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治疗颈肩痛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8-13代成芳
熊 祯 代成芳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护理部,江西 南昌 330008)
颈肩痛(Neck pain) 是颈部、肩部疾病引起的头痛、颈痛、肩痛、上背部痛、上肢放射性痛及脊髓受压后产生的四肢症状[1-3],发病率较高。该病病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颈肩痛原因可以是组织退化、肌肉劳损、撞击、牵拉、扭挫等外伤、姿势不良、组织结构畸形以及内分泌失调等。我国传统中医认为颈肩痛原因有外力、劳损、外邪侵袭、瘀血阻滞、内因、七情等,病情较为严重,若不及时治疗,将引发骨关节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该病,临床常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但药物治疗效果缓慢,临床效果不能令临床满意。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我院选取106例颈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刮痧治疗颈肩痛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9 月—2018 年9 月我院收治的颈肩痛患者106 例,分为针刺组以及刮痧组2 组,各53 例。针刺组男26 例,女27 例;年龄28~57 岁,平均年龄43.25 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3.14±0.22) 年。刮痧组男27 例,女26 例;年龄29~56 岁,平均年龄42.31 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 (3.16±0.19) 年。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本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 符合颈肩痛的临床判定标准者;(2) 符合针刺治疗适应症者;(3) 符合刮痧治疗适应症者;(4) 对本次研究知情,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剔除标准 (1) 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 肿瘤、外伤、落枕等因素所致颈肩部疼痛者;(3) 合并心脏、肝脏、肾脏等严重器质性病变疾病者;(4) 肝肾功能不全者;(5) 有遗传疾病家族史或个人史者;(6) 存在明显沟通障碍者。
1.4 研究方法 针刺组采用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取颈夹脊穴、肩井穴、风池穴、完骨穴、肩中俞穴、天柱穴、外关穴、肩外俞穴、天宗穴、中渚穴等为针刺主穴,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采用直径0.30 mm 的不锈钢毫针直刺进针深度约为1 寸,之后行平补平泻法操作,得气后, 留针30 min/穴。同时,采用左右拇指按压穴位四周,以散浮气血。1 次/d,半个月为1 个疗程。
刮痧组应用刮痧进行治疗。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对患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取适量刮痧活血油于患处,利用长方形水牛角刮痧板,使其与患处皮肤呈45°角,自风池穴、天柱穴起,沿着斜方肌颈段方向,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刮向大椎穴、肩井穴等穴,之后,自风池穴、完骨穴,沿着胸锁乳突肌方向,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刮拭5~6 次,并揉胸锁乳突肌,注意力度保持轻柔,时间保持在1~2 min,之后采用长方形水牛角刮痧板揉风池穴、天柱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曲垣穴,治疗时间为0.5 min/穴。治疗频率为1 次/周,连续治疗3 d。
1.5 观察指标 对比2 组患者不同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 进行评价,共一般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八个项目,每个项目为100 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恢复越好。
1.6 评价标准 对比2 组患者不同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无效:患者颈肩痛、压痛等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颈部、肩部活动受限;有效:患者颈肩痛、压痛等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颈部、肩部活动情况尚可,基本恢复正常功能;显效:患者颈肩痛、压痛等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颈部、肩部活动情况良好,恢复正常功能。
1.7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 18.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中临床效果相关计数资料以率(%) 进行表示,并对统计值进行卡方检验;生活质量相关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 检验;若P<0.05,则代表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2 组患者不同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比较 治疗后,刮痧组显效34 例,有效15 例,治疗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针刺组(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不同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比较 (例)
2.2 2 组患者不同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治疗后,刮痧组患者一般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八个生活质量项目的评分值,均明显高于针刺组(P<0.05)。见表2。
表2 2 组患者不同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x±s,分)
3 讨论
颈肩痛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患者常伴随颈肩痛、压痛、头痛以及四肢疼痛等症状和体征[4-6]。若不及时治疗,将延误患者病情,导致更为严重的并发症,使生活质量下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消除颈部、肩部炎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传统中医认为,颈肩痛属于中医“项僵”“痹症”等病证范畴[7],与气血不通、经脉失调、痹阻不通以及颈肩劳损等因素相关[8-9]。近年来,针刺和刮痧在治疗颈肩痛方面得到了一些应用。采用针刺作用于颈部、肩部四周与神经节段支配区密切相关的穴位,可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改善血液循环,使气血恢复通畅,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符合现代针灸学的生理基础[10]。刮痧根据中医皮部理论,通过采用长方形水牛角刮痧板在颈部、肩部患者风池穴、天柱穴、大椎穴、肩井穴、完骨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曲垣穴等相应穴位进行刮拭,刮治后可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发汗解表,疏筋活络,调理脾胃[11]。根据现代医学分析研究表明,刮痧可作用于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借助神经末梢的传导以加强人体的防御机能,从而能够活血化瘀,调整脏腑,并促进颈肩部位相关经脉、气血循环,增加椎动脉血液供应,缓解颈肩局部肌群紧张度,增加组织纤维的弹性,有效治疗颈肩痛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2]。二者连用,具有协同作用,对于颈肩肌肉酸疼等所致的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可起到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本研究显示,采用刮痧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针刺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