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实践观的启示

2019-08-11张燕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王阳明思想

张燕

【摘 要】 文章论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内涵及当代价值,分析了大学生知行脱节的症结所在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和外部影响。阐述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实践观的现实启示:要加强知行一体的学校教育;强化真知真行的自我认知教育;注重知行功夫的实践观教育;做好知行本体的社会教育。

【关键词】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大学生;实践观启示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内涵及意蕴

1、“知行合一”思想的内涵

程颐说:“君子以知为本,行次之”、“须是知了方得行”。[1]可见程颐认为知在行之前,且比行更重要,在做任何事時,须得知,方能行。朱熹基本上继承了程颐关于知行观的观点,但他也有所感悟,谈及了自己关于知行观的思量,他认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步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2]在批判继承程朱知行观的基础上,王阳明独树一帜的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较之于前人,王阳明并不把研究的重心放在知行的前后或倚重问题上,而是将知行关系看成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日益为社会所重视。知行合一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知行本体。“本体”有两层内涵,其一是“本然”,即事物的真实面目、本来状态;其二是指某件事背后的道理、根据或原因。“知行本体”即是良知本体,亦即是心体。知行本体的自性原本是合一的,它之所以没有合一,是因为被私欲所隔断,所以必须有“致”的功夫以复其合一之体。《大学》举“如好好色,如恶恶臭”,[3]以指真知行与人看,这个真知行即是本体的知行。王阳明认为知与行的关系应当是知行合一的状态,应当知而必行,而不是行而不知或知而不行,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二是真知真行。“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之知”。[4]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行得明觉,行得精察,便是知。知与行是同时并起的,是“即知即行”的,意念一经萌发,便立即彻底将它克倒,不使任何一念不善潜伏在心中,这便是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的宗旨所在。三是知行功夫。“功夫”指个人实现自我所需要进行的身心修养活动和实践活动。王阳明说:“合着本体的是功夫,做得功夫的方是本体。”[5]所谓知行功夫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慎独与自省的功夫。要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踏踏实实的做学问,做功夫。尤其是当自己一个人独处时,需静心,内省,不能作假,不能自欺。

另一方面是省察克治的反向功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会有一念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廓清。[6]王阳明用猫捉老鼠的形象比喻描述了应对私欲时应如何自省、内制与矫正的功夫。

2、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实现了儒家的政治道德教化路径从外烁型向内化型的转型,从而将人们达到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从通过主体之外的客观精神由外向内的灌输转换为通过发明主体内在的主观良知由内向外的体认” 它是中华灿烂文化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学是形成和塑造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实践观的重要阶段,能否形成健康良好的道德认知,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作为一种良好的道德理论,它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自身道德认知,通过知行本体、真知真行等方法帮助大学生内化其道德认知理论,辅之以知行功夫的实践功夫将其进一步深化融入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助其真正的做到内心的认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二、大学生知行脱节症结及成因剖析

1、大学生知行不一的表征

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相脱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而不行。王阳明在确定行从属于知的基础上,把知放到一个终极的位置上.那为什么现实中还有知而不行呢?那就是"知"还不够。知而不行是道德主体掌握了一定的道德认知,并且已经将其上升为自己的主观态度,但在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转化的过程中却选择不去实践,致使行跟不上知的高度,发生偏差。大学生学习道德文化知识,在接受道德文化滋养后,并没有将其根植于实践的大地。这些在大学生的实践中比较典型表现为,明知网贷的危害,但在各种诱惑的驱使下仍然以身犯险,这就是典型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而不行是主体只做到了知“知”,而不认“知”、信“知”更不去行“知”。二是行而不知。“行而不知”是道德实践主体由于自身道德认知不足或对不道德认知的不清晰,而造成的知行不一。大学生已经实施了道德的不道德的行为,但是自身却没有相应的道德认知作为理论上的支撑,“知”跟不上行的高度,导致知行不一。简言之,这就是所谓的行而不知。如一些大学生因其自身法律意识浅薄而做出违法行为而不自知等。进行正确的道德认知是进行道德认知的前提,只有正确的道德认知才能指导正确的道德实践,因道德认知的偏差而导致道德实践的失败,也会成为造成大学生知行不一的元凶。三是知行割裂。知行割裂是知行转化的过程中,由于道德主体自身的原因而造成的知难以转化为行,知与行发生割裂,造成知行不一。主体虽然对道德认知有着较高的掌握和认同,但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如:利益、情感等因素造成的道德认知难以转化为道德实践,从而造成知行割裂,知难以转化为行。

2、大学生知行脱节内因分析

(1)思想上对思想政治课的不重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主要通过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来实现,但很多大学生认为该课程的实践性不强,对未来就业也毫无用处,将其称之为是“洗脑课”,这种不正确的认知导致其行为上出现偏颇,很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再加之这门课授课主要是以理论灌输为主,课程评价主要是通过分数,这样的课堂呈现方式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中遭到“冷遇”。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不够重视,导致其道德认知不足,知跟不上行的高度,导致知行不一。

(2)道德情感匮乏,道德意志薄弱。在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转化的过程中,若连接的中间环节出现缺口,也会导致大学生知行不一。在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学生接受道德认知教育后,在将其转化为道德实践时,由于对道德情感缺乏共鸣,缺乏认同感,或是在进行道德实践过程中浅尝辄止,稍稍遇到一点困难就主动放弃,缺少了这两个必要环节,大学生想要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怕是很难做到的。

3、外部环境影响

(1)学校教育因素。一是教学方式的单一模式化。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相对较为单一,课程缺少丰富性和张力。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理论传输时,大多以说教、课堂灌输为主,无论是课堂上的道德教育还是校园文化影响下的道德教育,大多数情况都只是单方面教育,形式枯燥,方法单一,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学内容在课后得不到延续,教学的形式方法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过分重视知识传输,而忽视了实践方面的训练培养。二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模式上,学生是接受者,教师是传送者,在知识输送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思想、道德规范等被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学生的头脑中,其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教育方法上,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及时沟通。这些都是阻碍大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知识与实践培养的客观因素。

(2)社会环境因素。一是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日益成为信息与思想、大众舆论的交汇地,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渗入方式、传播渠道和模式也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有了新的动向。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则因其群体特征,知识结构、现实需求等因素成为知行脱节的“易感人群”。大学生作为新时期“中国梦”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网络社会的主力军,他们在享受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的影响,各种不同的信息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用各种交织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来变革着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二是现行主要的经济运作方式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念带来的冲击和影响。随着我国经济运作方式转变为市场经济调节为主,政府调节为辅的运作方式,不仅使我国经济领域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也冲击着人的思想。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系列新的,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蜂拥而至,使得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使其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态势。

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实践观的现实启示和应对策略

1、加强知行一体的学校教育

“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之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7]王阳明认为,在知行合一功夫中,行是至关重要的,行也是当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脚点。所以,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知行合一的培养,着重促进大学生的教育实践,开展多途径、多方式,启发学生的道德自觉性与主动性,把提升个人品质放在首位,敦促学生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开展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活动、教育实习等增强大学生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道德责任感,从而促进大学生知与行的无缝衔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2、强化真知真行的自我认知教育

王阳明在“心即理”思想的基础上倡导道德教育要做到“知行合一”,其目的在于强化道德教育的力量。王阳明认为道德教育只有内化于心方能起作用。大学生要强化自身真知真行的自我认知教育,在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要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注重从内心的“良知”出发,将道德知识内化于心,在心理上认同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自身与教育环境的双重交互影响下,明觉良知,熟稔于心,以达到规范完善自我道德品质的目的。

3、注重知行功夫的实践观教育

王阳明主张凡事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言语上,这其中一定要有生命的体验和感受,每个人都要把知识经过生命齿轮的碾压与整合,将其体现出来。这个生命的整合与统一的过程便是知行功夫的磨练过程。应加强对大学生知行功夫的实践教育,积极鼓励大学生慎思之,笃行之,引导大学生勤于思索,善于思考。在教育过程中,多注重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为道德实践创造肥沃的理论土壤環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大学生的实践进行合理有效的指导,鼓励大学生善于尝试、勇于尝试,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的求索真知,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做好知行本体的社会教育

王阳明认为:“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8]“事上磨练”,亦即“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9]通过“声、色、货、利”这些日常事务去体验“良 知”。[10]在道德践履活动中不断磨练自己的内心,反对离开行只知或只知却不行的“大空”学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大学生的知行合一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掌握丰富的道德理论知识后坚持在事上磨练,发挥主体作用,重视自我价值的挖掘,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历练,通过实践体会理论与实际的差异,通过实践来开拓和培养自己的思维逻辑以及社交沟通能力。

【注 释】

[1] 程颢,程颐.二程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1.143.

[2] 朱熹.四书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21.

[3] 礼记·大学.

[4][5] 萧无陂·传习录校释[M].岳麓书社,2012.6.

[6][7] 《传习录》.

[8][9][10] (明)王守仁著.王阳明全集(1).陈恕 编校[M].北京:中国书店,2014.81.38.109.

【参考文献】

[1] 潘起造.论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主导力的提升——以阳明心学道德内化说为研究视角[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4).

[2] 谭梦妮.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3] 崔雪茹.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道德教育意义[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31(02)40-48.

[4] 王剑.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重释[J].中华文化论坛,2016(08)77-83.

[5] 李成凯. 王阳明知行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6] 陈立胜.何种“合一”?如何“合一”?——王阳明知行合一说新论[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03)2-9.

[7] 楚亚萍. 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A]. 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2.4.

[8] 曾勇屏,刘应君.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3)16-18.

[9] 朱良钰. 道德视域中的王阳明知行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10] 马关泉.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及现代意义[J].武警学院学报,2007(11)56-58.

【作者简介】

张 燕,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王阳明思想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良知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