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诊疗分析

2019-08-09刘洁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5期
关键词:治疗诊断

刘洁

【摘 要】目的:探究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4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予以针对性个体化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有效控制感染,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5-0-02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是指支气管壁组织结构损伤、破坏、正常弹性丧失,在周围组织炎症、纤维组织收缩及胸腔负压牵拉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形、扭曲、直至不可逆扩张[1]。现抽选我院收治的4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4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均有支气管肺炎病史。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7~78岁,平均(58.4±2.2)岁。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以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临床表现

2.1 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三大症状,早期较轻,随病情进展加剧,咳出大量脓痰,每日可达100~400ml,典型痰液静置后可分为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黏液,下层为脓性物和坏死组织。伴厌氧菌感染者,痰液有恶臭,此型称为湿性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痰液引流不畅者,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2.2 体征 早期可无异常体征,病变反复感染后胸廓扩张度减少,叩诊呈浊音,病变部位或肺底闻及位置固定、持续存在的湿哕音,咳嗽或咳痰后可暂时减少或消失。部分患者有杵状指(趾)及贫血。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3.1 诊断 根据患者有肺炎病史,有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等主要症状,肺部有固定持续不变的湿哕音、杵状指(趾),胸部平片有肺纹理粗乱、蜂窝样改变;CT有柱状扩张、管壁增厚或念珠状改变,临床上可明确诊断[2]。

3.2 鉴别诊断

3.2.1 慢性支气管炎:以长期咳嗽、咳痰为主,痰量较少,咯血少见,肺部干、湿哕音不固定。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纹理增多或伴有肺气肿征象。

3.2.2 慢性肺脓肿:全身症状较重,X线有大片浸润影,空洞伴液平形成。合并支气管扩张时不易鉴别,应行CT检查。

3.2.3 肺结核:有结核中毒症状,X线检查可发现浸润性阴影,多位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

4 治疗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予以针对性个体化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4.1 治疗原则 去除病原,促进痰液排出,控制感染,必要时手术切除。

4.2 治疗措施

4.2.1 促进痰液引流,保持支气管畅通 (1)体位引流:原则上使患肺位置抬高,引流支气管开口朝下,以利于痰液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而排出,一日2~3次,每次15~30分钟。痰液黏稠者可采用祛痰剂,或引流前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使痰液变稀薄,更利于体位引流。(2)使用祛痰剂和支气管扩张剂:采用沐舒坦、必嗽平、化痰片等,必要时用α-糜蛋白酶5~10mg进行雾化吸入。部分病例气道敏感性高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影响痰液排出,可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0.1g,一日3次;或喘定,0.2g,一日3次;或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进行雾化吸入[3]。

4.2.2 控制继发感染 出现继发感染者,根据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针对性抗生素治疗。要兼顧革兰阳性与阴性细菌,但以抗阴性杆菌为主。

4.2.3 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发生严重感染、咯血,特别是发生危及生命的大咯血患者;病变范围较局限,不超过两个肺叶,或虽为两侧病变,但主要在某一肺叶的患者,均予以手术治疗。

5 观察指标与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6 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病因是支气管一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两者相互影响,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及发展。支气管扩张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种,若支气管扩张与鼻窦炎、内腔转位并存时称为Karta-gener综合征[4]。大多数支气管扩张继发于支气管炎症、支气管阻塞、肺部炎症及肺间质纤维化等。感染等因素使支气管壁薄弱、弹性降低,同时有管腔内阻塞,是形成支气管扩张的基本因素。扩张的支气管有柱状、囊状及混合型(囊柱状),以柱状居多。发生支气管扩张症要予以积极治疗。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11例,有效8例,治疗显效率为55%,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显效6例,有效7例,治疗显效率为30%,治疗总有效率为6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有效控制感染,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郑林洁.支气管扩张症西医治疗的研究概况[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5).

李达仕,马为.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治现状与展望[J].新医学,2017,(8):519-523.

郭锋,郑志刚,田峰.支气管扩张70例临床诊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4,(14).

高秀华,任建平,史永红.支气管扩张症诊治的相关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18,31(6).

猜你喜欢

治疗诊断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