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先秦诸子的无为观

2019-08-11谢彤

神州·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先秦无为道家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皆对乱世治国之法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其中仁、义、礼、孝者有之,兵、法者有之,无为说在其中地位不高,然而百家思想皆有所涉及,且无论是从国家社会,还是家庭个人,都是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之一。

关键词:先秦;儒家;道家;无为

在先秦诸子争鸣的理论中,无为像是一股清流,它主张不偏不倚、折中调和,以退为进,反而更得人心。在后世的理解中,论无为当属道家一派最为出名,但其实,先秦诸子几乎都对无为有自己的一番理解主张,由于学派之盛,思想主张之多,本文只以儒、道两家为例,分析对先秦诸子对“无为”看法的异同。今人大多对汉武帝以后历代专制君主所推崇的儒学较为熟悉,然而经过董仲舒改造后迎合统治阶级需求的“儒家思想”早已失去了它的原汁原味,更别提形式僵化的程朱理学了。为了纠正人们的错误认知,回归先秦儒学,下文首先以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和儒家的另外两个早期代表孟子、荀子为儒家分析对象。

孔子对“无为”的理解更多地与仁、礼相结合,正如他在《论语》中提到的舜“恭已”“正(身)”,其所认为的“无为而治”便表现为礼法上的严于律己和仁政中的为政以德。在与季康子会商管理公众的方式时孔子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则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论语·为政》篇中他又说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皆是表态以仁、以礼服人,则能感化之使之成事而己无为。但孔子与老子无为观的最大一点不同也恰恰在这里,孔子宣扬德政,老子却反对一切“政”,包括“德政”。还有一点不同的是,在无为应用的对象上,老子是要求统治阶级“无为”而民“有为”,这是有一个对应关系的,而孔子则更多地把目光放在统治者身上,要求统治者正身修德,以感化民众,不令而行,以达到无为而治。

孟子与荀子同为儒家代表,他们在无为观上,对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有所传承,又有所创新。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同孔子一样,也是把无为之举放在个人身上,不同的是,他不拘格于统治者之行政,讲的是个人的行事标准,强调的道德法则更偏向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比孔子和荀子,其观点要与老子的更为接近一些。荀子以为君王得人“则身有何劳而为,垂衣裳而天下定。”荀子与孔子相同之处在于寄希望于统治者,不同的是方式,孔子体现的是君民关系,而荀子体现的则更多的是君臣关系,认为君王任人得当可无为而治。

儒家多讲“无为而治”,道家则更偏向“自然无为”,虽不比儒家的积极上进,却也不简单消极。道家的经典读物《道德经》便有提到,“无为”指基于天道的自然本性,顺任万物的天性无心而为,其实不等同于碌碌无为,而是要在遵守事物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因应善为。下文以老庄为道家分析对象。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民多伎巧,而奇物滋起;法令滋彰,而盗贼有多。”统治者的“有为”在老子看来恰恰是破坏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根源,因此他提出与之相对的“无为”,惟愿从烦乱纷争的无序社会中超脱出来,回归自然本真的状态,以达到社会矛盾消融、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同社会”。在《道德经》中,老子对侯王提出思想认识领域的“不凌驾于民众之上”的要求,又言之曰:“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无为”不是不为,它是针对侯王在为政过程中的造成生灵涂炭劳民伤财的诸多妄为的“不妄为”,或者说是“有所不为”。

庄子继承的是老子关于“天人合一”“自然无为”的部分,并把它发扬光大。他目睹了春秋战国时代战事缭乱、国破人亡,皆是由于统治阶级的繁扰政策所致,即过度的“人为”,因此以为凡事若能顺其自然,不强行妄为,社会自然就会趋于稳固平定。庄子倡导“无为”,反对一切的“有为”。国家政事如此,百姓的教化也一样。在他看来,凡事都要能适其性,不要适得其反,“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庄子相信人赋性纯洁朴素,不必教化,如果把仁义道德强加于人身上就像把凫腿拉长、把鹤腿截短,遏制了人的赋性,成为痛苦的根源。把自然自发的东西变成人为的东西,“以人灭天”,结果只能是痛苦和不幸。

庄子神驰古朴、自然的社会,追求浑然、自由的人生,因而他在老子“小国寡民”的基礎上提出了他的理想国——“至德之世”。可是,真正的原始时代并非庄子所想象的那样充满着和谐和温馨,以是这类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至德之世”是人类落后蒙昧的原始状态,却恰恰反映了当时那些像庄子一样渴望冲破现实枷锁束缚、寻求新生活的“士”的愿望。

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虽不能以之代表诸子百家,却也反映了当时士民的思想的共性。事实证明,从古至今,“无为”之地位是长盛不衰的,无论是对于整个国家社会,还是对于家庭个人。每每改朝换代,大动干戈之后总要休养生息,人之追名逐利乃常情,但屡经挫折之后也需修身养德平静内心。其两者对“无为”的思想认识,为后人之“无为”提供了莫大的参考借鉴。“无为”并非无所作为,究竟是“无为为”、“无中生有为”还是“无有为”,迄待世人继续探讨,此文谨以儒道两家之无为观为例与众人共论无为。

参考文献:

[1]韩非.韩非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许富宏.慎子集校集注:新编诸子集成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唐]杨倞校 耿芸标注.荀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4]蔡世骥.论孔子的“无为”思想[J].齐鲁学刊,1985 (1).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7]张海宴.荀子的无为[J].石油政工研究,2004 (6).

[8]楼嘉舟.老子哲学[M].重庆:重庆大学,2011.

[9]老子著,饶尚宽译.中华经典藏书 老子(升级版)[M].北京:中华书局,2016.

[10]玄易道人.《老子》中的“无为”[OL].博客,2013-07-17.

[11]郭象,成玄英.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2]邱淅闻.浅析庄子的“无为”思想[A].江苏:苏州职业大学,2006.

作者简介:谢彤(1999.07-)女,广东省揭阳人,广州市番禺区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先秦无为道家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先秦“五正色”的数据参数分析
漫画道家思想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爱有别还是爱无别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诗言志”的审美阐释
《庄子说》(十九)
类型学视野下先秦个体量词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