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碘升华实验改进建议
2019-08-10廖浩铭
廖浩铭
摘 要:在教学中,观察碘的升华现象是建构升华概念的常用实验。然而,由于学生的思维惯性和原有实验设计的不严谨,容易得到“碘先熔化后汽化”的结论,不利于升华概念的建构。笔者通过实验改进,利用讨论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更为有效地协助学生建构升华概念。
关键词:碘升华实验;实验改进;水浴加热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9)6-0047-2
升华和凝华既是前面汽化、液化、熔化和凝固的延续,同时也为后面水循环作铺垫。在教学中,老师一般通过利用酒精灯对装有碘的烧瓶加热(书本彩图如图1),让學生发现碘能直接从固态转变成气态,从而建构升华概念。然而,该实验中的固态碘真的不会熔化吗?实践发现,不少学生在实验后认为“碘会先熔化,再汽化”,甚至也有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碘熔化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应该如何促进学生顺利建构升华概念?
1 成因分析
经过对学生调查,结合备课组老师们的集体智慧,我们分析原因可能如下。
1.1 利用该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碘确实会先熔化后汽化
翻查资料发现,碘的熔点约为113 ℃、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520 ℃。如果直接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由于温度超过碘的熔点,碘将熔化,熔化后液态的碘会迅速汽化。尽管有些老师在实验中利用了石棉网,但也难以有效阻止这个现象的产生。对于初中生来说,碘的升华现象并不常见,所以他们对碘升华的认知来源于“观察碘的升华现象”实验,该实验设计得不合理,会阻碍学生建构升华概念。
1.2 思维惯性在作怪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熔化、汽化的相关知识,学生脑海中难免先入为主地认为碘可能先熔化后汽化;有的学生虽然看不到碘熔化的现象,却依然会固执地认为实验中碘并不是不会熔化,而是熔化得很快,导致我们没发现而已。
2 改进思路
2.1 改变热源,降低反应温度
由上文分析可知,既然热源温度将导致固态碘的熔化,我们可从热源着手,从根本上消除碘熔化的可能性。于是,笔者尝试利用开水代替酒精灯作为热源进行实验(图2)。由于开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因此在实验过程中碘不会熔化,学生明确地观察到碘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升华现象,使实验设计更科学、更严谨。
2.2 提示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搭建感知与思维的桥梁
《教育心理学》指出,“心理过程的发展一般经历了:感知—表象—记忆—想象—思维,这样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的过程”[1]。因此,在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知后,老师需要协助他们搭建感知到思维的桥梁。此时学生可尝试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多媒体中的提示展开讨论(图3)。提示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降低学生理论分析的难度,促进升华概念的建构。
3 反思
与书本实验相比,该改进实验有以下好处。
3.1 优化实验设计,推动概念建构
《大教学论》指出,“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所以智慧的开端当然不仅仅在于学习事物的名目,而在于真正知觉事物的本身!要到事物被感官器官体会到了的时候,文字才能实现它的功用,给他进一步解释。”[2]通过上述实验改进能从根本上杜绝碘熔化现象的出现,使学生获取更科学、更严谨的感性认知,为升华概念的建构打下基础。
3.2 降低实验速度,便于观察
改进后,由于作为热源的开水温度比酒精灯外焰温度低,所以碘升华的过程将比原有实验缓慢,便于学生更清晰地观察碘升华现象。
3.3 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帕夫雷什中学》指出,“竞赛是发展创造才能的一种要素。竞赛使学生把能否达到目标变成与个人相关的事情,使集体里充满丰富的智力生活”[3]。在上文中,小组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能大大降低理论分析的难度,促进学生实现感知与思维之间的自然过渡;而老师恰当的提示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前行的“脚手架”,能进一步促进概念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冯忠良,伍新春,姚海林,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89.
[2][捷]夸美纽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41.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等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33.
(栏目编辑 王柏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