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江西三爪仑地区液体矿产勘查工作综合分析
2019-08-13叶洪岩
叶洪岩
(北京泰利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1 区域构造
(1)褶皱构造。分为盖层褶皱和基底褶皱,盖层褶皱为白崖山~武宁崖复背斜,基底褶皱为修水~武宁复向斜。白崖山~武宁崖复背斜: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震旦系和寒武系,并且后者量相对较少。再北部边缘区域,寒武系构成了两个较小短轴次级向斜,轴的方向接近东西,倾角20°~40°,北翼较南翼平缓。修水~武宁复向斜:西起修水古市,东到武宁柘林水库以东一带。轴线的方向大约与东西方向平齐,为一倒转复向斜。项目区处于修水-武宁复向斜南翼。
(2)断裂构造。工作区附近分布区域性深、大断裂构造,主要有断裂:渣津~柘林大断裂、铜鼓~罗溪大断裂、宜丰~罗溪断裂。渣津~柘林大断裂(F33):断裂产状,西段南倾为主,东段大部北倾,并且倾角的分布范围在65°~75°。该断裂和修水河谷北边方向上的古市~德安深断裂基本呈现平行状态,且两个断裂具有类似的地质结构,应该是在相同时间范围内形成,且整个发展演化历程相同,只是前者的影响深度较后者相对小。沿铜鼓~罗溪大断裂分布温泉店,温度大于40℃,说明该断裂是一条沟通深部热源的区域性导热断裂。宜丰-罗溪断裂(F11):一般性断裂,走向北北东,沿断裂分布温泉点,温度一般25℃~60℃,为区域性导热断裂。
2 地球物理勘查
(1)物探勘查工作部署。根据收集的资料以及现场调查情况,在勘查区布置物探工作。主要选择的物探手段有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电场岩性测深两种方法。首先需要在勘查区域使用第一种物探方法,初步确定开发的井位,然后采用大地电场岩性测深摸清地层富水性分布情况。
投入的物探工作量:①垂直断裂构造布置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9.8公里,点距50m。②重点位置布置大地电场岩性测深8个点。
(2)物探勘查方法基本原理简介。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此种物探勘察方法可以简称为CSAMT法,该法把有限长度的接地偶极子作为场源,然后接地偶极子周围检测电、磁场参数,基于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矿产。本次勘查选用的是赤道偶极装置来实施标量测量,检测过程中同时对与场源平行和垂直的电场分量Ex和Hy进行观测,其中如图1所示为可控源电磁测深方法测量装置示意图。本次勘查中,在电偶源中垂线两边分别30°角构成的扇形面积内部设置观测点,如果接收点与发射偶极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时(r>4δ),那么可以认为测点处的电磁场为平面波。纵所周知,电磁波进行传播过程中其能量会逐渐被吸收,因此其强度随着传播距离的延长而逐渐削弱,当电磁波振幅削弱至地表振幅的1/e时,这时候其传播距离就被称之为趋肤深度(δ),该深度也就是电磁法能够勘探的最大理论深度。
图1 可控源电磁测深方法测量装置示意图
具体操作时,真实的探测深度(d)不一定就是趋肤深度,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实际操作时探测深度的经验公式如下式所示:
由上式可以看出,探测深度与频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频率越大则探测深度越小,频率越小则探测深度越大。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发射频率来改变探测深度。
在进行勘查过程中,设备的发射功率无法无限扩大,以此必须将收发间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可以确保有足够的信噪比,因此较远区域就无法满足该条件,同时部分频点可能处于过渡区。此时需要针对过渡区进行修正,并且要求rmin>0.5δ。
野外测量点距50m,测量电极距MN=50m,供电电极距AB=1000m,供电电极采用钢电极方形布置,每端电极数目不少于30跟,收发距r=5500m~7000m,工作频率范围:0.125Hz~8192Hz。
3 物探勘查质量评价及解释方法
工作共完成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质量检查点12,该数量占据所有测量点的比例为6.03%。视电阻率平均均方相对误差4.28%。所采集的数据均在误差范围内,可进一步用于地质解释。大地电场岩性测深点8个,采集深度3000m,采集步长2m垂深。本次物探完成可控源测线9.8km,共计7条测线,依据剖面形态分析其测量过程中很好的避开了干扰区域,数据质量较好,整体物探工作质量较高。 本报告中采用地质结合物探综合解译,以区域地质资料以及地质调查成果为主,依据断裂的平面展布情况,解译物探成果中断裂的分布以及深部空间展布情况。
4 勘查工作综合分析
(1)断裂综合分析。地质调查中对于断裂F1、F2、F3符合程度较好,F4为调查断裂。
在CSAMT中,Fw1为断裂F1的显示;Fw2为F2的显示;Fw4为F4的显示;Fw3为推测断裂,深度上显示为连续低阻带。
F1断裂为项目区主要断裂构造,在大地电场岩性测深点 D2(450m~550m)、D1(850m)、D5(2300m~2500m)、D6(2300m~2400m)、D4(2600m~2800m)、D7(2300m~2500m)、D8(2350m显示富水性较差)认为为该断裂构造的破碎带显示。计算F1断裂倾角在77°左右,与调查认为该断裂倾角在70°~80°较吻合。
(2)推荐井位。依据勘查工作成果以及现场场地条件,本次勘查工作推荐钻孔孔位2个。
表1 推荐钻孔孔位一览表
ZK1钻孔:岩性探测点D6#,主力储水层应为第三、六、七、八、九、十二、十四层,岩性探测技术评价该点为较好储水层。CSAMT测线2对应第五层-第十层(1000-2300m)低阻显示,建议设计井深2800m。ZK1为优选钻孔位置。
ZK2钻孔:岩性探测点D4#,主力储水层应为第四、五、六、十、十一、十二、十三层,岩性探测技术评价该点为较好储水层。CSAMT测线2对应第三层-第十层(800m~2300m)低阻显示,建议设计井深3000m。
5 井深预测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本次工作所获物探成果资料,推测在所选井位钻进。为了钻遇更多的含水层,保证拟建井出水量和较高的出水温度,降低成井风险,ZK1预测成井深度2800m,ZK2预测成井深度3000m。
6 井身结构设计
本项目地热井采用二开结构:一开:Φ311.1mm钻头钻进至500m,下入Φ244.5mm×10.03mmN80型表层套管;全井段固井。二开:Φ216mm钻头钻进至1500m,下入Φ177.8mm×8.05mmJ55技术套管;三开:Φ152mm钻头钻进至2800m(3000m)终孔,一般裸眼成井,地层破碎时,下入Φ127mm花管。
7 结论
(1)工作区位于扬子准地台(Ⅰ)江南台隆(Ⅱ2)九岭-高台山台拱(Ⅲ4)九岭穹断束(Ⅳ9)构造单元,主要断裂构造为渣津~柘林大断裂、铜鼓~罗溪大断裂、宜丰~罗溪断裂。
(2)铜鼓~罗溪大断裂、宜丰~罗溪断裂在工作区西侧位置穿过,为沟通深部热源的区域性断裂,是区域重要的导热通道。工作区内北东东和北西向断裂发育,且相互穿插切割,构成了断裂构造网络,为工作区导热、导水构造网络。构造在该层易形成构造裂隙,具备形成基岩构造裂隙水的条件,为工作区热储层。
(3)本次勘查工作投入了地质调查、物探勘查手段,共完成地质调查15km2;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7条,剖面总长9.8km,质量检查点12个;大地电场岩性测深点8个。各勘查工作结合程度较高,投入的勘查手段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