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态警察法律素质构架与培养模式

2019-08-13王沁冉赵小康

法制博览 2019年6期
关键词:队伍环境保护素质

王沁冉 赵小康

摘 要: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生态警察队伍迫在眉睫。建设一支素质全面过硬的生态警察队伍,其职业素质培养尤其是法律素质培养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分析了国外部分生态警察队伍与国内生态警察队伍现状,列举了生态警察法律素质培养内容,并尝试性提出法律素质构架,为生态警察素质培养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生态警察;法律素质

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17-0134-02

作者简介:王沁冉(1998-),女,漢族,甘肃天水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本科,研究方向: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赵小康(1982-),男,汉族,河北宣化人,博士,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安情报、生态环境保护执法。

生产建设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急剧提高造成了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陷入了严峻的困境之中。为应对我国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九大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保护逐渐被重视,生态执法的短缺也逐渐显现。在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刚性约束原则,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生态执法涉及生态学、法学、公安学等多个学科,表现出综合性强、涉及范围广、业务要求高等特点。在培养生态执法人才,建设生态警察队伍的过程中,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生态警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法治中国的大背景下,法律素质在生态警察综合素质中尤为重要。

一、研究背景

(一)国外生态警察队伍

俄罗斯是设立生态警察队伍较早的国家,俄罗斯生态警察队伍由各地自行组建,自行管理。俄罗斯所建立的生态警察队伍并未取代森林警察队伍,只有部分地方政府将森林警察和生态警察联合起来进行执法。在俄罗斯生态警察队伍中,80%以上的人受过高等教育,大批警员毕业于法律专业和生态专业。俄罗斯生态警察成立的头3年,据统计,共清理了40个大型垃圾场、关闭非法垃圾倾倒点7万余个,查处破坏生态案件65万起,其中的477起被移交提起了刑事诉讼,100多人被追究了刑事责任;纠正一般性违章约60万起,制裁性罚款达2250万卢布,避免的经济损失约1亿卢布。

德国的环保警察隶属于德国联邦内政部。其下设立的11个厅司级单位中,环境司就专门负责环境保护。该部门设有专门的环保警察。长达18个月的专业训练是每名环保警察的必经培训环节。

(二)我国的生态警察队伍

我国对环保司法机关的认识始于1995一部题为《纽约环保警察》的纪录片。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峻,2006年河北省安平县成立了全国首家“环保公安”——安平县·111·环境保护派出所。环保派出所设在县环保局,公安民警由县公安局派出,在环保执法时公安民警同时出动,对妨碍公务执行的人员采取措施。

2009年和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赵林中、张瀛岑和政协委员王旭东先后建议组建环保警察。2013年6月,在公安大学召开的“环境法治与公安执法”研讨会上,专家们深入探讨了环保执法的警务向度,以及森林公安拓展生态环保执法职能等问题。

在各方呼吁声中,国内环保司法机关的建设实践也不断得以推进。2013年3月贵州省贵阳市建立贵阳市公安局生态保护分局。2017年6月,福建省永春县设立生态警察中队,破解打击涉河涉水违法行为中“多头管理无人管理”难题,成为永春流域生态保护的一把“利剑”。各地不断地进行尝试为生态警察队伍的建立提供了实践经验。

二、生态警察职业素质

不同的行业人才需要具备不同的职业素质。生态警察是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的警种,因其任务、职能、权限的特殊性,笔者认为,生态警察应强调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体能素质六方面职业素质。

规范化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管理环境越来越复杂,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备,在构建生态警察队伍的过程中,我们需借鉴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经验,构建一支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扎实的法律理论知识,对现行法律法规透彻理解并具有实践性运用能力的生态警察队伍。

三、生态警察法律素质构架

法律素质在生态警察职业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对合理的法律知识结构是现代警察法律素质的基础,也是正确法律观念的重要来源。由于环境执法的专业性与复杂性,生态警察法律素质可分为基本法律素质和专业法律素质。

(一)基本法律素质

基本法律素质是指每位生态执法人员都必须具备的法律素质,包含基础法学知识和生态环境领域中具有普适性的法律的适用能力。

基本法律素质培养有利于帮助执法人员构建法律思维,提高执法能力,同时也为专业领域法律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基本法律素质培养有利于生态警察处理复杂度高、跨度广的生态案件;有利于生态警察岗位调动和职权调整。

1.基础法学知识

基础法学知识应包含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的重要理论法学学科,学习法理学能够提高生态警察法律意识和法律文化水平,以及增强法治观念,奠定理论基础。

宪法是确立公民权利保障和国家机构权限的根本法。《宪法》(2018修正)中第九、十、二十二、二十六条是生态立法、司法、执法的最根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有关生态环境的部分也应纳入基础法学知识部分,从而构建较为完整的基础环境法学框架。

笔者认为,生态警察是由我党领导的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运用行政、刑事的手段,保护公民环境权[3]的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力量。其本质仍是国家行政力量,在行政管理方面,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外,生态警察还应对《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环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环境行政复议办法》《环境行政执法后督查办法》《环境信访办法》《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證暂行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等相关法律有所了解。

2.在生态环境领域具有普适性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专门制定的法律。环境保护法是环境领域的基本法,在作为执法依据和职权划分参考依据方面有重大意义。

《环境监察办法》于2012年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是为加强和规范环境监察工作,加强环境监察队伍建设,提升环境监察效能而制定的,对于建设生态警察队伍,指导生态警察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生态警察应协助税收部门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征收环境保护税。因此,生态警察还应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除此之外,生态警察还需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以协助其它环保部门。

(二)专业法律素质

生态执法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为了使执法活动更加科学合理,生态警察除基本法律素质外,还应具备与工作特点一致的专业法律素质。根据我国生态环境特点,笔者认为专业法律素质可分为水生态、土壤生态、大气生态、物种生态、林草生态和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四、培养模式

要在短时间内建设一支具有执法能力的生态警察队伍,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一是森林公安队伍转型,二是社会招录,三是选取公安院校毕业生。

森林公安队伍转型的生态警察队伍具有较为显著优势,一直以来,森林公安都履行保护环境资源安全的职责,在生态执法方面,森林公安经验丰富,专业性强。但是,就我国森林公安队伍组成现状来看,部分森林公安由护林员发展而来,部分来自社会招录,部分来自普通公安院校,少部分来自森林公安院校,在生态环境法领域,整体仍存在专业知识不足,法律素质不高的问题。

面向社会招录的生态警察具有可选择性的特点。我国可以参照俄罗斯生态警察招录方式,如设置较高的招录条件,只招录法律与生态专业人才。这类生态警察在一开始就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或专业素养,针对性培训即可上岗。

来自公安院校的生态警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职业素质。然而,目前大多公安院校并未开设环境法类课程,在环境执法领域大多学生还是一片空白。

就现状来看,无论是由森林公安转型而来的生态警察,面向社会招录的生态警察,抑或来自公安院校的生态警察,在环境执法领域都不具备满足生态警察职业需要的法律素质。要在短期内建设一支满足生态警察法律素质需要的队伍,岗前法律素质培训必不可少,其理论部分应包含必须学习的基本法律素质和选择性学习的专业法律素质。

为避免执法空档期,岗前法律素质培训还应当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大量实践来充实理论知识。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培训期生态警察因专业知识的不足出现失误,应聘请专业法律人员从旁指导,严格把关每一次执法,充分发挥生态警察职能。

长远来看,应及时培养生态警察后备队伍,避免出现断层现象。为保证生态警察后备队伍的质量,减轻岗前培训任务,应当积极开展校局合作,在公安院校增设生态警察专业或开设环境法类课程,在人才招录时尽可能多的招录专业人才,逐步提高生态警察整体素质。

五、结语

我国正面临履行生态执法职能的部门多而杂乱、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环境执法人员法律素质不高等多个问题,建设一支素质全面过硬的生态警察队伍十分必要。在培养生态警察的过程中,着重培养生态警察的法律素质有利于提高生态警察队伍执法能力,有效保障人民切身利益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定;有利于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法治中国。在法律素质的培养上,除校局合作、举办生态警察专业人才培养和民警岗前培训外,还应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以更新知识储备,充实实践经验,保障生态警察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邓华兵.谈21世纪初中国生态危机[J].卷宗,2018(20):286.

[2]闵建出席贵阳市公安局生态保护分局揭牌成立仪式[2019-03-10]http: // www. gygov. gov. cn/ zwgk/ xwdt/ bmdt/ 20130304/i222155.html[2013-03-04].

[3]黄龙.论现代警察的基本法律素质[J].公安研究,1999(03):38-39.

猜你喜欢

队伍环境保护素质
环境保护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