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合并感染相关指标检测研究
2019-08-12孟倩,张曼
孟 倩,张 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检验科 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检验科尿液细胞分子诊断北京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聚集引起的皮肤或者巩膜黄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指出生后24h即出现的黄疸,或相较生理性黄疸表现更重,又或是2~3周仍不消退,持续加重,退而复现的黄疸。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因素很多,主要为感染、窒息、缺氧、溶血、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等。新生儿感染也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产前或产时的羊水污染、胎膜早破,产后护理不当等都是常见病因。新生儿感染性黄疸临床上较为常见,患儿常常以黄疸为最初表现,感染症状不典型,对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研究针对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的相关检验指标进行回顾分析,希望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合并感染的患儿29例,同期无感染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30例作为对照,一般资料见表1。感染组患儿均无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典型感染临床表现。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按照《儿科学》第6版的诊断标准:①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②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或每天上升>85μmol/L;③足月儿黄疸持续时间>2周,早产儿>4周;④黄疸退而复现;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感染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病情结合病原学检查诊断。
2 方法
所有患儿均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需分离血清检测的样本均至少静置20min后,于3000 r/min离心分离血清用于检测。所有指标检测由检验科人员严格按照本实验室相关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每日各项目检测质控合格后,再进行患者样本测定。回顾患儿以下检验指标数据: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B)、钾(K)、钠(Na)、氯(Cl)、凝血酶原(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
3 仪器与试剂
血常规检测所用仪器为SYSMEX 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CRP、肝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检测各指标检测所用仪器为西门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DVIA2400,PCT检测所用仪器为ROCHE cobs e41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凝血功能检验所用仪器为Werfen ACL-TOP700,所有检测试剂均为原厂配套产品。
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范围)[M(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两组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结 果
1 两组患儿各种检测指标水平比较
与非感染组相比,CK、LDH、HBDB、Bun、Cr、UA、FIB在感染组均有增高(P<0.05)。RBC、HB、PLT、TBIL、DBIL、IBIL、ALT、AST、ALB、TBA、ALP、GGT、Na、K、Cl、PT、APTT、TT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儿各检验指标比较见表2~表4。
表2 炎症因子与血常规检验指标比较[M(P25~P75]
表3 各器官功能检验指标比较[M(P25~P75]
表4 电解质和凝血功能检验指标比较[M(P25~P75]
2 WBC、CRP、PCT与反应机体功能状态的异常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WBC、CRP、PCT均与Cr、Bun成正相关,WBC、CRP与FIB成正相关,WBC与CK、LDH、HBDB成正相关,见表5。
表5 炎症因子与异常检验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
讨 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中国新生儿住院治疗的常见疾病,是目前影响新生儿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有研究报告约60%新生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1],大多数黄疸可自然消退或经治疗后痊愈,少数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胆红素脑病,造成脑瘫,神经发育障碍等后遗症,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光疗为首选的干预方法[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根据病因有很多分类,例如母乳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等,感染性黄疸也是其中一类,病因多为产时胎膜早破、羊水污染、母亲阴道感染等高危因素,或产后护理不当。感染性黄疸高发且常以黄疸起病,新生儿无发热、咳嗽等典型临床表现,不及时发现并诊疗可能会延误病情。因此,在新生儿感染性黄疸诊断过程中,筛选理想的检验指标对疾病进行诊断和全面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感染表现不典型的新生儿,对其血常规及生化、凝血、电解质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希望发现对疾病评估有临床意义的指标,辅助临床诊疗。
在本研究中,感染组WBC、CRP、PCT三个炎症指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其中,血常规中白细胞是反应细菌感染的传统指标,它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机体的防御反应,对判断感染程度及机体的免疫状态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病例中感染组的患儿多以细菌感染为主,故绝大部分患儿均有白细胞不同程度的升高。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主要由肝脏产生,CRP在正常人体内的含量甚微,一旦机体处于感染、创伤等应激状态,4~6 h即可迅速升高,50 h左右达峰值,并随疾病的好转而有所下降[3]。PCT是由甲状腺产生的降钙素的前肽物质,同样的在正常状态下,在人体中含量很少,新生儿感染后的2 h开始升高,12~24 h达到峰值[3]。上述炎症指标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因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多,机体的免疫状态各
异,往往一种指标很难较好的进行疾病诊断,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4]。
血清中心肌酶谱的测定可一定程度反映心肌功能状态。本研究中发现相比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肺感染组,CK、LDH、HBDB感染组中明显升高。CK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能可逆地催化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生成磷酸肌酸和二磷酸腺苷的反应;LDH是参与糖酵解和糖异生工程中催化乳酸和丙酮酸之间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酶类,在各组织中的含量以心肌、骨骼肌和肾脏最为丰富;HBDH是酮体氧化利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酶,主要分布在心肌、脑、肾脏等组织脏器中,肝组织中HBDH 的活性很低,HBDH的升高常提示心、脑、肾等器官的损伤[5]。本研究中将CK、LDH、HBDB作为心肌酶标志物进行了回顾分析,他们的升高提示感染可能造成患儿的心肌损伤。并且因WBC与CK,LDH,HBDB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感染的程度可能与心肌损害程度相关。有研究发现高胆红素血症可能造成新生儿的心肌损伤,通过本研究提示感染性黄疸可能会加重这种损害,应该引起临床足够重视。但是,因CK、LDH、HBDB分布较广,在脑、肾、肝组织中也有分布,并且有报道早产儿脑损伤患者中CK、LDH、HBDB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6],故对于常规筛查中明显异常的患儿,可进一步检测CK、LDH同工酶、肌钙蛋白等器官特异性较高的标志物以明确诊断。本研究是对常规筛查项目的回顾分析,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也将进一步分析CK、LDH同工酶、肌钙蛋白对感染性黄疸患儿器官损害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中感染组相对于非感染组,血浆FIB水平增高。FIB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糖蛋白。主要参与凝血及血栓形成,在疾病状态下,水平增高的FIB可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使血液粘滞度改变。同时,FIB也可作为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多种疾病中表达升高,参与炎症反应的调节[7-10]。本研究中感染组FIB增高可能与炎症应激有关,并且WBC、CRP与FIB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感染加重时增高的FIB也可能进一步引起凝血功能障碍,临床需结合其他凝血指标进一步评估。另外,研究中还发现感染组患儿Cr、BUN及尿酸有增高表现,因WBC、CRP、PCT均与BUN、Cr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在严重感染时需警惕肾功能损伤。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分析感染性黄疸患儿血常规、炎症因子、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检验指标,为疾病的诊断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合并感染时患儿心肾功能及凝血指标可能存在异常,临床需提高警惕,全面评估病情,及时诊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