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479例不孕夫妻男性患者精液检测结果分析

2019-08-12陈涓涓张曼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9年5期
关键词:射精百分比精液

陈涓涓,雷 婷,李 欣,刘 娜,张曼,

(1.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38;2.尿液细胞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医学检验科,北京100038;4.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生化免疫室,云南 昆明650021)

精液质量是反映男性生育力最直接和最基本的指标,精液质量关系到人口素质、生殖健康水平及种族的延续。近几年,全球男性精液质量呈现下降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1992年丹麦学者CARLSEN等[1]最先使用Meta分析法研究了1938~1990年世界各地发表的有关男子精液质量分析发现:50年来全球性的精子计数呈下降趋势,平均每次射精量由1940年的3.4mL下降到1990年的2.7mL,精子密度由1940年的113×106/mL下降到1990年的66×106/mL,在半个世纪内下降了近50%。为了解近年来云南省男性生育力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对2012年5月以来,于我生殖中心就诊的4479名男性患者进行了精液常规分析。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自2012年5月31日至2016年6月6日到我生殖中心就诊的4479例婚后性生活正常并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1年以上不孕夫妻的男性患者。

2 标本采集

所有研究对象禁欲2~7d,在专用取精室手淫采集全份精液于一次性取精杯中,置37℃恒温箱液化,待其完全液化后进行检测。

3 检测方法

肉眼观察精液样本的颜色、黏稠度及液化情况,pH试纸测试pH值,称量精液质量,质量除以密度换算精液体积。根据制造商的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NIKON E200相差显微镜,SCA@COMPLETE MODLE软件,巴塞罗那,西班牙)评估精子密度、一次射精的精子总数,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和活动精子百分比。根据操作指南,使用移液器将2μL精液或稀释精液加至SCA 20μm腔室显微镜载玻片的一侧,通过载玻片加热器保持在37℃。通过将精子密度乘以每个样品中的精液体积来计算一次射精的精子总数。在离心并分析来自每位患者的至少两个样品中的精子后评估无精子症。参考标准按第5版《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规定的标准。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及Graphpad Prism 6进行分析,作图描述2012~2016年5年间不孕症就诊夫妻男性患者的年龄分布、精液量、精子密度、一次射精的精子总数、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和活动精子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由于精液量、精子密度、一次射精的精子总数、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和活动精子百分比为偏态分布,使用Kruskal Wallis Test方法分析其变化趋势,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2012~2016年到我生殖中心就诊的4479名男性研究对象的各项分析数据,如表1。

表1 2012年至2016年4479名男性研究对象年龄及精液相关参数比较

1 4479名男性研究对象年龄段人数分布

图1为2012年至2016年不孕症就诊夫妻男性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所有研究对象中各年龄段人数成正态分布,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4.0±6.2岁,众数为30岁,占总样本数的6.9%(309人),23至45岁年龄分布较广。24岁以后接受精液常规检查的患者人数剧增,在30岁达到高峰,从42岁以后迅速下降,直到60岁仍然有接受精液常规检查的患者。

图1 2012年至2016年不孕症就诊夫妻男性患者的年龄分布(n=4479)

2 精液量变化

图2为2012年至2016年5年间精液量变化,结果表明精液量不同年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P>0.05)。

图2 2012年至2016年精液量变化(n=4479)

3 精子密度和精子总数变化

图3为2012年至2016年精子密度变化,统计结果表明,精子密度不同年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1),并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位数从2012年41.70×106/mL,下降至2016年34.35×106/mL。图4为2012年至2016年精子总数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表明,精子总数不同年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呈现下降趋势,从2012年142.46×106/一次射精,下降至2016年89.35×106/一次射精。

图3 2012年至2016年精子密度变化(n=4479)

图4 2012年至2016年精子总数变化(n=4479)

4 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及活动精子百分比变化

图5、6、7分别为2012年至2016年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及活动精子百分比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P=0.078)、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P=0.066)及活动精子百分比(P=0.068)三个参数5年间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

图5 2012年至2016年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变化(n=4479)

图6 2012年至2016年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变化(n=4479)

图7 2012年至2016年活动精子百分比变化(n=4479)

讨 论

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集中分布在23~45岁,占总受检人群的95%,是不孕症就诊的主要群体,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年龄段男性属于生育高峰期,对生育的要求最为迫切,对生殖健康更为关注,应该给予这个年龄段的男性更多的重视与指导。

根据《WHO人类精液与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第5版公布的参考值:精液体积>1.5mL;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32%;活动精子百分比>40%;精子浓度>15×106/mL;精子总数>39×106/一次射精。对5年间的精液常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精液量、快速前向运动百分比、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活动精子百分比、精子浓度、精子总数中位数均在参考值以上,表明前来就诊的不孕夫妻的发病原因并非完全来自男性;精液量、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及活动精子百分比不同年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精子浓度、精子总数不同年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明显呈现下降趋势。

近年来,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回顾性研究也发现男性精液质量随社会发展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如印度[2-5]、法国[6-7]等国家的学者发现本国男性的精子密度、总精子数、活动精子百分比、快速直线运动精子百分比等参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国内也有学者在回顾过去25年间精液常规部分指标发现,1985年至1994年间国内正常男性精液质量参数中精液量、精子密度和精子总数未见明显下降趋势,但自1995年后的14年以来,精液量没有明显变化,但精子密度和精子总数呈现显著下降趋势[8-9],这与本研究发现的5年来精子密度与精子总数下降的结果一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压力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直接影响着男性生殖的健康[10-13]。男性精液质量改变是由各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逐步累积造成的结果。目前男性生育力治疗的方法非常有限,通过婚检、孕前检查进行精液常规检测,可提前预防部分不育症的发生,延缓不育症的进程,保护男性生育力,从而缓解或逆转我地区男性精液质量下降趋势。

猜你喜欢

射精百分比精液
精液不液化,就一定怀不上孩子吗?
不射精就无法获得性高潮吗?
射精时间能控制吗
精液味道判断男人健康状态
趋势攻略之趋势线:百分比线
环保车型最多的美国城市
精液没气味 前列腺有恙
公共艺术与百分比艺术建设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人为的“逆行射精”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