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百年传奇,追求极致
2019-08-12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5月16日逝世,享年102岁。一代巨星就此陨落。
在贝聿铭长达近8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在四大洲、10个国家的土地上,给世人留下大量精美绝伦的建筑。尽管他的几乎所有作品,在设计伊始,甚至建筑落成之后都饱受争议、批评不断,但时间证明了它们的经典性。他所坚持的现代主义风格,兼容了西方的精致的现代美学与东方的人格化的诗意。他的足迹遍及世界的各大城市,他的建筑设计获奖五十多次,其中包括1983年获得世界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茨克奖,以及美国总统授予的自由勋章和美国国家艺术奖、法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被称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的贝聿铭,穿越一个世纪而来,把近百座经典的建筑留在世界各地,给人类带来了惊喜,也给岁月留下了灵动的痕迹。
肯尼迪总统图书馆
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后,整个美国笼罩在一片哀痛的气氛中,肯尼迪家族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以表纪念。最终被引荐的建筑设计师人选有三位:密斯、路易斯·康、贝聿铭。在这三位中,贝聿铭显然是最没有名气最没有经验的那一个。可他自有办法,从多数人根据外表产生的第一印象入手,他重新布置了自己的事务所,摆放上了肯尼迪夫人杰奎琳喜欢的花草。
杰奎琳被誉为美国最优雅的第一夫人,拜访如约而至。先是当时名气最大的密斯,然而他却一副高傲冷淡的样子,一直叼着雪茄,他的这种不紧不慢的态度惹恼了杰奎琳。而另一位大师路易斯·康,说话晦涩难懂,衣着邋遢随便,只有贝聿铭西装革履地接待了她。在会谈中,贝聿铭温文尔雅地展现出自己的尊重,热情认真地给杰奎琳讲解自己的设计理念。1964年,当杰奎琳对外宣布由那时还没什么名气的贝聿铭设计肯尼迪图书馆时,他的名字一下子成为了字谜和竞猜游戏的热词。
贝聿铭的初稿一出,马上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反对游行,人们认为这个建筑会破坏当地的社区风格。当时,几乎贝聿铭画出什么,人们就反对什么。谁也没想到,肯尼迪图书馆最后拖了15年才完工。当1979年终于落成后,这座大胆又充满想象力的建筑立即在美国建筑界引起巨大的轰动,贝聿铭以其大胆现代、充满几何线条的设计征服了全美国,甚至被美国媒体誉为“一曲灯光和大理石、色彩、玻璃绘画和雕塑的建筑交响乐,美国建筑史上的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并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微评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机遇面前,贝聿铭做足了准备,他的用心与努力最终让他收获满满。有人说,贝聿铭不仅是一名卓越的建筑家,更是一名出色的社交家。然而,成为社交家的前提亦是用心与坚持。机遇最爱青睐于有准备的人们,贝聿铭的成功与其说他运气好,不如说他做足了十二分的功课。
适用话题:惊喜;细节;抓住机遇……
巴黎卢浮宫
如果说最爱肯尼迪图书馆让贝聿铭一战成名,跻身世界顶级建筑师行列,那么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则让他誉满全球,甚至被称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1983年,没有经过公开竞争,刚上任不久的法国总统密特朗直接钦点贝聿铭接任修复法国最著名的文化艺术宝库——卢浮宫,这一决定顿时让优越感极强的法国人目瞪口呆。贝聿铭的儿子回忆说:“法国人完全不能接受让一个华人来修他们最重要的建筑。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贝聿铭会毁了巴黎。”
当贝聿铭拿出设计方案——把入口做成一个玻璃三角形的金字塔形状时,就掀起了更大的反对浪潮。法国民众高呼“巴黎不要金字塔”,法国媒体讥讽贝聿铭为“贝法老”,法国文化部部长形容玻璃金字塔是劣质的钻石,罗浮宫博物馆的馆长甚至愤而辞职了。用贝聿铭自己的话来说:“这简直就像一场战争。”已经功成名就、年届67岁的贝聿铭面临着自己职业生涯中最严峻的考验。
在一片反对与质疑声中,贝聿铭始终保持着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他深入民众,耐心地解释自己的金字塔方案,在电视上展开游说,甚至在拿破仑广场上建造了一座1:1的实体模型,接受法国民众检验。最终,总计六万巴黎民众参观了这一实体模型,像总统选举一样进行了全民公决。
经过两年的“争吵”,贝聿铭终于打赢了这场战争。1989年3月31日,当金字塔真正矗立在巴黎卢浮宫广场时,整个法国一片惊叹。透明的玻璃塔身,映照着卢浮宫密褐色的石块,与岁月磨损得黯淡无光的旧宫殿浑然一体!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金字塔的狂热甚至让100岁的埃菲尔铁塔黯然失色,无数游客宁肯挤在玻璃金字塔前排长队,也不愿从另外两个入口进入卢浮宫。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像是为古老陈旧的卢浮宫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让这座历经800年的古老宫殿迎来了新生,成为了巴黎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成为了法国人的骄傲。
微评论:面对旁人的批评与嘲讽,贝聿铭曾这样表达过自我的坚守,“人应该坚持,不应该随便放弃自己的原则。当然可以有很多种坚持的方式,很多说服对方的方式。但那并不是说,我的坚持和要求会打折扣,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所以,大师之大,绝不在于其超出常人的天才,也一定有着自己的坚守与独特方法论。我们缅怀大师,不只是向那些“会说话”的建筑致敬,更应该向他的这些优秀品质致意。
适用话题:坚守自我;征服;打开一扇门……
北京香山饭店
1974年,57岁的贝聿铭终于回到了阔别40年的祖国。政府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欢迎晚宴,并且邀请他在故宫附近设计一幢“现代化建筑样板”的高层旅馆,他拒绝了,并提出了自己的担忧: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会把传统的中国建筑破坏掉的。政府采纳了贝聿铭的意见,出台政策规定北京二环以內不建高楼,故宫周边不准新建建筑物。
进入80年代,贝聿铭报效祖国的机会终于来了,他选择了在北京郊外的香山设计一个低层的旅游宾馆,也就是今天著名的北京香山饭店。香山位于北京西北郊,清代曾在此建皇家御苑静宜园,咸丰年间大半毁于英法联军的焚掠,新中国成立后辟为香山公园。香山饭店位于山腰位置,所在地段拥有很多古树,远处可见若干亭台遗迹,环境绝佳。贝聿铭把地段分为五个区域:中央位置设有一个正方形的中庭,庭中粉墙翠竹、山石水池自成天地,表现出典型的中式庭园风貌,同时又带有采光天棚,具有现代中庭的优点。
施工时,贝聿铭要求对场地内有观赏价值的古树名木尽量予以保留。有一个院子中特意仿建了一个“流杯亭”的台基,隐喻《兰亭序》中“曲水流觞”的典故。整座香山饭店凭借山势,高低错落,蜿蜒曲折,院落相間,内有十八景观,与白墙灰瓦式的主体建筑相映成趣。
看似低调的香山饭店,每个细节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贝律铭说: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西方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他坚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1984年,香山饭店获得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然而,这样一座备受赞誉的建筑,却是贝聿铭心中的一块痛,香山饭店建成之后,他一次也没有去过。晚年,他时常反思自己,在香山这样自然风景极美的地方,任何现代建筑都是多余的。
微评论:作为一名闻名世界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的设计理念实在令人敬佩。他秉承着天人合一的中式思想,对于民族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发扬,对于古建筑、大自然的保护,对于自我的反思,让人不禁感动。一个好的设计师,一定是有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定是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在他们心中,民族的、自然的才是最美最好的。
适用话题: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学会反思;保护自然……
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是苏州望族之后,在狮子林(苏州古典园林)里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10岁那年,贝聿铭随父亲工作调动搬到上海。中学的每年暑假,贝聿铭都会去苏州的祖父家。穿梭在狮子林、西花桥巷,假山中的山洞、池塘、石桥、瀑布,这些传统中国文化的印迹,更让他意识到,建筑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
后来,受过多年西方教育的贝聿铭,仍旧自认为:“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我仍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2002年,85岁的他迎来了晚年“最大的挑战”——凝聚自己一生的智慧,将封笔之作献给了自己的故里——苏州博物馆新馆。苏州作为文化古城,博物馆应与苏州整体的风貌统一,但是又不能完全相像。为此,他为新馆确定了一个叫做“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这个建筑放在苏州里面,不让人觉得是完全新的。”为了找到色泽和材质都符合要求的石头,贝聿铭曾六上山东,去过福建,也到过广东,最后在山东泰山余脉找到120多吨大石头。
2006年,苏州博物馆这个贝老最心爱的“小女儿”,一亮相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灰白的颜色,一砖一瓦间都弥漫着姑苏的气质,它朴素、空灵,又有人间烟火的温度。他将对故乡、对自身的中国血统、对中国文化、对几何形体的热爱,都融合在了这幢以现代建筑手法设计的极具东方韵味的建筑里。
贝聿铭曾说苏州博物馆是他的一部自传。在开馆仪式上他激动而自豪地说:“我73年前离开中国,但根在中国、在苏州。这个博物馆新馆,就是我对家乡的一点小小贡献,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为故乡留下一个纪念,我倍感感恩荣幸。”
微评论:走遍大千世界,百年风雨,落笔故园,这是一个华人建筑大师的最高境界。故乡、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切的。苏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浸润在贝聿铭的骨子里,无论他走得多远,都擦抹不去。而对于这位远走他乡的游子,他自始至终不曾忘记自己是名中国人,不曾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所以他一生爱国,一生感恩,在祖国的大地上留下了一处又一处的美丽风景。
适用话题:故乡;我爱我的祖国;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