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孩子的第一道阅读大门
2019-08-11徐丽萍
摘 要:阅读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外在拓展,它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常见的学习形式。一年级,是孩子跨进课外阅读的第一道门槛,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他们学会读书,喜欢读书,我们究竟能做什么?
关键词:阅读能力;语文;教学
一、 花样读,激起孩子主动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则通,无兴则落”。在选择书籍时,他们喜欢短小的,插图丰富的,以故事性为主的读物。
(一) 师引读,悬念布陷阱
故事是儿童最早接触,也是最喜欢的文学形式,人人都爱听。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精彩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激烈,或神奇,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但在故事的最关键、最紧张处,故事戛然而止。
(二) 表演读,情感助理解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课外阅读时,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阅读的行列中,可以对孩子进行分工,几个孩子一组,在同一本书上找一个故事,大家一起来演一演,一轮后评出最佳表演组。这样一来,他们会尽力寻找有趣的故事,一个个筛选,在筛选的过程中已经不由自主地读了很多故事,然后选出比较好的,分工你读什么,我读什么,他读什么,进行有效的练习。在表演中,孩子离故事更近了,体会更深了,兴趣更浓了。每个孩子都当了一回演员,每个孩子都享受到了视觉上的享受,何乐而不为呢?
二、 链接读,架起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文是例子,是一座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
(一)
链接阅读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许多同步阅读的推出有助于孩子对此类文章的深入吸收和消化。
如上《乌鸦喝水》一课,借助图示的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
1.观察两幅图,分别说一说它们讲什么事?
2.把两幅图连起来再说一说。
3.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困难的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4.再读课文,这两幅图的内容分在哪几段,多读几次。
5.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的?
接着,让孩子回忆学习过程,体会学习方法,教师进行小结。其实,这五步简单来说就是看图——说图——读文——梳文——交流。按着这样的方法再让孩子去读《自读课文》中的文章,最终把孩子引到同类的课外阅读中。
(二) 链接阅读内容
内容也存在着一定的链接关系。如上完了《松鼠和松果》,就读课外同步特训上的《小松鼠》,让孩子更加了解小松鼠的大尾巴。最后的一段话:小松鼠要那么多松果干吗?是不是带回去,分给小伙伴?这个问题引起了孩子们的思考。有的说:是分给小伙伴。(有可能)有的说:留着冬天吃。(也有可能)还有的说:是拿到山上埋起来,等它们变成松树。选择第三种回答的小朋友说明他已经学会联系课文想问题了,因为课文中小松鼠也是为了后代所以埋下了很多松果,结果出现了一片茂密的松树林。接着引导孩子读杨红樱《最后的晚餐》一书中的《藏松果》,这个故事更加具体介绍了松鼠拾松果,埋松果,找松果,最后荒山坡变成松树林的过程。
有效的内容链接能够让孩子更深地了解事物,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阅读领域。当老师的链接意识传递给孩子,他们会自主地去选择,去寻找喜欢的同类读物。
三、
陪着读,陪出孩子读书的好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虽然认识了汉语拼音,学会了识字方法,但是在理解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家长和老师不可放任孩子的心理孤独,要陪在孩子的身边,适当适时地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呵护,方法上的指导。
(一) 父母陪读——启蒙阅读
一知名教育家曾经说过:“不读书的家庭,才是精神上残缺的家庭。”开展家庭读书活动,推进亲子阅读,既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又可以净化家庭空间,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孩子的听觉记忆要比视觉记忆好得多。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每天睡前,给他们讲篇幅简短、内容浅显的童话故事。比如:《中国童话》《格林童话》《幼儿画报》等故事,对孩子的阅读期待有推动作用。
(二) 教师陪读——引领阅读
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活动,是视觉与神经的冲突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方法都会影响阅读的质量。
好习惯成就好身体。孩子刚接触书本,老师就应该指导孩子正确的拿书方式和读书的姿势,教育孩子保护自己的视力和骨骼发展。在阅读时,孩子会情不自禁地边看边说,边看边玩,老师要提醒孩子,在读书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等整个故事看完了,再进行交流。有的孩子看书就像脚踩西瓜皮,踩到哪滑到哪,最后一篇完整的文章也没看完。这时,老师适时地鼓励孩子要耐心地看,激励孩子与困难做斗争,从而锻炼孩子的阅读意志。
好方法成就好未来。一个好的方法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一年级孩子的阅读,很多老师要求孩子指读,出声读,这本身是没错。可是,很多孩子已经有能力唇读,不指读,如果老师一味地强调,也许会适得其反。指读,出声读速度慢,影响他人。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师在指导孩子阅读时,更要尊重孩子的阅读意愿。
一年级的孩子,正处在阅读的起点,也是关键点,正确的引導尤为重要。当我们站在成长的高度呵护孩子的言语生命,关注孩子的语文素养发展,言语智慧的提升时,我们也要遵循孩子阅读的规律,真正地做到以生为本。阅读的世界很精彩,让孩子自己开启阅读的大门,自己去看吧!
作者简介:
徐丽萍,浙江省衢州市,浙江衢州市衢江区横路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