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顶岗实习中数学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发展
2019-08-13牟书江
牟书江
摘 要:顶岗实习在推动数学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方面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顶岗实习的质量。该文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式,考察数学专业师范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专业素质发展状况、影响因素,提出了顶岗实习中亟待完善的问题,为高校及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顶岗实习 师范生 专业素质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5(b)-0191-02
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增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为解决教育实习中的问题,提出“顶岗支教”的思路,通过顶岗将“教育实习”与“支援农村教育”相结合。虽然顶岗实习已实施多年,但还缺乏对其实施过程的深入研究,特别是还没有有力证据表明,顶岗实习在推动数学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方面的效果与独特性,从而影响了顶岗实习的实施效果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该文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式,考察数学专业师范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专业素质发展状况,提出顶岗实习提高数学师范生专业素质的措施,为高校及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1 研究方法
该研究以临沂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均为师范专业)为研究标本。根据教学安排,他们从2018年3月开始顶岗实习工作,至2018年6月结束。该专业60名学生全部参与了调查,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访谈主要对指导教师、部分实习生等进行面谈和电话访谈。此外,还采取课堂观察、资料收集等方法。最后将回收的问卷、数据等进行编码处理,使用SPSS对整个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NVivo8软件对课堂教学录像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
1.1 问卷调查
根据教师专业素质及所建构的师范生专业素质设计了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填空或选择题的形式收集实习师范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大学学习的基本信息、选择的实习类型及原因、实习学校及实习概况、实习自由度等。第二部分,为实习教师自我检查的实习期间专业素质发展情况,主要涉及专业情意、教学素质、管理素质、科研素质等。第三部分,为开放性问题,收集给实习教师留下深刻印象的事、课堂教学流程等,为第二部分调查结果提供辅助材料。
1.2 访谈
访谈对象包括实习生、学生、实习学校领导及教师。第一类,对实习生的访谈。一是正式访谈,访谈4次,全面收集实习生的基本情况。二是课前、课后针对教学的访谈,丰富对实习生教育教学行为的理解。三是非正式访谈,安排在休闲时间段,设计特定主题。第二类,对学生访谈。了解他们对实习生的看法与评价。第三类,对实习学校教师和领导的访谈。有两类:一是研究者第一次到实习学校时进行,了解该校概况以及对实习生的看法;二是研究者后续到该校调研期间的交谈,内容比较随意。
1.3 课堂观察
对若干名实习生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并全程录像(录音)和笔录,再转录成文字。研究过程采用非参与式课堂观察。
1.4 资料收集
调研期间收集了课程安排表,实习生的成长经历、大学成绩、教案、实习体会,学生作业、实习班级的考试成绩等资料。
2 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方法,考察了师范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专业素质发展状况,专业素质提升程度、影响因素以及需要关注的问题等。
2.1 顶岗实习提升师范生专业素质的效果
(1)教育实习使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但顶岗实习效果最为明显。调研发现,不管是顶岗实习个案实习生,还是集中实习或者混合编队实习生,他们的专业素质均随实习的进行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不同实习类型的提高程度并不相同。问卷调查发现,顶岗实习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得分最高,达到4.05分,与集中实習的3.67分和混合编队实习的3.79分之间形成显著差异,而集中实习与混合编队实习师范生差异不大。顶岗实习师范生获得了过程性体验,教育教学方法经历了主动选择的过程,并有比较充分的实践探索。混合编队实习师范生则是在有限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执行指导教师的意图,尽管在使用教育教学方法上也达到了较熟练程度,但缺乏过程性体验与主动选择的过程。
(2)专业素质各组成部分的提升效果存在差异。个案研究发现,师范生在教学素质上的提高程度较为明显,而管理素质、科研素质的提高程度有限,甚至出现退化。此外,专业情意各组成部分的变化也有差异。从被调查的实习生情况看,他们在实习过程中均保持了较高的责任感与敬业精神,但其他方面出现了明显波动。如实习初期,一名实习生在与学生交往中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但在实习中期受到来自学生、学校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快乐感有所下降等。
2.2 顶岗实习提升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影响因素
调查发现,实习自由度、听课数、讲授新课数以及参加实习的目的对师范生在实习期间的专业素质提升有显著影响。
(1)实习自由度对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影响。调查显示,实习自由度越高,师范生在各维度及总体的得分越高,并达到显著差异。在顶岗实习中,大部分师范生都有自己独立执教的班级与科目,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具有混合编队实习、集中实习所没有的自由度。造成自由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实习模式的制度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实习基地学校师生和师范生的心理差异。
(2)听课、讲授新课数对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影响。调查显示,听课数量与专业情意、教学素质、管理素质以及科研素质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讲授新课数量又与教学素质、管理素质以及科研素质有极显著的正相关。顶岗实习师范生虽然听课数不如集中实习和混合编队实习,但讲授新课数量远远超过另两类实习模式。顶岗实习师范生有大量讲授新课的机会,这尤其有利于师范生教学素质的提升,并形成了与混合编队实习不同的发展模式。
(3)实习目的对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影响。对选择某种实习类型的原因进行调查发现,持“了解其他学科”“支援农村教育”的师范生专业素质得分较高,持“优质的实习环境”“更多的实践机会”的师范生次之,持“回乡实习”“同伴互助”的师范生最低。访谈发现,持“了解其他学科”的师范生往往人际关系和谐,具有比较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开放的学习方式,专业素质的提升效果较好。而持“支援农村教育”的师范生在实习中有着高度的自律性和奉献精神,而对自身专业发展关注不足。部分持“回乡实习”的师范生将“对家乡教育的了解”与“对家乡高考题型的了解”划上等号,从而影响了专业素质的提升。而同伴互助形式单一,缺乏就一些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也影响了专业素质的提升效果。
3 顶岗实习中有待完善的问题
3.1 课程、课时安排问题
首先,所学专业与所教课程不对口的现象比较明显,如某县39%的学生教授与自己所学专业不一致的课程。其次,课时偏多影响了专业素质的发展。有的甚至承担多门课程,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其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听课、备课及课后反思。科学安排实习期间课时量及任教科目需要重点关注,高校应加强与基地学校的联系,完善选拔选派制度,并使之实行有效对接。
3.2 有效指导问题
目前,导师制下的师范生顶岗实习的实施效果还不理想。中小学指导教师对指导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指导方法不够合理与有效,个别指导教师只在实习初期给予短时间指导。对基地学校的指导教师进行培训至关重要,培训内容应当涉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内容、指导方法等。同时,可尝试与实习基地共同建设网络平台,使更多的指导资源介入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中。
3.3 同伴互助问题
顶岗实习一般以县(区)为单位,师范生被分散地安排在县(区)的各个学校。如15位顶岗实习师范生分派到某县的6所中小学,最多的一所学校仅有3名实习生,师范生缺乏同伴互助。因此,可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在线交流,以方便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相互交流,实现远距离的同伴互助。同时,还可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出版实习简报、举办周末主题活动等,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联系。
3.4 置换培训问题
通过顶岗实习支教,将中小学教师从工作岗位上置换出来,参加由高校组织的培训,存在着与基础教育实际脱节、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好等问题。因此,高校应主动了解中小学师资需求、中小学教育现状,开发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丰富培训方式,确保培训实际效果。
3.5 制度建设问题
顶岗实习中也存在配套制度缺失问题,如对顶岗实习中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发展缺乏监控和评估制度,不利于了解顶岗实习的过程与效果。因此,应从制度层面明晰高校、中小學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在顶岗实习中的职责及衔接环节等,构建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的考察维度与评估制度,监控实习过程,通过制度化手段建设由高校、中小学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组成的教师教育共同体,共同推动顶岗实习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 廖晓衡,唐恒钧,宋乃庆.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的实证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