“问”
教师作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中要懂得察言观色,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善于捕捉每一次交流中产生的各种思想观点,并对其进行探讨分析。这样不仅营造了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也提高了学生的胆识与勇气,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加深对问题的印象。
四、总结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法展现了不同的优点,它的应用也有一定的技巧。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中展现的是自己独一无二的思维方式。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把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发挥到极致,争取给学生更多思考问题的空间和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意志,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邵礼翠.关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解析[J].才智,2017(20):168.
[2]苏文祥.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J].学苑教育,2017(4):49.
[3]马建荣.探究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实际应用策略[J]. 考试周刊,2018(43):82.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