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飞机进校园”凸显校园管理错位
2019-08-13
教育界·上旬 2019年6期
王金鑫在2019年5月14日《南方日报》撰文指出:近日,一名北京學生家长为了孩子的科技节课题作业,把直升机开到了学校。该事件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是在炫富,还有人质疑是否取得相应的飞行手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开飞机进校园”凸显校园管理错位。
校园教育是开放包容的,同时也是有底线的。从课堂到课后,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同步进行。虽然此次科技课题作业是直升机原理,但老师设计此作业的真正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日常的课程作业中感受科技带来的细微变化。整个事件中,站在边上的观众主要是年幼的小学生,其心智尚未成熟,面对家长开直升机进入校园,内心多半会对此表示羡慕,崇拜不已,并可能由此产生其他负面情绪,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作业需要创新,能让学生亲眼看到真正的作品固然很好,但若是因此给学生心理造成负担,就有些适得其反了。直升机进入校园,凸显了校园在管理层面上的错位。什么可以进入校园,什么不能进入校园,不仅关系着广大师生能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中学习,也关系着学校学风建设的好与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