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模式探索
2019-08-12鲍晓云曹永军
鲍晓云,曹永军
(1.阜宁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 阜宁 224400;2.阜宁县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 阜宁 224400)
南美白对虾、河蟹都是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又都属于甲壳类、杂食性动物,营养需求类似,因此,该地养殖户通过多年的生产试验,在河蟹池开展南美白对虾与河蟹生态混养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笔者多年跟踪试验塘口,并调研总结,从池塘选择与规划、清整消毒、种苗选择、放养搭配、生产管理及捕捞上市等关键环节进行试验分析,为进一步示范推广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提供参考依据。现将2018年的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在阜宁县陈集镇陈集居委会选择试验塘口4个、每个面积2 hm2,池塘有效水深1.8 m,沿池埂向内四周开挖宽5 m、深0.5 m环沟,中间滩面用于种植水草。确保水电路良好,配备底层微孔增氧管道,安装防逃设施。
1.2 试验分组
试验组按照河蟹每公顷放养密度为12 000只为基数,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放养比例为15:1,10:1两种不同放养密度,将4个塘口分为A、B、C、D四个试验组,C组只放养河蟹、D组只放养南美白对虾,作为参照,进行生产对比分析。
表1 苗种放养情况表
1.3 操作流程
1.3.1 池塘整理 新养殖周期开始,彻底干塘,清除多余淤泥,冻晒至池底开裂。放苗前15 d,选择晴天用生石灰兑水溶化后全池泼洒消毒,并杀灭野杂鱼等敌害。检查进排水口,检修增氧、水泵、电路、防逃等设施。
1.3.2 栽种水草 池塘消毒7 d后,注水,在滩面上呈条带状,交叉栽种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复合型水草,使得水草覆盖面占池塘总面积的60%。再在滩面四周设置高1 m、60~80目的筛绢网作围网,将水草种植区与外部隔开,禁止扣蟹进入破坏正在生长的水草,待水草生长繁盛后再去除围网。
1.3.3 投放螺蛳 螺蛳采取2次投放法,第1次在清明前后,每公顷投放3 750 kg,用于自行繁殖和提供饵料;第2次在7—8月再每公顷补放1 500 kg。
1.3.4 肥水放苗 池塘注水后施用氨基酸生物肥肥水,保持水质一定的肥度。3月13日,放养规格在100~200只/kg自育的扣蟹(进池前用高锰酸钾浸泡消毒),一次放足。南美白对虾在5月底、6月初经标粗至1.5 cm,投放在池塘一边的养殖沟,放苗区用网片设置拦网成独立区域,增加虾苗成活率。各试验组河蟹、南美白对虾苗种放养情况见表1。
1.3.5 饲料投喂 饲料选用河蟹膨化颗粒饲料为主,严格实行“两头精、中间粗、荤素搭配”、“四定四看”的科学投饵方法。3—5月投喂粗蛋白含量为40%左右配合料和海淡水小杂鱼;6—8月投喂粗蛋白含量32%的配合料,适当补充投喂玉米、小麦等粗饲料。6~7月增投南美白对虾配合料;9—10月以小杂鱼、粗蛋白含量为38%的配合饲料为主。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喂量的70%。南美白对虾主要吃食剩饵及天然饵料,一般不单独投料。
1.3.6 水质调控 水质调控主要以调节水位、pH值、底质和溶氧为主,保持水体肥、活、嫩、爽。具体为:一是水位调控,按照“春浅、夏深、秋稳”的原则以注水、换水调节水位,即春季水深0.5~0.6 m,夏秋季水深保持1~1.2 m;二是pH值调控,6—9月,每15 d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使pH值稳定在7.5~8.5;三是水质和底质调控,每20 d施用EM菌、芽孢杆菌、微生物底改制剂等,改善水质和底质;四是溶解氧调控,勤开底层微孔增氧设备,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
1.3.7 水草管护 养殖前期的4—6月,控制水位在0.5 m左右,保证水草充足的光照,水草迅速发棵扩繁;高温季节的7—9月,根据水草生长情况,对生长过密水草及时进行疏割,及时捞除浮草,促进池塘水体流动,保证虾蟹有足够的活动、觅食空间,提供天然动植物饲料,降低饲料系数。
1.3.8 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在放虾苗前使用1~2次无公害杀虫药物对蟹池进行彻底杀虫防病(重点是防治河蟹纤毛虫、抖抖病),放虾苗时养殖池使用虾类抗应急的VC药物,虾苗进池后慎用杀虫药物,养殖全程定期施用杀菌剂、内服药、底改、微生态制剂等综合防治,有效防止蟹虾病害发生。
2 结果
2.1 养成收获
进入8月中旬,部分虾达上市规格,适时捕捞上市,主要使用捕虾地笼网分批捕捞,下地笼网在池时间控制在2 h内及时收网,经过3~5次集中张网捕捞基本捕完。河蟹另行暂养或分批上市。各试验塘口收获及销售情况见表2。
表2 各试验塘口收获及销售情况表
2.2 成本效益
本试验对A、B、C、D组根据不同养殖品种、养殖模式的投入成本、养殖效益、产投比进行对比,从数据分析得出,A组每公顷成本67 065元,每公顷产值128 340元,每公顷效益61 275元,产投比1.9:1;B组每公顷成本63 135元,每公顷产值137 220元,每公顷效益74 085元,产投比2.1:1;C组每公顷成本58 560元,每公顷产值117 030元,每公顷效益58 470元,产投比1.9:1;D组每公顷成本144 925元,每公顷产值213120元,每公顷效益68 195 元,产投比 1.5:1。
3 讨论与分析
本试验表明河蟹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技术上可行,A、B组混养模式试验组都比C组河蟹单养模式的效益高,但D组南美白对虾单养的效益在A、B组之间,说明需要控制好放养时间、密度搭配、及管理方法等关键要点。该模式无论对河蟹养殖户、南美白对虾养殖户都有借鉴作用,面对当前单养的风险,不失为可选的混养模式,但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原有单养池塘需要改造。建议是在原河蟹池中套养南美白对虾较为适用,且单个池塘面积不宜过大,在6 hm2以内。在原河蟹养殖池塘需要添置增氧设备,最好是底层微孔增氧设备,南美白对虾比河蟹更易缺氧浮头,在混养池塘安装底层微孔增氧设备,从底层到水面实现立体增氧,最大化的溶入水体,防止池底厌氧层的产生,迅速氧化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降解有机厌氧物,净化水质,促进虾蟹等健康生长。
二是虾蟹放养时间比例需优化。通过试验显示,选择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放养比例为10:1较适宜,虾苗在5月中下旬放养,由于南美白对虾生长速度快,较单养虾塘提前10 d左右上市,且上市规格较大,市场价高,效益比河蟹单养、南美白对虾单养的效益都高。
三是苗种选育和饲料要强化。首先,要选择优质虾苗,规格在1.2 cm以上,就近购买,避免长途运输造成损伤,并进行本地试养。其次,早期苗种要集中培育,在虾苗进入蟹池后,设置独立的空间,便于饲料集中投喂和环境调控,并投喂专用虾饲料1个月左右,更好地适应池塘环境后,进入整个池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