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影视创作提升校园活力

2019-08-11石鹏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3期

石鹏

【摘 要】本文论述搭建校园电视台开展校园影视创作活动激活教学氛围的学校管理新措施,让学生参与、教师指导,共同创作校园影视作品,让不同学科选择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制作校园影视作品,多学科合作、共享校园影视作品进行学科知识学习,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让校园影视创作成为德育新高地,开辟学校教育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校园影视创作 多学科合作 德育新高地 教育教学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B-0070-03

影视创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于中学生来说,影视创作是一件“高大上”的事,也是被许多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其实认真地想,学校制作的微课视频不可以变成一部短的影视剧么?学生表演的那些优秀的文艺节目不也可以变成影视作品么?我们缺乏的不是技术,不是作品,也不是人,而是新理念和新的教育教学思路。

微课才出现不久时,学校就有一些老师尝试设计、制作微视频用于教学中。当时他们大多将 PPT 录制下来并配以声音进行简单的陈述和讲解而成小视频,这种小视频相对简单。慢慢地,老师们发现这样的微课形式不能较好地吸引学生。于是,開始尝试制作一些生动有趣、能抓住学生眼球的微课。后来学校信息组与生物组、音乐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些小视频和校园 MV 用于教学,校园影视创作初具雏形。在此情况下,学校顺势而行,开展全校性的校园影视创作活动,激活了学校的教与学的氛围,掀起了教学相长的高潮。

一、搭建校园电视台

要想开展校园影视创作活动,就要先解决硬件和软件问题,提供设备、技术、人员基础。学校从现有的设备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慢慢积累,逐步完善,于 2013 年成立南宁十四中校园电视台。2014 年,作为电视台的一个分支,我们增加了定格动画校本课程;2015 年,成立影视制作中心、剪辑室;2016 年,建成虚拟演播室;2017 年,建成创客教室,并改造了木工房和摄影棚,之后建成 VR 职业体验馆;2018 年,五象校区校园电视台投入使用。至此,硬件设施基本完成,具备了校园电视台所需的物质基础。

在建设校园电视台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学校同步建设电视台工作团队,而这个团队又只能是“业余”的,没有专职人员,是一种散放式的团队。羊群有头羊,团队有核心。藏龙卧虎的十四中教师团队为电视台奠定了坚实的团队基础,教师团队成为校园电视台团队的核心。例如,我们《走南宁》系列纪录片编导阿东就是一个被历史耽误的金牌编导。他是历史专业出身又在广西电影制片厂的圈子里长大,懂历史还懂得运用镜头的表现手法,是我们电视台的一宝。还有我们的美术指导黄思林老师是受到广西电视台新闻在线节目专访的老师,在场景设计和道具制作等方面都颇有心得,加上语文、地理、生物等多学科老师的加入,电视台核心团队建设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我们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把氛围激活。为了让学生成为校园电视台的主力,我们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生竞聘演员、主持人、导演、摄像师、剧务等,各个岗位都由学生承担。学生申请加入电视台的热情非常高潮,每个岗位都有上百人报名。为了维持同学们的积极性,我们将电视台岗位和任务细化分散到各班,每个班级都设一个电视台记者团。在各班基础上,我们成立电视台中心组,设电视台台长、副台长、宣传组、编导组、摄像组、摇臂组、剧务组等。有了学生的参与,人手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一大半。于是我们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进行了压缩和重组,适当把影视后期制作、影视拍摄技巧等内容融入信息技术课程中,实现了全员培训。课堂培训之后,更需要实践操作。于是,在校运会、艺术节、毕业晚会、朗诵比赛等活动中,时常可看到学校电视台成员的身影。学生在拍摄和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学到了技能,过了把电视人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传承性,让老同学带新同学,鼓励新老同学合作、学习、提高,不断地拍摄出越来越美的校园电影作品。

二、校园影视创作的实施

电视台指导老师都是各科一线教师,有些还是班主任,他们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结合教学实际,选择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制作,并将这些作品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各学科小组与信息组密切合作,将多学科的问题整合、设计,力争将每一部微课作品都当成一部影视作品进行创作。在此基础上,适当编写、设计、制作一些内容更广泛、社会功能更强的真正意义上的影视作品。

(一)学生参与,教师指导,共同创作影视作品。在视频创作过程中,最核心的就是剧本的创作。通常来说,剧本都是由一个问题的提出开始的,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可以是课堂上的问题也可以是课外的问题。例如,综合实践活动纪录片《野泉之谜》就是由学生提出的关于青秀山泉水从何而来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信息组的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向地理老师求教关于泉水的由来,再到化学老师处了解简单的判别水质的方法,然后再与生物老师讨论是否能进行生物培养实验等问题。经过探讨,老师们发现这正是自己学科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最佳方式。于是几个学科的老师们都参与了进来,设计了取水样、土样进行水质研究的问题等。同学们原先一个不经意的提问,一下子衍生出了这么多学科的知识和问题,好奇心大增,听说还能将自己的探究过程拍摄成纪录片播放,更是跃跃欲试,要过把演员的瘾。于是,几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青秀山,一边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观察、采样,一边将探寻的过程拍摄下来。回到学校后,在地理、生物、化学老师的指导下,对采集的样本进行进一步比照实验和研究。这些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被制作成科学活动纪录片在生物、地理、化学课程中播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二)不同学科选择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创作校园影视作品。学校成立校园电视台,其目的还是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精神文明为主。就各学科而言,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创作、编制。比如,历史教材中有关乡土教学内容,它也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历史老师经过详细考证、实地考察,选定能代表南宁历史文化的某一古迹作为创作内容,请信息老师设计并撰写脚本纪录片《走南宁》。然后老师带着学生,带上摄像器材,进行实景拍摄,让学生在文物古迹的影视画面前听历史老师讲解,听拍摄现场的同学讲解,从中感悟、体认南宁的历史、南宁的美。

又比如,生物微讲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语文阅读课程中的荐书栏目《爱·悦读》,在教师讲述的同时,学生示范表演,情境交融,让教师的讲解不仅好听更好看。这些直观的视频资料,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主动吸取知识,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定格动画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已经开设了四年,定格动画形式多样,操作简单,对电脑软硬件要求低,受到很多老师和学生的喜爱。于是,我们也有了多部定格动画形式的微课作品。如剪纸动画《欢欢喜喜过大年》,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师生合作剪出不同造型的剪纸作品,然后利用实物投影仪和电脑里的 Dragonframe 软件进行连拍,通过连续播放的照片让纸片看起来就像真的在动一般活了起来,之后将设计好的对白和音乐与视频合成。这样,一部属于学生自己的动画片就完成了。有了系统的定格动画制作的学习,有了第一部动画片的制作经验,一部部属于学生的动画片诞生了。老师们发现学生喜爱这样的影视形式,也开始用定格动画的方式制作了一系列的微课作品。如《你不知道的进化论》,正是老师们利用立体纸片拍摄的讲述達尔文进化论主要观点的一部定格动画片。

(三)多学科合作、共享校园制影视作品进行学科知识学习。每一次影视创作都是以某一学科知识为主线。在创作过程中,语文老师可以通过一部影视作品,讲解剧本的编创过程及方法,利用影视创作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美术老师可以以作品为例说说影视中的构图;音乐老师可以讲讲各类音乐与视频配合得到的不同效果;信息技术老师可以从拍摄器材讲到后期编辑、特效制作等。因此,可以说,不同于普通的微课,一部影视作品是可以多学科共享的高效教学资源。

(四)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信息技术教师曾经为学生眼里只有游戏没有课本、课本内容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学生学的知识不过纸上谈兵缺少实践操作而烦恼。现如今拍摄的影视作品除了可以作为微课在学科课堂上播放,还可以将拍摄的影片放到信息技术课上讲解拍摄过程和后期制作方法等内容,让信息技术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在日常的讲解、练习过程中,选择技术知识掌握较好、动手实践欲望强的学生参与拍摄也成为了信息技术课的激励机制。从此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再不会总想着玩游戏了,而是真正学习一些技术,并应用这些技术创作自己的影视作品。

(五)让校园影视创作成为德育新高地。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地对电视台进行建设,拍摄了一大批符合时代需要、学生爱看的影视作品,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节目分享,让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得以拓宽。比如,禁毒微电影《三角梅》,是我们尝试拍摄的第一部德育微电影;公益广告《美丽南宁 骑乐无穷》《文明上网 关乎你我》《假期外出乘车安全》《最美的距离》等以短平快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讲述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遵守的规则,应该注意的礼仪;《走进金湖社区集体家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建校 50 周年专题片》等新闻专题片,让没有能参加活动的师生也能感受到现场的气氛,潜移默化地将学校的育人理念融入日常的德育教育中。此外,我们还设有《心理微讲堂》《我为家人做道菜》《校园人物》等多个校园栏目。创作各种校园影视作品,构建新的教育主阵地。这些栏目都有学生参与,有效地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热情。用身边发生的事来教育身边的人,用形象生动、真实的原创视频感动人、感染人和教育人,把榜样的力量渗透到学生内心深处,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目前校园影视创作所取得的成果

到目前为止,教学类视频作品《聪明的蚯蚓》获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比专题类金奖、原创歌曲《老师的眼睛》获MTV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比校园文艺类金奖、动画片《欢欢喜喜过大年》获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比综合类金奖,纪录片《走南宁—— 镇宁炮台》《走南宁—— 邕江大桥》《〈科学探秘〉—— 野泉之谜》和动画片《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获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比校园栏目类金奖。德育类视频获奖作品有:《假期外出乘车安全》获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比校园专题类金奖、《三角梅》获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比微电影金奖、《三年》获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比专题类一等奖、《美丽南宁 骑乐无穷》和《电梦MIX》获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比综合类一等奖,《2013 年南宁市第十四中学走进金湖社区集体家访活动》获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比校园新闻类银奖、《天鹰航拍小组校园航拍集锦》获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比校园新闻类铜奖、《乌鸦兄弟的故事》获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比影视教学类银奖、校园栏目《我为家人做道菜》获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比校园栏目类银奖,等等。可谓硕果累累,南宁十四中因此被评为南宁市优秀校园电视宣传单位,南宁十四中电视台也被评为全国优秀百佳校园电视台之一,成为广西校园影视作品的高地之一。

这些影视作品为学科教学、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激活了校园学习氛围。在师生合作进行校园影视创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师生间的交流与感情。学生在拍摄的过程中感受到老师们日常教学的辛苦,也被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这种关系与影响反馈到教室里,促成了师生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师生间多了理解,多了爱。在校园电视台里,老师就像播种人,作品就像土壤,孕育了学生心中那颗梦想的种子,开出美丽的花朵,并终将成长为参天大树。

校园影视作品已然成为师生日常行为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们欣喜地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阳光已经照进了每一个人的内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种子正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