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基本乐理》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9-08-11王文臻

神州·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探索高职院校

王文臻

摘要:音乐,是能够触动人类灵魂的艺术。然而走进音乐,首先要理解的就是基本乐理知识。但乐理知识却显得枯燥而乏味。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开展饶有趣味的《基本乐理》的教学,如何吸引学生乐于学习《基本乐理》知识,是高职院校《基本乐理》教师十分紧张且需认真探索的问题。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简要探索,希望能够彼此助益,共同进步。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本乐理;新教学模式;探索

于洲在《<基本乐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研究》一文中说:《基本乐理》是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是音乐专业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基本乐理》掌握程度如何,对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和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基础差别较大,专业知识参差不齐,如何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加强《基本乐理》课程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学好这门基础课程,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这是高职院校《基本乐理》教师面临的新问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那么,高职院校的《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就一定要服从并服务于这一培养目标,实施具有高职院校特点的课程教学。笔者十分赞同此观点,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基本乐理》能够高效率推进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行简要地探索。

首先,《基本乐理》是一门关于音乐的理论基础知识课程,因涉及到大量的理论方面的知识点,内容相对而言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们往往对其避而远之,甚至对此门课程具有强烈的厌倦和排斥等倾向。这对于学生学好音乐,乐器演奏、和声,等等,都极为不利,更不用说全面发展了。总结学生对于《基本乐理》的厌烦、排斥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授课方式及授课内容过于单调所致。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充当着主导者的角色,对于乐理知识,常以填鸭式进行知识原理的讲授,没能以灵活的方式对乐理知识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从而造成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疏离和反感。另一方面,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正当年少,处于喜欢新鲜事物的时期,对与自己有关联的事物总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但是对基本乐理知识的排斥,也正体现出学生没有从乐理知识中切实地领悟到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深切关联的缘故。基于此,在《基本乐理》的新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力图避免这两方面的情况发生,为此,教师自身就要认真钻研基本乐理知识,并能够从生活中和学习中找到恰当地切入点,并能够进行生动地讲解,促使学生能够在乐理知识的学习中能够重新认识音乐,重新理解音乐的表达与学习,从而引导学生能够饶有兴致地聆听教师关于《基本乐理》的讲解,从而达到乐理知识学习与掌握的目标。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加入名人趣闻,以及名人轶事,使学生能够在一种轻松而有乐趣的氛围中开展乐理知识的学习。总而言之,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基本乐理知识,并且能够端正态度认真学习乐理知识,教师就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音乐素养即乐理知识素养,能够使呆板地知识情感化、趣闻化、生动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留心积累乐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从而做到趣味课堂。

其次,随着时代的进展,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方法正席卷着祖国各大高校。高职院校也不例外,且更应当借鉴。在高职院校中,学生们的知识素养良莠不齐,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天差地别,学生们尤其厌倦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基于学生的心理诉求,在高职院校《基本乐理》的课堂上,教师更要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且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就是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翻转,即将教师的主导地位变成引导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地位转变为主动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这一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状态、学生的心理诉求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适合学生进行研讨学习,推动学习主动学习的方案,并且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潜力的方式进行教学。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后,也将情不自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学习中来,从而大大改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某一理论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出某个问题,使学生们在讨论中进行探索,并结合实践寻找答案,促使学生们能够在研讨中进行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将微课、慕课等方式引入课堂,丰富教学手段,同时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和理解《基本乐理》,从而在音乐这门艺术的学习中,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同时帮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成长,乃至取得一定的音乐造诣。

总而言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改革,要以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开展教学改革活动。尤其是对于倍显枯燥地理论基础课程,教师更要通过多种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辅助现代手段,促使学生们能够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从而改善固有的教师单方面讲,学生单方面听的模式,变成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教师帮助、启发学生思考并领悟基本乐理知识的模式。此外,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应当不断与时俱进,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社会输送优秀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龙升照,王丽,焦辛雨,王春慧,袁进.人的视觉注意力分配定量测试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分析[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

[2]刘兆吉.在识字教学中关于同音归类与形近字归类的生理机制和心理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 (01).

[3]施咏.乐理究竟教什么——由蒲亨建《对〈乐理〉中若干问题的异议》所引发[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 (01).

[4]马小镭.高师音乐教育中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合并教学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5]关心.高师视唱练耳课程中的钢琴伴奏渗透教学研究[D].東北师范大学,2007.

课题名称:高职院校《基本乐理》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课题编号:KYZKT18014

猜你喜欢

探索高职院校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