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健康投资理念下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在高校创办的审思

2019-08-13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经营性俱乐部体育

王 勇

(中国人民大学 体育部,北京 10087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强烈需求,体育健身俱乐部作为一种新型体育服务机构逐步发展起来。高校是培养人才、提高其综合素质、实施国家健康战略的目标场所之一,具备丰富的健身资源与浓厚的健身氛围。因此,大学生健身需求成为了高校健身俱乐部创建和发展的有利条件。高校健身俱乐部只有在遵循市场需求的规律下,才能真正丰富学校师生的体育文化生活,更好地响应健康中国的目标;满足校内学生的体育兴趣需求,弥补体育课的有限性和不足;将校内的体育场地资源与体育师资力量充分整合,发挥教师的专业能动性,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延长场馆使用时限,为未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所以,高校体育应该整合多方的资源与优势,做到资源共享,选择恰当的经营模式进入该领域,进而全面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健康素质,实现学校和社会互利共赢的局面。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3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中的学生健身会员、工作人员为主要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深入了解目前健身俱乐部的运营管理模式,针对高校体育健身俱乐部未来的发展方向,系统探索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在高校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2.2 问卷调查法 在存在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高校通过判断抽样法和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构成抽样框,先后向3所高校健身俱乐部的会员发放300份问卷。问卷回收率为89%,有效率为97%(表1)。

表1 高校健身俱乐部会员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1.2.3 专家访谈法 与20多名校内外健身俱乐部的管理者、教练及教师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状况,特别是高校健身俱乐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特点,探讨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在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定位、如何更加有针对性地提供健身服务和自我健康投资理念下的高校健身俱乐部创办路径等。

1.2.4 观察法 对研究对象中的经营性健身俱乐部进行实地观察,对参与健身人群、健身教练、俱乐部组织与管理人员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并对记录进行分析,研究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运营问题及运行机制。

2 自我健康投资理念

2.1 自我健康投资理念的内涵

健康是人类生活与工作的基本保障,影响着个人寿命和生存质量,制约着人体的劳动效率、学习能力、有效工作时间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政策方面给予的支持与引导,尤其是“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的提出,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水平有了更高的诉求,从而刺激了国家和个人的健康投资。健康作为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也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人力资本理论中提到:“健康是个人一出生便开始储备的资本,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贬值,且在生命后期贬值速度逐渐加快。但是,通过投资的方式可以维持和提高个体的健康水平。”[1]

国外研究指出健康投资是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锻炼、健康消费品、医药治疗、医疗保健、休息等形式的健康投资形式都可以显著提高健康水平[2]。国家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石光认为:“健康投资的定义与物质资本的投资定义类似,就是通过对能够增进健康的物质、资金和时间的投入,以取得未来健康收益和经济收益的活动。”[3]通俗地讲,健康投资就是花钱买健康,也就是说拿出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健身活动中。

2.2 大学生自我健康投资理念

自我健康投资就是个体要拿出一定的经济收入、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体育运动和健康活动中,改善和调整自我的生存状态,使自我保持身心健康和乐观向上,进而积极应对和适应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大学生的身体发育虽已完成,但肌群力量和心肺等生理功能仍有待提高,整个身体的健康资本储蓄量处于积蓄阶段,生命个体急需获得体育健身服务来增加健康的投资,以获得身心的健康。在此期间对自我健康投资的成本最低,相应地也能取得更高的投资效益。且个人关于生理知识和健康保健知识水平的提高,能明显提高个人的健康投资水平[4]。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健身意识,自我健康投资意识明显增强。对自我健康的投资,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还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遇挫的抗压能力,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

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就是提倡以“自我健康投资”为理念,遵循市场规律,面向学生提供有偿的自助式健身服务,所获收入用于俱乐部的日常经营,将取得的经济利润通过改善健身器材、优化健身环境、提高健身服务等形式再回馈学生,满足学生对自我健身投资的需求。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创办为大学生健康投资提供了更多选择,他们可以按照兴趣和意愿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健身活动,俱乐部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运动课程、灵活多变的课时安排、固定有序的场地布置以及优秀体育师资供给。为学生有限的体育教学课时和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延伸和补充,使更多的学生在参加俱乐部的各项活动中受益,也为他(她)们将来走入社会做好了充足的健康储备。

3 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在高校创办的必要性分析

3.1 满足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总体不佳的需要

高校体育是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运动技能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阶段,也是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能状况却不容乐观。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指出,1985—2010年,从青少年的体质测量数据来看,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等素质呈下滑趋势,大学生的表现尤为突出。2000—2014年4次国民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同样令人担忧,虽然自2010年以来青少年的肺活量和绝大多数身体素质指标开始出现止跌回升的难得现象,但青少年的肥胖率及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等指标仍旧继续下降,并没有出现上升拐点,很多指标甚至不如中学生[5]。

3.2 有效应对高校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需要

目前,高校的课外体育还是以体育竞技为主,对普通体育教学不重视,有限的资源都向竞技性体育倾斜,导致对学校群体工作和学生健身活动的开展重视不够,对基本体育设施和健身器材的购置与维护,尤其是对普通学生的体育人文关怀存在严重的不足[6]。高校体育的首要目标是要增强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而切合学生身心需要和社会需要是实现该目标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或多或少存在着单调、强制的现象。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难以满足众多学生的兴趣需求。有限的课时还不足以使学生达到体育锻炼的标准,更不能满足学生真正的健身需要。学校场馆的短缺、师资力量的薄弱以及课时安排的限制等问题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上只是完成基本任务,无法满足锻炼的实际需要。学校目前的全民健身教育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大多数高校仅开设两年的体育选项课,要想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非常有难度。大学阶段是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形成终身体育观念的最好时期,如果不能激发其参与动机,那么对于国家所提倡的使之终身受益的终身体育观念和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这一核心培养目标的实现则成空谈[7]。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的体质状况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体质方面的作用不容乐观。

3.3 弥补学校体育教育资源不足的需要

虽然高校体育俱乐部是近些年体育教育改革的新生事物[8],但体育俱乐部在高校的发展已成常态化,有关体育俱乐部的研究逐渐增多,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类俱乐部,并且只着力探讨行政统管的课内、课外、课内外结合俱乐部,忽略了以学生自我健康投资为引导的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存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总体来看,大多数课外健身俱乐部在发展中都存在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师资队伍匮乏、场地器材设施不完备、活动经费不足等突出的问题。改良课外健身俱乐部的组织运行模式是推动高校课外健身俱乐部发展的关键。学生的“自我健康投资”既能保障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又能增强学生健身参与的仪式感。将俱乐部课程纳入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体系,形成既受高校体育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又相对独立的课外体育活动体系,最终形成由高校体育教学机构把握总方向、校学生体育社团进行具体组织实施的新型俱乐部运行模式。

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是在迎合学生健身的实际需求下进行“自我健康投资”,开展大学生欢迎的健身内容;整合高校与社会上的优质师资力量,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在课外时间、特定的场所开设健身课程。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可以满足学生健身的不同需求,结合健康管理的手段对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给予全面的指导。遵循市场运营规律,改变由公务拨款所造成的经费紧张和运营不灵活的现象。俱乐部又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体系,引导和规范大学生健身的内容与形式,与学校各种体育协会形成积极的互动,由体育专项社团进行组织和运行管理,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意识,与高校的体育教学始终保持连贯性和统一性。

符合市场规律的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是高校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重要方式,它将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和健身习惯的养成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倡导以学生自我健康投资理念为主体的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运行模式必将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延展提供新的思路。

4 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在高校创办的可行性分析

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在高校的创办能够充分整合高校资源,提高健身服务效率,全面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加快推进俱乐部在高校的创办,应系统分析其创办的条件,因此从政策资金、人员参与、内容和形式、体育资源整合、创办效果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4.1 在政策资金方面,能够获得必要的支持

近年来,党中央对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是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颁布以来,中央对学校体育的又一重要部署,必将对我国学校体育产生深远和重大的影响[9]。

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运行基础是学生的健康投资资金,通过在校学生的健身消费群体,形成相对独立的健康需求市场,把俱乐部的健身指导与学校体育教学的整体规划相统一。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是近年来高校体育发展的新型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利用学生的自我健康投资对俱乐部会员提供自助式健身服务,所获资金用于俱乐部的日常运营,所获经济利益主要用于俱乐部的再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对健身和健康的需求。学校健身俱乐部采用体育市场管理的形式推广,俱乐部课程比较新颖,学生锻炼项目选择多、弹性大,改变了过去在体育俱乐部锻炼时枯燥的现象,丰富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锻炼的学习资源、体育知识[10]。

4.2 在人员参与方面,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健身动机

在体育活动中,大学生参加健身活动的动机是体育锻炼行为的内部驱动力,是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动因。研究发现,社会动机成为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由于受到身边同学、老师的影响或者出于对更广泛社交的需要和自我形象的管理,大学生比以往更愿意参与健身,因此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参与健身的社会动机,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参与锻炼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11]。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大学生对身体锻炼和运动健身有着更加强烈的需求。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促进健康、增强体质有积极作用。每天坚持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占总数的20%~30%,目的呈现出个体差异。

由表2可知,大学生参加健身俱乐部的目的都出于良好的动机,其中41%的学生认为健康强壮的身体是最重要的。另外,现在大学生尤其是女生把内在气质的培养以及形体姿态的塑造作为重要的自信与社交目标进行健身锻炼,占调查总人数的39%。有些同学希望能通过健身活动来达到排解压力、舒缓情绪的目的。同时,部分学生也希望在活动中结交朋友,拓宽社交平台[12]。

表2 大学生会员参加健身俱乐部的动机

需求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创造价值。经营性健身俱乐部能以学生的需求为主体,开展内容丰富的运动项目来满足大学生的健康动机需求,使俱乐部能够逐步完善和持续发展。

4.3 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能够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

健身俱乐部根据大学生健身的需求和学校场地设施的现有条件,利用课后时间开展体育课上缺乏的项目,包括体育舞蹈、游泳、健身操、瑜伽、网球、高尔夫等若干学生群体需求的健身项目。学生利用自己的投资来获得健康的有偿服务,俱乐部有组织和有计划地安排活动并经常性地组队参加体育竞赛和表演,进行户外体验和团队建设。同时还结合具体情况,组织各种健身聚会、知识讲座和专题讨论等,以实现自我健康管理的目标。体育俱乐部的设立也正是响应了教育改革的宗旨,让学生成为主体,选择学生喜欢的运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真正达到身体素质与知识水平、道德认知的提升[13]。

4.4 在体育资源整合方面,能够获得高校的软、硬件支撑

由表3可知,影响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分别为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健身时间、健身价格、广告宣传和设施环境。其中教练团队是吸引学生加入的关键因素,健身课程时间的确定直接影响到健身人群的数量;合理的价格定位才能促使他们进行健康投资,健身环境的好坏和器材设施的配备是学生加入俱乐部活动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基本都具备了俱乐部运营因素的资源优势。这是因为高校体育师资的专业素养深厚,为高校健身俱乐部的课程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俱乐部也为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健身指导服务平台。大学除了拥有优质的师资外,还具有相对完备的体育设施、设备和优美的健身环境,能够为俱乐部的健身活动提供全方位的保障。高校一般都有体育馆、田径场、乒乓球馆、篮球场、网球场等体育场馆,条件好的高校还会有健身房、游泳馆池等场馆,为健身活动提供了必备的条件[14]。所以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开展切实可行,是推进全民健身的一项重要举措。

表3 影响俱乐部发展的因素

4.5 在创办效果方面,已经赢得广大会员的积极反馈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每年有5%的大学生参加俱乐部健身项目。大多数的俱乐部会员认为在俱乐部健身是有成效的,他们经过锻炼获得了身心的健康,并乐意推荐给其他同学,可见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创办效果方面还是获得大学生肯定的。

表4和表5的数据显示,有79.3%的会员表达出续卡的意愿,80%以上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俱乐部的健身活动,可见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具有宽广的健身消费市场,而且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延伸与补充非常重要。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在高校一定要抓住机遇,在良性发展中不断壮大,为高校体育未来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表4 会员续卡率情况调查

表5 会员愿意参加健身活动情况调查

5 自我健康投资理念下高校创办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路径

为了有效应对高校大学生身体状况总体不佳、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学校体育教育资源不足等具体情况,分别从政策资金、人员参与、内容和形式、体育资源整合、创办效果等方面阐释了创办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可行性,结合有效性和可行性,在自我健康投资理念下提出高校创办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路径。

5.1 加强自我健康投资理念宣传,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健康意识

健康是人力资本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失去健康将失去一切。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健康十分重视,多方面多渠道提升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高校在新时代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身体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体育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自我健康投资理念是健康中国战略在高校大学生健身和健康思想的重要体现,但由于诸多原因,这种理念在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得还不够,仍需加大宣传力度。自我健康投资理念可以通过校园网络进行宣传,建立专门的宣传栏目,定期进行更新;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另外,可以通过组织系列的健康健身娱乐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参加,从而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受,提高健康理念的宣传效果,逐渐培养起新时代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使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健身俱乐部参加健身运动,进而不断提升健康水平。

5.2 高校相关部门应多给予鼓励和支持,营造俱乐部发展的优良外部环境

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离不开校内相关部门的鼓励和支持。首先,高校领导应该将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列入学校发展的规划,因为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为社团的学生提供管理和运营的平台来锻炼自我,另一方面它不增加学校额外的资金投入,可以引进更好的师资、提供更好的设备来服务大家。因此,学校的领导特别是主管体育方面的领导应积极鼓励和支持俱乐部的发展,为俱乐部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为优秀师资在俱乐部兼职提供便利,在房租、水电等方面给予优惠。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运行还处于早期阶段,相关部门的领导需要改变观念,创新思想,对“自我健康投资”理念下的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给予更多关注,放手让俱乐部管理者大胆地尝试运作和创新,进而加快推进校园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建设和发展。

5.3 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加快出台具体政策,为俱乐部的顺利运营创造有利条件

2014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政策文件,标志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10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政策文件,标志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创建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有利于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为俱乐部顺利运营提供有利条件,这就需要教育和体育相关行政部门在上述国家文件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特点,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文件,使俱乐部的运营有据可依,对俱乐部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另外,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在出台政策文件的同时,还应尽最大可能提供场地设备;根据大学生的社会需要与身心需要,开设更多受欢迎的健身项目;提高师资健身职业素养,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实现学校、师生、体育部门和社会健身人群的互利共赢,弥补体育教学的不足,服务于健身俱乐部的创建和发展。

5.4 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多渠道推动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创建

高校资源有限,难以满足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创建的需要,为了加快俱乐部的发展,应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健身俱乐部的建设,这些社会资源包括各类体育团体、企业等。通过多方渠道从体育专业团队引入高水平的教练、认证体系,从企业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俱乐部当中。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从企业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以促进提升俱乐部的管理水平,进而有效提升俱乐部的经营绩效。但是,在引进社会资源参与高校经营俱乐部经营时,一定不能偏离正确的导向,即在体育教育系统和体育社团组织的两条线上组建俱乐部,体育部门参与“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创建和指导工作,提供便利优惠条件以减轻俱乐部的经费负担,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学生的健康需要和健身需求,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学校相关部门要对引进的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审查,紧紧围绕这一目的,不可偏离目标导向。

6 结语

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创建和发展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有效补充,必将实现学校、师生、体育部门和社会健身人群的互利共赢,是高校健身俱乐部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自我健康投资理念下高校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创建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学校课外俱乐部统管和不管的思路,迎合体育市场需求增强了俱乐部发展的自主灵活性,必将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机制创新提供有益思路,从而有利于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仍有不足之处,目前调查对象为北京市3所高校的经营性俱乐部及其会员,如果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与调查区域,可能会得到更加丰富的结果,以便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为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服务。

猜你喜欢

经营性俱乐部体育
军工院所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提升建议
西安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盈利因素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