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台表演中如何培养声乐演员的情感

2019-08-12梁博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情感培养舞台表演

梁博

摘要:声乐表演与器乐表演不同,以嗓音为表演主体,结合了脑力、想象力、体力、表现力,是一门综合艺术。声乐表演中包含了通俗、美声、戏曲、民族等表演形式。声乐表演不仅是一门听觉上的艺术,也是视觉上的艺术,因此,一名成功的声乐演员,不仅要拥有较高的唱歌水平,还要具有较强的舞台表现能力,如此,才能更好向观众传递情感,提高声乐表演的魅力。文章探讨了舞台表演中声乐演员的情感培养,以期提高舞台的表演效果。

关键词:舞台表演;声乐演员;情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7-0071-02

一、前言

声乐表演作为当代常见的艺术形式,在声乐演员进行舞台表演时,观众目光关注的不仅是演员的肢体语言、行为艺术、演唱水平等,还有声乐演员的情感表达。因为,观众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参差不齐,若演员不能与观众之间形成情感共鸣,则表演很难吸引观众兴趣,影响了声乐表演的推广。对此,培养声乐演员的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声乐表演的主要特点

声乐艺术,主要是一种以声音传递信息的艺术形式,是音乐表演的基本构成,是舞台表演的重要部分。声乐演员在舞台表演中,需要根据自身理解通过行为表现、歌唱等多种方式,再现创作者所要展现的情境,将观众引入情境中,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如此,才能将舞台表演称为成功的表演。聲乐表演过程中,声乐演员必须全身心投入,感受作品魅力,以亲身经历者的身份展现作品,如此,才能真正引发观众共鸣。同时,声乐表演是语言与音乐的结合,其中融入和旋律语言、文学语言等,表演者不仅要通过声音演唱,还要利用肢体语言表演,只有将旋律、文学与肢体着三种语言相互协调、融汇贯通,才能真正将声乐表演的魅力展现给观众。因为,声乐艺术源于生活与艺术想象的结合,因此,声乐演员必须以生活经验感受声乐艺术,以想象力构筑整个表演,充分展现声乐表演的魅力。

三、培养声乐演员情感的作用

在舞台表演中,声乐演员情感的培养,具有以下作用:其一,为作品赋予生命。声乐作品中包含了创作者某一阶段的情感历程,因为情感的融入,作品拥有了生命,拥有了感染人、教育人等的目的。在舞台表演中,声乐演员要赋予作品生命,必须用心,只有将情感融入其中,才能真正激活作品的生命。其二,能够提高音乐表现力。音乐表现力,是声乐表演者在音乐中融入感情的一种表现,观众能够通过观看舞台表演,触摸到其中的情感。在声乐表演中,若观众忽视了情感的融入,则音乐将缺乏表现力,即使演员演唱技术高超,观众也无法感受其中的情感并产生共鸣,音乐失去了自身作用。若演员全身心投入情感,由肢体动作、演唱等中向观众传递感情、传达信息,则其表达的音乐将具有高超的表现力。其三,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音乐创作,是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自身的情感以旋律语言进行表达的过程,在舞台表演中,声乐演员想要引导观众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需要以自身情感表现音乐,为观众再现创作者的生活情境,引领观众感受创作者的情感变化,给予观众心灵的体验,升华观众情感。

四、影响声乐演员情感表达的主要因素

(一)声乐演员自身天赋

在音乐教育中,某些人认为,音乐情感表达是一种天生的能力,某些人天生具备较高的天赋,音乐表现力较强,其所演唱的歌曲,能够轻易引发共鸣,感染观众;而某些人因为天赋有限,即使拥有较高的音乐演唱技术,却无法改变音乐无法触动人的事实,即使如何培养,都无法改变音乐表现力差的状况。实际上,在现实中,音乐情感的展现确实与天赋相关。但是,天生拥有音乐天赋的人仅在少数,对于多数声乐演员,只要科学展开情感培养,能够提高演员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师忽视了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在声乐教育中,某些教师对情感培养的忽视,也是影响声乐演员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通常,在声乐教育中,因课程限制,而学生声乐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更重视演唱技巧的培养,忽视了情感培养,直接导致学生演唱技巧纯熟,而缺乏情感融入,难以感动人心。如此,学校声乐教育的情感培养缺失,在舞台表演中,声乐演员在情感上的表达水平参差不齐,加强声乐演员的情感培养,成为舞台表演的关键。

五、舞台表演中如何培养声乐演员情感

(一)发声训练

声乐演员,唱与演作为两种基础能力,对两种能力的掌握,直接影响着声乐演员的情感表达与舞台感染力。“唱”的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发声训练中,为了让观众听清歌词,让观众由衷认为唱的好听,声乐演员应注重发声训练。在发声的训练过程中,应注重歌词、声音与呼吸的配合,才能保障演唱的节奏感,提高演员对情感的准确把握。同时,应注重音色、吐字、声音的练习,加强音色练习,能够避免演唱过程出现音变;加强吐字的锻炼,能够保障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吐字清晰、字正腔圆,避免音乐软绵绵无力度;加强声音的练习,同时练习长短音,避免出现偏重现象,最终出现擅长短音,在长音时漏气,影响声乐演员的发展。

(二)音色训练

在声乐演员舞台表演中,演唱不仅是为了表演,更是为了抒发情感,感染观众。仅掌握发生技巧,很难达到舞台表演的最终目的,只有真正掌握以技巧展现情感,才能达到舞台表演的推广艺术、传承艺术的目标。为此,声乐演员应掌握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为演员理解作品的情感、风格与手法,将自身带入作品中奠定基础。同时,声乐演员应尊重原著,避免随意更改,保障作品原有底蕴的准确展现。以此为基础,加强音色训练。实际上,在声乐演员的情感培养中,音色训练非常关键,只有掌握各种音色,才能更好表达作品情感。如:《我只在乎你》是一首爱情歌曲,演员音色应柔和、平缓,以抒情为主,若演员音色较为明亮,将很难表达出歌曲展现的情感,此时,演员可采用半声方式,展现爱情的含蓄、缠绵与委婉。

(三)提高声乐演员对歌词的理解与情感的把控

声乐舞台表演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对演员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声乐演员具有好听的声音,还要求其对歌曲情感的把控。在舞台表演中,若声乐演员只注重声音技巧的应用,忽视了对歌词的理解与相应的情感展现,则最终呈现出的作品将没有生命。可见,对舞台表演而言,对歌词的理解与情感把控的重要性。歌词是音乐作品的形象化,本身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曲调则是用来发挥歌词内情感的工具,是保障歌词唱的好听的关键。因此,对于演唱者来讲,牢固掌握曲调只是第一步,只有深入理解歌词,才能准确表达创作者情感,而对情感的准确把控,则是为舞台注入灵魂的根本。

(四)注重面部表情与眼神的培训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表情则是情绪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称赞已经演员的演技,常用“眼神里慢慢都是戏”,而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传递感情的成语,展现了眉眼在感情传递的重要地位。在舞台表演中,演员的情感表现也多是依靠表情与眼神流露,观众通过声乐演员的眼神变化,感受到演员的情感变化,进而与演员产生情感共鸣。在面部表情与眼神培训中,应首先将演员引入具体情境中,只有切身感受其中的氛围,并由心中产生情感,演员才能由面部与眼神将情感传递出去。如:在《天路》的演唱时,演员可通过纪录片等方式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并将自身带入这一情境中,感受着英雄们修筑青藏铁路时的艰辛、每遭遇一个困难的沮丧、克服困难后的喜悦、成功修筑铁路的狂喜等,如此,在演唱天路时,演员随着歌词面部与眼神中自然流露各种情感,并将观众引入该情况中,激发观众的共鸣。

六、结语

总之,人们对艺术的不断追求,推动了艺术的发展步伐。在舞台表演中,声乐演员作为核心,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舞台表现能力,实现表演的成功,提高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升华观众灵魂,声乐演员应加强发声训练,音色训练,提高对歌词的理解与情感的把控,注重面部表情与眼神的培训,为声乐表演注入情感,实现舞台表演的成功。

猜你喜欢

情感培养舞台表演
浅谈歌唱中的舞台表演艺术
音响符号在舞台表演中作用的体现
论舞台表演中的互动媒体艺术应用策略
试论提高舞蹈演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情感培养研究
浅论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
儿童爱心情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对幼师学生数学学习情感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