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软件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2019-08-13刘恩泽谭欣杰

科技资讯 2019年16期
关键词:专利分析文献计量

刘恩泽 谭欣杰

摘  要:该文创新性地应用文献计量方法、专利分析法及内容分析法对软件项目领域的期刊文献及专利文献进行分析,首先从数量趋势及内容趋势研究软件项目管理整体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的演进,得出2010年后期刊文献、专利文献量开始向相反的趋势发展。针对此问题,从期刊分布、期刊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及IPC分布情况,具体分析2010年后软件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文献计量  专利分析  软件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6(a)-0253-04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软件项目管理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软件项目管理和软件开发技术一同被视为消除“软件危机”的对策。相较于其他有相对完整项目管理理论的行业领域来说,软件项目管理理论发展与实践尚处于摸索发展的阶段。而文本挖掘技术已经被应用在项目管理中的多个领域,但国内多集中于项目管理的风险管理及决策管理研究等领域,对于软件项目管理领域,尚未有学者做相关的研究。基于此,为探索中国软件项目的发展现状,该文将结合文本挖掘技术,应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专利分析法,分析基于中国知网的期刊文献及基于佰腾专利数据库的专利文献。

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该文选取中国知网(CNKI)期刊文献检索系统,以“数据质量优先,兼顾检索效率”为检索原则,制定以”软件项目”为关键词、检索时间为1992—2017年、检索表达式为=“软件项目”or“软件项目管理”、期刊类型为核心、中国为检索区域的策略检索软件项目的期刊论文数据,经优化检索策略后再次检索,所得文献量为215条。另外,该文选取佰腾专利数据库(BAITEN)检索系统,以同样的原则和策略进行了检索,所得专利文献量为136条。

该文将利用检索所得的215期刊文献及136条专利文献,进行文本挖掘、文本计量及专利分析,首先以软件项目文献量及文献著录项内容为对象分别做数量的发展趋势分析以判断目前软件项目所处的发展阶段,然后以2010-2017年文献为研究对象,应用内容分析法结合专利分析法从期刊文献的期刊分布情况分析近年的科研主题聚集情况、从期刊文献的作者合作情况分析近年研究领域的学者分布情况,从专利文献的法律状态及地域IPC分布分析各地区软件项目领域技术创新水平。

2  现状分析

2.1 发展阶段分析

以所得期刊文献及专利文献为基础,按照年度绘制年份—总文献量(总文献量=期刊文献量+专利文献量)、年份—期刊文献量、年份—专利文献量3条统计曲线,并在图1中显示。由图1可知,总文献量曲线于1992—2007整体上以较为迅速的速度稳步上升,于2007—2015年波动下降,于2016年迅猛增长。究其原因可知,2016年,5G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智能终端的高级功能的研发及拓展,间接地刺激了中国整体上对于软件项目的研究。

期刊文献数量的多少可一定程度上代表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发展水平,从期刊文献角度上看,可应用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经过计算可得其生长曲线方程为:

并应用/计算其拟合优度,其中,Oi为第i个时间的实际值,Ei为第i个时间的预测值。经计算,可得,,自由度=n-1,n=23,所以可以用上述S曲线方程对期刊文献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析与预测。由此可计算出,两个速度拐点分别为t1=9.900537,t2=15.55788,高峰点为t=12.72921,本文中t0=1992,根据以上数据可分析出,我国关于软件项目的学术研究,于2003(t1)年进入始盛期,于2007(t)年达到高峰值,于2010(t2)年进入盛末期,且相对于研究区间来说几个拐点之间距离较小,说明中国软件项目学术研究的课题重点变化较为频繁。

而与期刊文献相对应,专利文献的年度发表量即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该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从专利文献角度看,1992—2005年,我国关于软件项目的研究处于空白期,大幅度落后于同时期的欧美国家,2005年我国开始出现对软件项目的专利申请,经过2年的缓冲期与学习期,中国软件项目于2007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至今仍然维持着这一发展态势,这一现象说明,中国软件项目市场发展繁荣,国家也较为重视软件项目领域的技术发展及技术创新。其间于2010—2015年处于波动发展阶段,整体上并未呈现明显的上升发展趋势,这一现象说明2010—2015年期间,软件项目研究热点有所改变。

综合文献量、期刊文献量及专利文献量来看,专利文献量发展趋势更贴近总文献量的发展趋势,且近年专利文献量处于上升的发展态势,反之,期刊文献量处于下降的发展态势。结合上述关于期刊文献和专利文献的发展趋势分析,2010年期刊文献研究进入盛末期后,学术成果向市场的转化经历了与中国市场一段时间的磨合后,能夠转化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及核心资源,同时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期刊文献的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专利技术成果应用。

2.2 研究热点及演进分析——词云

基于期刊文献著录项的关键词项,以年份为横轴做热点演进趋势图如图2,图中节点大小表示对应关键词出现的频数,显示阈值设置为4。由图明显呈现为3个阶段:1993—1999年、2000—2010年、2011—2017年,该阶段划分符合图1中期刊文献量曲线的走向。第一阶段集中于学习/遗忘特性的软件项目调度多目标优化方法的研究,第二阶段集中于CMMI应用,基于贝叶斯算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控制、风险分析等。2010年后,演进趋势不甚明显,初步可判定集中于软件项目风险管理及工作量的估计、CMMI运用。为探究2010年后研究热点的演进,调整阈值为2,结合对文献中题目项的分析,可知:2010年后研究热点集中于风险储备时间、重大偏差标准、系统风险管理、进度控制、案例研究、开源等词。基于此可做具体分析如下。

(1)初期,国内对于软件项目管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相对成熟的理论研究,因此国内对于软件项目的研究多借鉴其他知识领域的理论。

(2)项目管理同时出现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说明经历一段时间的研究后,相对于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中的项目管理已然出现了新的方向。

(3)2010年后,研究热点转向新的领域,因而2010年后的期刊文献量按照下降的趋势发展(见图1)。

综上,2010年成为软件项目领域研究热点的转折年,为探索2010年后中国软件项目的具体发展现状,该文将从期刊分布、作者合作网络情况及专利IPC分类分布角度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近年来软件项目的文献研究热点、专利研究热点、科研人员合作情况及研究领域等方面的发展现状。

2.3 期刊研究热点分布及作者合作情况分析

通过对2010—2017年后期刊文献的期刊来源、题目及摘要项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整体上,可将发表所属主题分为理论应用实践、理论研究和发展两个方向,其中理论应用实践方向发文数为8篇,理论研究和发展发文数为53篇。理论研究发文数远远多于应用实践方向。

(2)在理论应用及实践方向,通过文本聚类,可分为两个主题大类:CMMI应用及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软件协作。CMMI应用大类下,发文4篇,可细分为网络学习空间软件项目、机载雷达软件项目及工业质谱仪项目;在课程项目化教学大类下,发文4篇,可分为数学、会计、软件项目综合实践课程的项目化教学。

在理论研究及发展方向,通过文本聚类,可分为软件项目风险、工作量、项目进度、需求分析、成本、绩效评估、项目管理及软件开发大类。通过文本挖掘,可细分小类及对应的发文数情况,列示如表1所示。

该文将文献数量定义为衡量理论研究及发展热点方向聚集程度的标准,且定义文献量>4的研究领域定义为热门研究领域。据表可明显得出,目前在理论研究及发展方向,研究热点主要聚集于软件项目风险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作量、软件项目进度管理领域。文献量最多,即热点聚集度最高的为软件项目风险管理领域,在此方向又聚集于软件项目的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方法研究;次之为软件项目管理领域,在此方向热点聚集于软件项目管理的方法、质量管理、资源分配、知识管理、成员管理等方向;其后为软件项目进度管理的研究,集中于项目进度估计、监督与控制等方向;最后为软件项目工作量的研究,集中于软件项目工作量估计及生产效率方面的研究。

为探讨上述热点研究领域的学者分布及合作情况,通过应用BICOMB2、Ucinet及Netdraw软件,可绘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见图3),节点大小表示发文数量,连线粗细表示合作强度。图谱显示,在此领域共有6个合作团队,通过对期刊文献著录项的作者项,结合题名及摘要项进行分析,可得出各团体的研究方向及成员间的合作情况。

以胡勇为中心的合作团体的研究方向为软件项目风险预测及决策;以张俊光等人为核心的合作团队的研究方向为软件项目工作量估计及管理办法,软件项目进度估计、控制及监督方法及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以邹艳珍等人为核心的合作团队的研究方向为软件知识图谱的应用;以于本海为核心的团队的研究方向为软件项目成本估算,软件项目绩效评价及软件项目知识管理;以杨莉为核心的合作团队的研究方向为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排序、评估及关键链管理;以刘宇为核心的合作团队的研究方向为课程教育软件协作。

2.4 专利IPC分布情况分析

基于IPC分类代表含义与软件项目领域知识的结合,概括该文中各小类IPC分类号所代表含义如下。

G06F:数据转化及传输的程序控制装置以及数据的错误检测及校正,应用于软件项目开发、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测试阶段(集中于需求测试变更、缺陷测试),多采用模块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法,实现个性化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软件开发集中于需求变更,用户界面设计等。

G06Q: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应用于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开发及软件项目进度管理领域。多采用蚁群算法、仿真模型实现软件项目设计目的。

G01R:电性能的测试装置;电故障的探测装置;以所进行的测试在其他位置未提供为特征的电测试装置。多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

G06K:用于阅读或识别印刷或书写字符或者用于识别图形的装置,应用于软件项目管理及软件人力资源管理领域。

G06N:基于生物学模型的计算机系统,多应用于软件项目管理领域下的工时估算。

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数据交换网络,多应用于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性能监控、资源部署及软件项目管理领域

H04W:无线通信网络——网络数据管理及测试、监督装置,多应用于软件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监控过程。

基于检索所得专利文献绘制IPC比例图(见图4)。由图可知,G06F占总比67%,G06Q占总比25%,H04L、H04W均占总比2%,G01R、G09B、G06N、G06K均占总比1%。G06F、G06Q占据所有专利数的92%,说明目前中国市场上,软件项目管理知识转化的方向集中于软件项目开发、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进度管理等领域,应用于软件项目的需求变更测试、缺陷预测及检测、数据模块化处理、软件项目进度监督及管理等过程,目的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或者满足软件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  结论

综合上述以软件项目为研究对象的文本挖掘及专利分析所得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

(1)从整体数量上来看,文献量经历波折期后,目前呈现较快的上升趋势,期刊文献量多于专利文献量,说明整体上,中国软件项目领域学术研究强度仍高于技术研究强度。但自2010年后,专利文献量开始超过期刊文献发表量,而期刊文献的发表主题集中于高校科研人员,专利文献的发表集中于企业的研发人员,基于此可得出,中国软件项目研究重点已经从学术研究转向市场研究。通过对2010年后期刊在各主题的分布情况,结合整体内容趋势中2010年后的研究热点内容,即风险储备时间、重大偏差标准、系统风险管理、进度控制、案例研究、开源,可认为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是整个软件项目管理的重点,近年软件项目进度成为新兴研究热点。

(2)对比近年来期刊文献的主题分布及专利文献的IPC分布情况,并通过文本挖掘将IPC分类对应软件项目管理领域发展方向,可得出,期刊主题分布现状符合通过citespace绘制的热点趋势演进图,研究热点以软件项目管理风险、软件项目工作量、项目进度等为主;不完全符合于期刊文献,专利文献所反应出的研究热点为软件项目的需求變更测试、缺陷预测及检测、数据模块化处理、软件项目进度监督及管理等过程。

(3)总体上,通过对近年来期刊文献主题分布以及学者合作团队研究领域的分析,可认为目前中国软件项目集中于软件项目风险评估及管理、软件管理等方向,而在软件项目的需求、成本、绩效管理领域研究较为欠缺,由此可为业内学者的研究提供借鉴。而专利文献所反映的发展现状正好弥补了这一现象,说明市场已经先于学术研究敏感地感知到了软件项目管理领域的发展方向,市场中的企业作为专利的申请者及权利人,其研究成果可为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芮斌.信息化背景下软件开发项目管理[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5):42.

[2] 陈江涛.对基于信息化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3):37.

[3] 刘静,康立飞,刘歆一.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12):28-29.

[4] 蔡泉.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分析与管理[J].现代营销,2018(12):108-109.

[5] 王前,刘通.软件项目管理教学中的沙盘应用研究[J].才智,2018(31):34,36.

猜你喜欢

专利分析文献计量
基于专利计量的广东高水平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国内电子商务学术研究进展分析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国际云制造关键技术专利分析及启示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我国生物科学素养研究状况(2001~2016年)
专利分析在产业创新中的利用
稀土发光材料专利分析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