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呐喊》、《彷徨》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

2019-08-13刘美宏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0期
关键词:社会现实悲剧命运呐喊

摘  要:鲁迅在小说《呐喊》、《彷徨》中,塑造了许多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败和社会现实的残酷。本研究通过梳理鲁迅创作的思想探索,解析知识分子形象的三种类型,总结塑造这些知识分子形象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鲁迅的文学作品。

关键词:知识分子;封建制度;社会现实;悲剧命运

作者简介:刘美宏(1995-),女,汉族,渝武人,重庆三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0-02

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他创作的小说为中国学者研究知识分子题材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位值得学习的伟人。他准确把握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的特点,深入分析现实生活,使小说具有了更深刻的现实意味,引发读者的自我反思和对现代人的灵魂拷问。

一、鲁迅创作《呐喊》、《彷徨》时的思想探索

《呐喊》、《彷徨》这部小说集,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入新篇章的标志,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夕到国民大革命以前的这一历史时期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作者对受到压迫的农民及知识分子的关怀。小说在揭示落后国民性的同时,还在忧虑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命运。

《呐喊》是鲁迅1918年到1922年写的作品,他在<《呐喊》自序>中提到以“呐喊”为书名的缘由,即为了“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1]由于当时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整个小说集的感情基调是昂扬奋进的,语言简练朴实,情节紧凑,环环相扣。小说结尾埋下伏笔,给人留下希望的遐想,如《药》这部小说的结尾处,提到夏瑜的坟上长了一株红白的花,《狂人日记》中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许还有?”,这些耐人寻味的“尾巴”,正是暗示着光明和希望,革命的火种还没有灭,它会为勇士照亮前方的路。

《彷徨》是鲁迅1924年至1925年创作的小说集,五四运动后,很多人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鲁迅当时感到十分茫然和孤独,不知道如何抉择,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叹,表现了自己在探索革命的道路中,暂时的徘徊和彷徨的心情,展现了他不甘消沉的探索精神。

二、《呐喊》、《彷徨》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分析

鲁迅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他们身处文化浪潮激荡的时代,自身经历和所受教育不相同,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但受到封建文化的影響却很大。在此,笔者将知识分子分为三种类型: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封建制度的信奉者,封建制度的反抗者。他们具有进步的现代思想,也曾挣扎过,觉醒过,为实现个人理想而奋斗,但他们无法改变注定的命运,改写不了失败的结局。

(一)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

小说《儒林外史》中的周进六十岁 科考不中,去私塾当先生,却不被人尊重,受到秀才梅玖的冷嘲热讽;中举后,奚落他的梅玖附和、讨好他。范进中举前,岳父胡屠户对他也是欺辱喝骂;中举后,胡屠户却夸他长得“方面大耳”。梅玖、胡屠户两人前后态度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辛辣幽默地讽刺了黑暗的科举制度,以及对人的精神毒害和思想束缚。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思想深受封建制度的压制,导致其言行不一,像镜子一样,有两面性:他是一介书生,却去偷东西,为了让自己更像一个有文化的人,一直穿那件又旧又脏的长衣衫,当别人说到“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的心情立刻变得沉重,无话可说。

《儒林外史》与《呐喊》中的这些知识分子的形象相似,他们就像是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木乃伊,封建科举制度使他们异化,逐渐偏离自己的人生轨道,命运又如同玩具一般,任人掌控。吴敬梓先生和鲁迅先生在揭露批判封建制度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这些知识分子的同情。

(二)封建制度的信奉者

《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只因懂一点新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被雇去当女校的教员。在外扮演着“正经教员”的角色,而私下却是一个假学者,喜欢打牌、看戏、喝酒等。他总疑心学生看不起他,似乎总是听到别人在背后笑他,只有当他照镜子的时候他才感觉到周围是清静的。

鲁迅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手法,将高尔础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高尔础的言行举止正是因为受到封建文化的长期压抑,借“封建礼教”这副面具,来伪装自己丑恶的一面,是典型的封建道德的信奉者。

(三)封建制度的反抗者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过去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会为了揭露封建迷信的面具而敢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而当“我”在酒楼上再一次见到吕纬甫时,脸上满是沧桑感,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无奈,整日消沉,最终从无畏的反抗者变成了自我麻痹的颓废者。

《伤逝》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爱情小说,意在揭露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探索女性思想解放道路和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子君与涓生在一起后,她不再读书学习,失去了女性该有的独立精神。涓生原本是追求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因为子君,他放弃了原本追求的理想。子君的软弱倔强、涓生的自私和社会的压迫决定了他们命运的悲剧。

鲁迅先生采取理性的态度创作,不乐观激进,有些消沉,但更多的是冷静、清醒。关注社会变革时期人的精神困境和道路问题,同时也因人们深受封建礼教和制度毒害的国民向生活妥协的行为感到愤怒,形成了他作品中的“忧愤深广”[2]特色,完美诠释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句话,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 ,恰到好处。

三、鲁迅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鲁迅先生大胆揭露社会现实,又敢于直面自我的内心世界。一方面,鲁迅先生重视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描绘,真实再现了民众的生活,另一方面他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国民的落后性,来侧面烘托社会现实的黑暗与残酷。

他的小说不仅深入对生活的剖析,展现其现实主义精神,在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上,运用简练的叙述语言表达复杂的心理,形成鲁迅小说特有的冷峻和犀利,体现了作家对自己生存意义的最深入的解读和认识,使小说具有独特的现代意味。

(一)社會意义

鲁迅在《呐喊》、《彷徨》中刻画了各式各样的知识分子形象,赋予了作品丰富深刻的内涵,使作品具有独特的典型性。同时,表现了作家无畏无惧的反封建精神,读者仿佛在人物身上看到了作者呐喊、彷徨的影子,这些知识分子形象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

第一,这些知识分子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要求。孔乙己、吕纬甫、子君和涓生,他们的命运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尽显现实的社会百态。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可以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现状。

第二,使知识分子对没落的封建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封建专制者掌握知识分子的命运,在精神上摧残和打击,在生活上步步紧逼,使他们无路可走,无力反抗残酷的社会和命运。鲁迅注重刻画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的黑暗残酷。

第三,唤醒知识分子,团结大多数人的力量,改变社会现状。吕纬甫和魏连殳的人生道路是孤独的,软弱动摇的反抗者激不起风浪,注定失败。只有团结民众的力量,才能改变自己和整个社会。鲁迅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用革命的观点分析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现象,揭示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二)现实意义

鲁迅的眼光是独特的,他没有用过多的笔法去展示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或者直接描写具体的人和事,而是直指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中的人物,还有作者,敢于进行自我剖析,直面人性的弱点。他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承受着灵魂的拷问,这正是鲁迅小说的创作特色之一,揭示人的“灵魂之深”[3],表现鲁迅对传统小说的题材的创新和变革。

如今,对于知识分子而言,直面自我的内心世界变得尤其重要,因为它不仅是个人优秀品质的展现,还是个人文化素养提升的途径。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看,墨守成规 、不思进取的知识分子会被历史的洪流所淘汰,新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注释:

[1]高远东.走进鲁迅世界[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34,35,48.

[2]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7-19

[3]张定璜.鲁迅先生[J].现代评论,2006(2):25.

参考文献:

[1]吴敬梓.儒林外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73-86.

[2]宋梅.鲁迅《呐喊》、《彷徨》中刻画的三类知识分子形象[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8):16.

[3]张茜.从《呐喊》、《彷徨》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看其结构艺术[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5):63.

[4]何天谷.独特的艺术角度与悲喜氛围——论《呐喊》《彷徨》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塑造[J].文史杂志,2016(2):36.

猜你喜欢

社会现实悲剧命运呐喊
论《白鹿原》中三位女性的悲剧命运
阅读《呐喊》《彷徨》的记忆
成长之痛
历史齿轮上的累累伤痕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浅析《总统先生》超现实主义影响下的社会现实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