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拟穴青蟹隐蔽法池塘养殖试验

2019-08-12刘志坚陈坚

水产养殖 2019年8期
关键词:青蟹投饵成活率

刘志坚,陈坚

(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浙江 温州 325000)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俗称青蟹,属梭子蟹科,青蟹属,是一种广温广盐性的较大型的海产蟹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我国东南沿海青蟹养殖的主要品种。关于蟹类养殖技术已有大量报道,并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研究成果。王万东[1]研究了池塘建造、幼苗饲养、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养殖技术要求;韩耀龙[2]探索了“鱼、虾、蟹”混养,并在养殖后期加入细基江篱的半封闭式养殖模式;黄海涛[3]分析了环境因子对拟穴青蟹蜕壳的影响;王树启等[4]全面比较了拟穴青蟹半封闭和开放式养殖模式的水体理化生因子。但关于拟穴青蟹设置隐蔽物进行池塘养殖的研究仍少有报道。

浙南地区青蟹养殖多采用池塘混养方式,以缢蛏、泥蚶等贝类为主,搭配青蟹混养。青蟹作为非主养品种,主要在池塘环沟中生长,活动空间较小,从青蟹苗期到上市养成的平均成活率为8%~10%,平均产量30 kg/667 m2左右。导致目前青蟹养殖低成活率的主要因素除了苗种质量、饵料及病害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青蟹个体间残杀严重,青蟹在蜕壳期间,一旦与同类相遇就会被残杀,导致养殖整体的低成活率。因此,如何控制青蟹的残杀问题是当前池塘青蟹养殖获得高产的关键。

该次试验以塑料框作为简易隐蔽物设施,全程投喂优质人工配合饲料,以提高青蟹养殖成活率,从而达到提升青蟹池塘养殖利用力和增加养殖池塘经济效益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养殖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位于温州市瑞安阁巷,面积9.2×667 m2左右,呈长方形,无渗漏、底质为泥沙质,池塘能蓄水1.5 m以上,滩面水深保持在0.7 m左右,进排水渠道共用一个进排水闸门,并配备2台增氧机。水源充足、潮流畅通,因潮汐作用每月自然纳潮进水2次,周边无污染、水质清新,交通便利,盐度7~12,水温20~29℃。

选择池塘中间的平滩作为试验场地,四周用牛津网布围成防逃网,面积309.76 m2(17.6 m×17.6 m),网顶向池内出檐10 cm左右,网基埋于土下20 cm深,并用毛竹固定,防止青蟹逃逸。池边中间各设置1个饲料台,供摄食观察之用。

1.2 苗种放养

1.2.1 放养前准备 放养前,检修防逃网,将塑料水果框(规格:50 cm×35 cm×25 cm)沿中间对切,倒置于池底,形成“足球球门”状的隐蔽物(规格:35 cm×27 cm×25 cm),数量300只。隐蔽物按照背靠背距离约60 cm,面对面距离约20 cm排列整齐。

1.2.2 放养密度 2018年7月初,早晚温度较低时,分2批放养,数量合计300只,平均规格75 g/只,放养密度600只/667 m2。该试验的拟穴青蟹为当地天然品种,幼蟹规格整齐,无明显伤病。

1.3 日常管理

1.3.1 投喂 青蟹饲料为人工配合饲料,从放养的第2天起,每天6:00—7:00投喂1次。投饵量根据青蟹的体质量、摄食强度、水温和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每隔15 d进行随机抽检,了解青蟹的生长情况,适时调整投饵量。恶劣天气和换水困难时少投或不投。投喂后以1 h内吃完为宜,根据饲料台的吃食情况进行增减。蜕壳高峰期,投足饲料以减少残杀。投饲时尽量全池投放均匀。

1.3.2 水质管理 根据池塘水色、生长情况和气侯变化换水,严禁大排大换,减少青蟹应激反应。高温期时适当提高塘内水位。养殖中后期根据池塘溶氧量高低,定期开动增氧机增氧。

1.3.3 巡塘及疾病防治 每日早晚巡塘2次,观察水质、防逃设施及隐蔽物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养殖过程中,保持池塘环境安静,禁止使用违禁药物,做好投喂量、换水量、气候情况等养殖记录。防病以生态防病为主,台风季节注意设施安全。

2 结果与效益

青蟹通过干塘集中抓捕。经过110 d精心饲养,共捕捞青蟹106只,平均规格287.06 g,养殖成活率35.3%,产量30.43 kg,产值6 086元,养殖成本3 487.25元,其中,苗种费1 200元、饲料费887.25元、隐蔽物400元、其他1 000元(水电费及人工费)。养殖利润2 598.75元,投入产出比为1:1.75,换算成单位面积利润为5 587.31元/667 m2(表1)。

表1 试验池塘收获情况

3 分析和讨论

3.1 配合饲料

通常情况下,为保证养殖青蟹观感与口感,喂养上主要搭配使用配合饲料与冰鲜料(兰蛤、缢蛏、带鱼等),休渔期以配合饲料为主,非休渔期以冰鲜料为主。该次试验全程投喂优质人工配合饲料,产量65.42 kg/667 m2,成活率35.3%,两项数据均高于周边全程投喂冰鲜料的青蟹专养模式(平均产量25~30 kg/667 m2,成活率仅为 5%~6%),加上较低的养殖密度,养成的商品蟹体型较大,口感佳、活力强,受到市场欢迎。在收获中发现“红膏青蟹”说明,只要人工配合饲料配方优化到位,在青蟹养成阶段的全周期养殖生产中,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料是完全可行的。

3.2 隐蔽物作用

青蟹养殖效益不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蟹类残杀严重,成活率不高。过去作者采用过空心砖作为隐蔽物设施,试验发现沉降明显,对成活率也没有明显作用。该次试验设置塑料框作为蟹类的简易隐蔽物,养殖密度为1.03只/m2,蟹与隐蔽物的数量比例为1:1,能够较好地起到减少青蟹自相残杀,提高养成成活率,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该方法具有投入少、操作方便、效果好,相比其他的养殖模式更加实用有效,易于推广。

根据姚兴南等的研究[5],合理的池塘拟穴青蟹的养殖密度应控制在1.2~2.1只/m2的范围内。若适当提高试验的青蟹养殖密度,调整蟹与隐蔽物的数量比例,从 1:1调整为 5:3或 5:4,并采取捕大留小的方式,产量可以进一步提高,甚至达到75 kg,市场前景可观。

3.3 养殖关键

青蟹正常投喂1 d 2次,投喂时间控制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段,傍晚投饵量占日总投饵量的70%,投喂后以1~2 h内吃完为宜,根据吃食情况调整。蜕壳高峰期,确保饵料供应,以减少残杀。投饵位置尽量投放均匀,防止青蟹争食致残。

防病的关键是水质管理,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适时换水、光合细菌等水质调控技术,保持水质清新,进行生态防治。考虑到浙南地区夏秋两季台风高发,温度和盐度变化过大,暴雨后容易发生黄水病,因此,要特别注意在暴雨后及时排除上层淡水,补充咸水,并及时捞除病蟹、死蟹,防止疾病扩散。

养殖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养殖记录,特别是用饲料和用药记录,出现病害等问题,比照记录及时查找原因,能够有效指导生产。

猜你喜欢

青蟹投饵成活率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草原鼠害防控无人机投饵试验*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精养鱼池不同天气如何科学投饵
精养鱼池如何做到科学投饵
两只螃蟹
从50%到90%,草鱼养殖成活率倍数提升,致胜法宝是什么?
膨化配合饲料和天然饵料对拟穴青蟹育肥的影响
育苗成活率平均提高10%!拜耳打出“王炸”,联手诺维信双雄出击,在虾苗行业祭出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