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卢浮宫的赚钱秘密
2009-02-02林孟仪
林孟仪
法国卢浮宫开馆至今已有216年,它主要以19世纪中叶之前的丰富艺术典藏享誉全球。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最近卢浮宫将破天荒地收藏当代电影。颠覆众人对卢浮宫印象的,不是别人,正是今年57岁的卢浮宫馆长亨利·罗列特。2001年上任以来,他不断挖掘卢浮宫这块金字招牌的价值,使其朝着企业化之路迈进。
出租场地拍电影
事实上,卢浮宫张开双臂,拥抱电影这种最有感染力的艺术媒介,并非第一次。3年前,由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达·芬奇密码》,罗列特便以一天约21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让制作团队进入卢浮宫拍摄,总共赚了1600万元人民币。
延续该片上映风潮,去年卢浮宫因此创下850万参观人次的新纪录。其中,26岁以下年轻人占了四成,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博物馆的传统印象。如果以每张门票9欧元计算,去年光门票收入就逾7.8亿元人民币,跟一家中型企业不相上下。
海外授权拓展市场
罗列特的第二步,是让卢浮宫这个品牌的效益极大化,他选择主动走出海外,走向群众。他说:“卢浮宫是全世界的,应该与大家分享其收藏,而不只是为法国民众服务。”
打着卢浮宫的牌子,罗列特让法国国宝级艺术品走出国门,到日本、澳门等世界各地展览。与此同时,卢浮宫还首次和美国亚特兰大高等艺术博物馆签了3年合约,并通过该馆将展品送到美国其他城市长期展览。
2007年,卢浮宫宣布与阿联酋合作,在该国首都阿布扎比以卢浮宫为名兴建博物馆。此举让卢浮宫进账超过10亿美元,其中光使用卢浮宫这块金字招牌30年的冠名权,就赚了6亿美元,其余则为收藏品借展和提供管理经验的费用。
会员募款增加收入
去年6月,卢浮宫搬出珍藏的达·芬奇22幅画作,在馆内举办“达·芬奇之友”的美式私人募款餐会。宾客们欣赏完画作,在有2000年历史的希腊罗马雕塑环绕之下用餐,最后再到玻璃金字塔下聆听乐队的表演。受邀的贵宾有欧洲皇室、美国社交名媛以及来自亚洲和墨西哥的企业巨头。餐会后他们每人至少捐了1万美元。就这样,卢浮宫在一个晚上便进账约1800万元人民币。
不过,卢浮宫的管理人员并非毫无原则和限制地赚钱,他们也有自己的底线。据说去年6月的餐会就只能在雕塑展厅举行,而不能进入画作展厅,他们担心进入展厅将损坏作品。据披露,卢浮宫还曾拒绝一场过于商业化的意大利私人展,该展览可以让卢浮宫一晚上赚取4200万人民币。
内部改革找财源
除了对外开拓财源,罗列特还对卢浮宫内部进行改革。他将募款部门只有3个人的职位扩增为19个;7大馆藏部门主管的终身职位也改为3年一任。与此同时,他还和工会谈好条件,以避免不时上演的大罢工影响馆方收益。
罗列特说:“30年前我进入博物馆工作时,大家只是早上去开门,晚上把门关起来,根本不用花心思去管参观人数,媒体等。但现在变了,卢浮宫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剧。加上法国政府紧缩预算,因此卢浮宫只好自寻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