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药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疗效
2019-08-12刘凤莲韦艳艳
刘凤莲 韦艳艳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肇庆 52600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为产科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临床症状有皮肤瘙痒及黄疸等,容易引发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结局,严重威胁着产妇与患儿的生命安全。ICP 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女性激素、环境因素及药物因素等,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ICP 的常见方法,而药物的选择非常重要[1]。目前ICP 尚无特效药物进行治疗,临床治疗以降低胆汁酸生成、促进患者排泄、降低产妇与围生儿死亡率为主要治疗目标,本次研究选择2015 年8月~2018 年8 月我院收治的ICP 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行多药联合治疗,现在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 年8 月~2018 年8 月收治的ICP 患者78 例,均于妊娠中期与晚期出现不同程度瘙痒症状,实验室检查TBA 12.9 ~300.2μmol/L,AST5 8.6 ~692.5μmol/L,ALT 61.2 ~786.4μmol/L。均符合纳入标准:妊娠中晚期有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ICP;病情稳定,不存在肝区疼痛与呕吐等症状;对于所有药物均不过敏;资源参与到本次研究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每组患者39 例,观察组年龄22 ~38 岁,平均(28.3±5.3)年,其中经产妇4 例,初产妇为35 例,有6 例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黄疸,孕周均不到37 周;对照组年龄21 ~37 岁,平均(28.4±5.2)年,其中经产妇5 例,初产妇为34 例,有7 例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黄疸,孕周均不到37 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症状及孕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15mg/kg 每天,每日分2 次服用,连续服用两星期。观察组同时联合多药治疗,口服熊去氧胆酸(广东逸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H44022804,每日15mg/kg)、多烯磷酯酰胆碱[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生产,H20059010,2 粒/次,3 次/d]均持续服用两星期;同时给予地塞米松(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H44024618)进行治疗,12mg/d,持续治疗一星期,后3d 用量逐渐减少,直至停药;口服丹参片(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Z31020192,3 片/次,3 次/d),持续治疗两星期;将25%硫酸镁(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H20043974)40mL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广西裕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H45020977)100mL 中静脉滴注治疗,持续治疗3d。治疗期间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取患者左侧卧位,观察其临床症状,必要时可以吸氧。治疗前均进行晨间空腹抽血,检测其肝功能指标,治疗后再次进行晨间空腹抽血,检测其肝功能指标,同时对所有患者发生黄疸、瘙痒的情况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2]
对比组间临床疗效。显效:患者的黄疸、瘙痒症状均消失,且肝功能指标恢复至正常;有效:患者的黄疸、瘙痒症状改善显著,且肝功能治疗下降超出50%;无效:患者的黄疸、瘙痒等症状改善均不明显,肝功能指标下降未达到50%,甚至出现增高的趋势。观察两组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门冬氨酸转氨酸(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与丙氨酸转酶(alanine transferase,ALT)等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各项组间指标数据均录入软件Excel 中并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治疗后各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TBA、AST、ALT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各生化指标比较(,μmol/L)
表2 两组治疗后各生化指标比较(,μmol/L)
组别 n TBA AST ALT观察组 39 8.62±3.23 49.32±26.33 61.06±31.27对照组 39 10.82±3.97 72.61±39.42 83.21±51.25 t 2.684 66.278 2.304 P 0.004 0.001 0.012
2.3 两组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无人复发,对照组停药后1 星期内复发,羊水胎粪污染1 例,胎儿窘迫2 例,新生儿窒息1 例。
3 讨论
ICP 是妊娠中期与晚期的特有疾病,胆酸增高、肝功能异常、皮肤瘙痒等均为其临床症状,ICP 为一种复发性较高的疾病,通常在分娩后随即消失,再次妊娠时还会复发,或者在口服避孕药物、雌激素药物时也会复发[3],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也没有找到特效药物,严重危害着产妇与胎儿的健康。
当前临床治疗ICP 中令人认可的药物为熊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为黑熊胆汁酸中的一种主要成分,可以明显抑制人体肠道对疏水性胆汁酸的吸收,从而有效降低血清胆汁酸水平,已达到缓解肝功能指标瘙痒症状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早产、死胎的发生,但是近年来的临床应用中停药之后还会反弹[4-7]。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上述情况均得到体现。地塞米松可以显著降低雌激素产生,同时减轻胆汁淤积,并且有效促进肺成熟,以避免出现早产儿呼吸窘迫的现象,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瘙痒的症状,相关研究证实[8],采用地塞米松治疗ICP 可以有效缓解瘙痒症状,但是停药以后出现复发现象,但是长期用药其安全性还没有确定[9-12]。本次研究结果证实,短期用药具有一定安全性。丹参治疗ICP 可以促进细胞代谢,同时改善患者微循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得到降低,帮助维持胎盘功能。因为ICP 患者胆汁中分泌的胆盐不足,随着脂溶性维生素K 吸收量的减少,患者肝脏合成凝血因子也会随之减少,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产后出血,在产前服用维生素K1 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与产后出血的出现,维生素类与能量合剂的应用,不仅可以保肝,同时还能显著改善胎儿对缺氧情况的耐受性[13-14]。采用硫酸镁治疗ICP,可以有效恢复胎盘血流灌注,在舒张血管的同时改善胎儿缺氧情况,达到预防早产的目的[1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上述多药联用方案治疗ICP,其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总胆汁酸、门冬氨酸转氨酸与丙氨酸转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多药联用治疗ICP 疗效确切。
综上,采用多药联用方式治疗ICP,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经济、安全及方便等特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