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才培养的航空法特色课程建设研究

2019-08-11李章萍

大学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李章萍

[摘 要]高校特色人才培养以特色课程为依托。航空法课程作为一门极具民航特色的专业课程,在民航特色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课题组深度剖析了目前航空法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大纲编写思路转变以及大纲的内容和形式调整、教学模式转变、教材编写、案例库建设、第二课堂的利用等多方面提出航空法特色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航空法;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学大纲

[中图分类号] G6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8-0147-03

特色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特色人才培养的关键,应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专业特点、能力特征、未来职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方向等确定课程建设方向,设计具有特色的富有创造性、实践性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主动性,最终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灵活有效运用的教学目标,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以我校经管专业的特色课程航空法为例,目前该课程建设中仍存在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环节较为欠缺等问题,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只会机械记忆而不会活学活用,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真正理解。

一、航空法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航空法课程是我校经管专业的特色课程,是工商管理(民航运输管理)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分析近几年航空法课程教学实践可以看出,目前航空法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大纲未能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实践应用效果有待提升

目前经管专业航空法课程使用的教学大纲存在以下问题,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

第一,教学大纲的专业特色未能体现和区别。目前工商管理(民航运输管理)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需要修读航空法课程,但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内容一致,未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教学大纲进行区分。

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是存在差异的。从两个专业的培养方案来看,工商管理(民航运输管理)专业是培养诚实守信、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的基础理论扎实、系统掌握管理科学方法、实践能力强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物流管理专业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作风严谨,具有较强的学习与交流能力、较强的物流实务运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航空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能够在航空公司、机场、物流企业、研究机构以及其他与物流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物流和供应链系统运行组织与管理、规划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物流管理专业应该更注重航空货物运输及快递运输等法律制度和知识的学习。但是,目前两个专业教学大纲并未有所侧重和区分,且均偏向于航空旅客运输的法律制度和知识。

第二,大纲编写的动态性较差。航空法课程大纲虽然已进行多次修订调整,但是从内容上看,各版大纲并无太大差異,编写内容均是参照民用航空法的章节设置,且一般四年才调整一次大纲。

第三,大纲重内容轻方法,与学生学习能力和人才培养特点相脱节。目前航空法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这阶段的学生对于民航专业知识的认识非常有限,课程的面向对象呈现出年龄小年级低,法律基础、民航基础知识薄弱,认知和理解能力也较低,但学习热情较高,非常渴望获取民航知识的特点。但是,航空法教学大纲对于各章节各知识点的要求较为笼统模糊,看不出设置的每个章节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学生如何学习各章节知识点,学生课前准备与课堂参与的要素是什么,学生学完相应章节知识点之后应该提升哪方面的能力等,这些问题在现有大纲中并没有体现。

第四,课程大纲流于形式,应用效果不强。学生对于教学大纲的认识不足,认为大纲只是教师上课内容的提纲,是教师需要掌握的材料,对于学生学习和考试作用不大。航空法课程教学大纲虽已上传至教学BB平台,并在开课前也要求学生自行下载查阅,但是根据BB平台的下载记录可以看出,真正下载查阅的学生不足1/3。

(二)教材建设滞后

目前,航空法各种教材和参考资料均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内容体系参照民航法的内容设置,内容陈旧,未能将新时代行业发展变化新动态和新政策纳入其中。

(三)教学模式需要变革

当前航空法课程的课堂教学特点是把教学内容在有限时间内以听众易懂的方式讲授清楚,进而让学生学会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即停留在“老师讲明白——学生学明白”层次,这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悖。

当今是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生学习习惯、态度和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知识获取碎片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信息来源丰富化的特点,这些均要求必须改变现有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模式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航空法课程建设思路与具体措施

航空法特色课程建设不能温水煮青蛙,应当进行实质性的变革创新,进一步提高航空法课程教学质量,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发挥出课程教学在特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视角创新航空法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不仅能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也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指导,成为学生课程学习的使用说明书。

1.航空法课程大纲的编写思路

课程建设应当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逐步细化分解要求,最终落实到课程教学大纲中。对工商管理(民航运输管理)和物流管理专业大纲进行区分,工商管理(民航运输管理)专业的航空法课程大纲应当以介绍航空法规体系和民航管理体制为主,物流管理专业的航空法课程应当注重航空货运和快递运输法律制度的介绍。表1是航空法课程大纲的编写思路与方法。

2.航空法课程大纲的创新

航空法课程大纲在内容体系和大纲形式、应用性上进行创新,与以往课程大纲不一样。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石油工程专业英语”开课情况调研与分析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