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微
2019-08-11姚国勇
摘 要:高效课堂是目前推进新课堂改革的重要方法和举措,那怎样判断一节课是否是高效课堂?我认为有三点:一是教师课上得精彩,二是学生学起来轻松,三是学生运用起来容易。这三者显然最重要的是教师课要上得高效,而要想课堂高效就必须解决以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数学思想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明确提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从中可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一、 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师教得累。第二,学生学得苦。第三,运用起来难。究其原因是教师课堂教学手段、方法单一、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都知道“填鸭式”不对,但如何让“鸭”主动“求食”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往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很多“鱼”,弄得教师疲惫学生更累,教学效果还不理想。现在强调重在教会学生“渔”,也就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但在这一块教师做得很不够。
二、 实现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主要对策
从上述内容,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看到了初中数学教学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就一定要坚持改进教学对策,从而创建高效课堂。
(一) 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课堂教学首先要面对全体学生,所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应用就显得尤为关键。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各种概念、运算、公式、定理等,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所有数学题目都是由基础知识构成,万变不离其宗,但大部分学生由于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在解题时方法模糊,经常出错。大部分教师只是通过简单、多次、重复地练习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而不是通过揭示概念、公式、定理的内涵让学生易于掌握、理解、应用。例如:在学习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时学生易出错,但只要教师把开方与乘方的关系、方根的定义揭示清楚,学生就掌握清楚,甚至可以延伸n次方根,对学生高中的学习也有好处,这样枯燥的定义就变得有趣。
(二) 注重数学数学方法的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数学数学方法,并引导学生领会与运用,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较高层次的新知,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逐步提高,为高中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1.
转化思想。所谓“转化思想”通常是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常常在不同的数学问题之间互相转化。可以说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转化思想几乎无处不在。数学知识不是凭空出现的,大部分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使用转化思想。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二次方程时,讲透如何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问题就得到解决,特别是到初三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列、三元一次方程组,好多学生不懂求解就是转化思想。再如,初二四边形这一章,要解决四边形问题常常转化为三角形问题。
2.
数形结合。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指通过数据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变得具体,从而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让人通过图形结合直观地发现其中的奥秘,从而解决问题。“数形结合”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主要解题手段,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地解决问题,节约时间,还能够让他们更加直观深刻地看到图形与数据之间的关联,实现知识的迁移。
3.
类比思想。所谓“类比”,是指两种事物之间相互类似的性质与特点。类比思想涉及了知识的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类比法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常用手法。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可与一元一次方程进行类比,记得我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公开课时,讲一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题就先让学生做一道与之类似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结果这节课学生掌握得很好,也获得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再如,学习分式运算时可与分数的运算进行类比,学生就易于掌握,这样机械的数学运算就变得生动。
4.
分类讨论。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进行分类。分类讨论在中考大题中属于必考的,但学生往往对分类讨论的题目感到头疼,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平常分类讨论思想渗透不够。例如,初一中数a的讨论、去绝对值的讨论,再到初二中的等腰三角形的讨论、直角三角形的讨论,以及初三的三角形相似的讨论,这样层层深入、层层渗透,学生对分类讨论就有较系统的认识。再如,动态问题中的分类讨论,学生往往讨论不到位,究其原因就是把握不了动态问题中的分类讨论的要点:找分界点。
5.
动态思想。动态问题,学生往往觉得很神奇、无从下手,实质还是平常教师渗透不够。例如,初一学习点、线、面、体时完全可以渗透:动点成线(线段或弧)、动线成面(平行四邊形或扇形)、动面成体(圆柱与圆锥的形成原理)。还有学习图形的变换时,要讲清动态的实质,比如今年中考选择的最后一道,好多学生不知怎么做,就是旋转的性质没掌握好。
6.
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将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能够通过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找到数学知识的重点,发现数学的奥秘,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增强他们的团结凝聚力。例如,在讲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学生往往不知判定是怎么来的。这时采用小组合作要求学生按条件画三角形,看大家所画出来的三角形是否都能完全重合,学生就易于接受。特别是“SSA”的错误判定通过画图很容易得出。
总而言之,要上好一节课,既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应用,还要揭示数学的内涵与思想方法。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让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让深奥的数学变得浅显,让机械的数学变得生动,让怕数学的学生变得自信,让学生喜欢上你的数学课。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刘卫青.PGP课堂教学平台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2]张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3]鲁茂忠.触摸简约追求高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
[4]陈茂军.如何让高效课堂拔地而起——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设计[J].科技信息,2013,.
作者简介:
姚国勇,福建省福清市,福建省福清元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