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互联网+”推进党建创新研究
2019-08-13黄玉琳
[摘要]在互联网深刻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信息社会,通过网络途径加强党的建设,开创“网络党建”这一全新领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体现了党建工作的时代特征,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网络党建的相关概述开始,分析了新时期加强网络党建工作的必要性,探讨了新时期网络党建工作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党建;互联网;新时代
[作者简介]黄玉琳(1986-),女,汉族,湖北随州人,中共信阳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D267.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7-0027-02
一、网络党建的含义
“网络党建”,就是运用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党建在信息传播、信息沟通等领域所进行的一种创新、拓展和延伸,不断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和活动方式,拓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有效载体,变革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模式,打破地域、时空界限和党组织间的壁垒,有效整合党的组织资源,推动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新时期加强网络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个体与各种组织链接的基本形式,同时初步形成了现实与虚拟空间融合的局面。高效、快捷的互联网信息,为优化党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并且成为党建工作开展的有效选择。
(一)“互联网+党建”的模式有助于思想宣传
一方面,互联网能迅速传递信息,并且成为宣传思想的平台,这也是时代的选择。另一方面,互联网拥有情绪化、主体平行、自由、虚拟等特性,若不是以先进、正确的思想占据阵地,各类反动宣传、网络恶搞、虚假信息勢必会冲击主流宣传,所以“互联网+党建”的模式符合理论宣传的目标。
(二)“互联网+党建”的模式有助于拓展渠道
联系并服务群众是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党建工作的方向。网络党建可以实现“人散党聚”,延伸了党建地理上的空间,打破了原来的地理限制。加强组织联系,提升党员意识。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服务渠道少,与党员群众交流互动难的问题,通过公告、通知、邮件、短信等多渠道信息沟通方式,架起了党委、党支部与基层党员之间便捷、实时的沟通桥梁。这种便利的交流方式,已经得到大众的认可。
(三)“互联网+党建”的模式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将互联网作为整个信息技术的重心,和党的工作流程、组织结构融合,协调各种组织结构,形成互动的工作模式。并且将传统的“网下”党务工作转变成“网上”,通过信息流带动工作流,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丰富组织生活,创新党员活动载体。创新党务公开形式,解决党员实际问题。充分发挥网络互动优势建立“组织信箱”,开通党员和党组织交流的直通车,着力解决党员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互联网+党建”的模式有助于加强党内民主生活
进一步提升党员意识,推进党内基层民主,激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有效载体。扩大党内民主,保证党员民主权利。在开展基层党组织党代表候选人等选举推荐工作中,全体党员在线完成推选上报和结果公示,使选举工作更加科学、高效、透明。
三、新时期网络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网络党建工作由被动适应到主动的摸索,逐渐进入了党建网站的信息化、自动化构建模式,创建了多功能、综合性的网络党建平台,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网络党建新领域。然而,在网络党建过程中,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网络党建的理论认知还有待加强
互联网的发展影响着执政党与国家、社会、民众关系的运转模式。但一些领导干部却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给党的建设带来的有利因素,对运用网络开展党的建设持怀疑、不屑的态度,有些领导干部对一些网络信息动辄采取“躲、堵、压”的做法;还有些领导干部片面地认为网络不过是群众娱乐消遣的工具,而忽略了互联网正在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乃至生活方式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是党重要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
(二)网络党建的平台建设还有待健全
由于网络党建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够丰富,当前网络党建平台建设存在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网络党建网站的吸引力、影响力,未能完全有效地发挥网络建设的优势。就网络党建平台信息化内容而言,还较为枯燥,显现出同质化、一体化的趋势,网络党建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与普通民众的互动度不足,缺乏互动功能,而主要呈现出网络党建组织者的单向对外发布信息的“窗口”,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功能。
(三)网络党建的人才结构还有待合理建构
网络党建是一种新型的党建组织方式,是一种高效的沟通手段,广大的党建工作者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普及性地应用网络这一新媒介形式,与民众实现互动。然而,一些党建干部的知识结构还不能达到网络党建的要求,对网络党建工作也缺乏主动性,同时在意识上也存在对网络党建工作认识不足的问题,这使得网络党建的人才相对匮乏,存在人才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无序发展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网络党建人才队伍的培养使用。
(四)网络党建的实际功能还有待发挥
近些年来,各地组织部门大都建立了党建网站。但与其他一些网站相比,党建网站的实际功能发挥尚不充分,突出表现在点击率还不高;全面深入地发布重要档案数据资料偏少;偏重于宣传性,而轻视学习性与交互性,少实用价值;对党建相关信息不能作出及时反应,网页内容更新缓慢。有的党建网站虽然开通了部长信箱、党员论坛等意见收集渠道,但并未作出及时答复。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党建网站实际功能的发挥。
(五)网络党建的规范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网络党建的网站规划还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缺乏合理的党建框架,这使得网络呈现分割现象,运行标准也不统一,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阻滞了网络信息的有效传递,存在高成本、低效率的问题。当前,许多地区的网络党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完善,严重束缚了网络党建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网络党建从大胆的尝试性实践之后,必须逐步走向规范化,也就是解决网络党建工作中的管理流程、技术标准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制定政策体制保障的问题。
四、加强网络党建的主要对策与建议
十九大报告提出,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
(一)重视网络党建的理论认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想网络党建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其功能得到充分的释放,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网络党建。要把它和传统党建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其双管齐下,发挥好双重作用。各级党组织要树立“网络党建”与“现实党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党建工作理念,坚持党建工作在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两种空间”中同步推进。推进“网络党建”的主要途径是以全面实施“支部上网”工程为抓手,搭建开放互动的党建网、远程教育网、手机网“三网合一”的综合性网络党建平台,形成整体网络优势,扩大网络党建的覆盖面。
(二)加强网络党建的平台建设,提升吸引力与影响力
当前,要切实推进网络党建平台建设,对全国相关党建网络进行有效整合。比如,对各级组织部门主办的党建网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方便快捷地实现党组织之间、党组织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党建云以灵活、开放、便捷的方式,使每名党员都能迅速找到自己所在的支部,党员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及时联系到组织,缴纳党费、参加活动,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延伸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触角,形成了全时、全域、互动的开放式工作格局。
(三)改进网络党建人才结构,增强活力与创造力
切实加强网络党建人才的思想道德建设,把那些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人才选拔到网络党建队伍中来。对此,应制定专门的人才数据库,按照实事求是的精神从数据库中选拔人才,对网络党建人才加强培训。对拟培养的网络党建人才要跟踪培养,按照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不断优化网络党建人才库的建设与规划,对人才库进行及时更新,控制好人才队伍的有机组成,切实保障人才质量,源源不断地为网络党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四)深化网络党建理论认知,发挥指导功能
要切实加强理论基础建设,在党建网站上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夯实网络党建的理论基础,并且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具有时代意义。马克思主义时至今日,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关键是和中国的客观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理论成果,任何时候都是完善党性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转换思维视角,将党建理论建设和网络上其他能够吸引眼球、思想健康的内容结合起来,将网络党建作为一个信息处理的枢纽,促使党建信息资源更加有效地高速整合与运转。
(五)完善网络党建运行的体制机制,提升规范性
目前,中国电子政务、电子党务的法律规范主要分散在计算机法、电信法、互联网法、电子签名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中,电子党务的特性不突出,有法律真空地带。为此,应制定统一的、完善的电子党务法律体系,使网络党建工作有法可依、违法能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健康有序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党建的优势。这也是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的有效支撑。将党建工作相关内容明确标准、制定规范,进行实时动态的分类汇总统计,使工作有依据、考核有标准。
综上所述,网络党建,就是要始终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完善,构建一个服务人民群众的新平台,开辟一条沟通党群关系的新渠道,增添一份加强组织工作的新活力,实现“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寿德.网络党建的相关问题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報,2011(4).
[2]钱结海,单守金.加强网络党建工作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