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诗与歌词的关系
2019-08-09张诗雨
张诗雨
【摘 要】在市场化、网络化的时代特质下,新诗的发展一直处于一种受压制的状态,而与新诗形式相似的歌词却十分“适应”新的时代环境,作为一种另类的文字形式与新诗发生了某些碰撞。方文山既是优秀的作词人又是一位诗人,本文以方文山的诗集《如诗一般》为例进一步探讨新诗与歌词的关系。
【关键词】新诗;歌词;《如诗一般》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0-0237-01
一、内倾性与外倾性
新诗是内倾性的,指向诗人的内心;歌词是外倾的,指向广泛的受众。新诗在创作过程中过多表现的是诗人的内心,是诗人在当下或者之前较久的时间段内的生活经历或体会感受经过沉淀落实于笔端而形成的。由于新诗更多是表现诗人自我内心的感受,所以只有诗人自己能够知道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怎么样的,而读者也就是受众在接受的过程中是“隔”的,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准确把握作者意图,只能通过不同读者的不同阐释去部分理解诗人的意图,抑或是将自己的情感经历加之于新诗中,给予新诗新的丰富的阐释空间。歌词在创作过程中是外倾的,因为受众之广,歌词作为当下有充分市场,并伴随着音乐而出现的衍生品,在创作过程中必然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呈现出一种外倾性。由于外倾性这一属性的趋势,歌词走向了通俗化和大众化的路线。
方文山的诗集《如诗一般》中有一首诗,诗的名字是《虚构的秘密》。内容写道:
俯视针叶林 就必须 相当接近丘陵地
湖面 掠夺而去的鱼鹰 带走一部分的日记
这过程谁受了委屈 我停下了 我的画笔
带着普罗旺斯阳光的少女 在画框里 很具体
一点也不抽象的野溪 此刻显得很翠绿
法国南部的雏菊 继续 被象征下去
……
这首诗通过诗人在画一幅画,突然他在画框里看到了“带着普罗旺斯阳光的少女”,被她的美丽以及法国的风光所吸引,从而心驰神往,甚至爱上了虚构中的少女,在画之外也要去感受她的美丽。这是诗人情感的外显,而读者很难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诗人想表达的情愫,也并没有真的去作画,也就更没办法去感受诗人当时的经历如何。
而方文山在作词时就避免了类似的隐晦。周杰伦的好多歌曲都是方文山作词,也都是体现着歌词的外倾性特征。如“我会发着呆,然后忘记你,接着紧紧闭上眼,想着那一天会有人代替,让我不再想念你。”(《轨迹》)“你是我唯一想要的了解。”(《七里香》)“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烟花易冷》)这些方文山的作词与他的诗相比有较为明显的符合大众趣味的趋势,呈现出外倾性的特征。
二、随意性与规范性
新诗是随意性的,歌词是规范性的。正是由于新诗是内倾性的,而思绪是天马行空不受控制的,这就会导致新诗的随意性。有很大一部分新诗都是诗人“感应兴会,有感而发”,所以难以找到合适的规律,有极大的主观性。歌词则有相对的规范性。音乐大多数都是先有曲再进行词的创作的。因此歌词在创作时就已经受到曲子的束缚,要创作出“情绪”与曲子合适的歌词是很难的,有的时候一个曲子要创作出几套歌词备选。有时作词人在长期经验基础上自觉创作出既符合市场规范又能迎合大众需求的作品,如在形式上进入副歌要用哪一段词,如何进行重复和连贯,在内容上如何表现大众的情感趋向等等。
方文山的诗《所谓的清秀》是很短的一首诗,大概就是诗人想到小时候被夸清秀的样子,这一念之间,就形成了一首诗,不刻意却很生动,体现出一种随意落笔的轻快。
一句哎哟 跌入口語的角落
在我最最为接近的小时候
有某种不被夸大污染 的难过
很清秀
而方文山的歌词则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如《明明就》的歌词从内容上看是对爱情的不舍与眷恋,主要的区别表现在形式上,结构更为整饬,副歌部分为了配合曲子,较为简短和明晰。歌词是要选择性重复的,反复出现“明明就”,以此来配合歌曲的时长以及演唱规律。
三、独立性与寄生性
新诗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具有一种独立性,而歌词需要依附乐曲来实现自身价值加之歌词需要为歌词规范形式所束缚这一性质就决定了其具有寄生的属性,这与未被经过阅读的文本实际上称不上作品是等同的。由于诗是内倾性的,也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表达,是丰富情感的外化,又加之诗是随意的,是不受约束的,这就决定了诗是具有独特性的特别的独立个体。再者,新诗只要创作出来就是具有独立性的,而不需要像歌词一样依附于乐曲进行进一步的审阅。
歌词既要受到乐曲的限制,又要在作词规范里面游走,也就必然导致了歌词的寄生性。歌词在脱离了乐曲的限制和内在的规范之后很容易走入困境,陷入尴尬的境地。近年来音乐的发展带来的歌词的繁荣实际上为新诗提供了合理的建议和尝试。新诗可以利用各种自媒体类似于微博等渠道传播,比如诗歌岛就通过一些新生诗人投稿的方式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推送,还可以创办一些鼓励新诗创作的比赛,完善新诗的评奖机制,并通过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新诗可以在像歌词靠拢方面做一些有益尝试,从而使新诗走上更好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方文山.如诗一般[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
[2]现代诗歌:论中国新诗与歌词的三次交融[D].重庆.西南大学,2010.
[3]于春莉.方文山歌词如何继承传统走向现代[N].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4]张维.浅析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J].商业文化,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