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消费社会捕获的“锦鲤”符号
2019-08-09郑楠
郑楠
【摘 要】鲍德里亚早期的消费社会理论认为,消费的实质就是在消费一个个象征性的符号,并通过符号的力量,实现对主体的区分和对社会的控制。“锦鲤”成为我们无法抗拒的符号,它承载着消费社会的意图,本文试图用消费社会理论对“锦鲤”符号进行分析,从而审慎地看待现阶段的消费热点现象。
【关键词】消费社会理论;“锦鲤”符号;媒体营销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0-0234-01
2018年出现了一浪又一浪的“转发锦鲤”抽奖热潮和高涨的消费热情。除了网民积极转发之外,各大网络媒体平台和商家企业,也纷纷效仿支付宝成功的社交营销模式,“高校锦鲤”“成都锦鲤”……层出不穷,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社交平台,成了“锦鲤”刷屏的重灾区,而转发“锦鲤”者,也不自觉地成为被消费社会所捕捉的网中之鱼。
一、现实性维度:泛滥的“锦鲤”现象
“锦鲤”成了一种我们无法抗拒的符号,承载了消费社会中人们无从安放的欲望载体。“转发锦鲤”现象和从古至今的祈福求吉活动相似,在新媒体语境之下,被消费裹挟的“锦鲤”极大地激发和顺应了群体欲求。
“传媒中的事件是打上了权力话语的烙印的。媒体让我们看到和想到的只是它们要我们看到和想到的东西。”[1]以微博为核心传播力量,微信为主力传播渠道。在大众传媒的作用下,“锦鲤”的命中,区分了幸运儿和平凡子的身份地位,而主体在渴望成为天选之子的过程中,就不断地以消费自己为手段,而自愿地充当了被操控的权力话语的祭品。消费在媒体的感召下,不再是自主地去选择自身真正的需求之物,而是本着新颖和奇特的欲求,不自觉地认同大众传媒潜在话语中所暗示的生活方式,通过消费它们所宣传的物品,来证明自己获得了某种阶层的位置和令人羡慕的地位。
二、内在性维度:从真实游向拟像符号的“锦鲤鱼”
“锦鲤”成了2018年最为火爆的动物,人们通过转发、膜拜仪式,以期待自己也带有锦鲤属性。
(一)“锦鲤”——符号物的礼拜仪式
所谓对物的形式礼拜,就是指人对物的崇拜和迷恋。从新石器时期的“鱼纹彩陶盆”,再到“晚商鱼佩”、唐代“鱼符”配饰,直至今日的转发“锦鲤”……而消费社会所转发的“锦鲤”,不同于中国的鱼纹装饰、日本悬挂“锦鲤旗”的民俗传统,它成为与消费商品所捆绑的象征符号。
出现在新媒体平台上的“锦鲤”生成了具有仿真性、幻想性的虚拟实在,它指代一系列由资本支撑的消费活动,再把抽象的概念、事物甚至未来图景进行集中,创造出非真非伪的劝导性陈述,实现了拟就商品“神话”和“神圣化”的操控。
(二)“锦鲤”——群体性的欲望合集
消费“锦鲤”符号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社会学系统,“锦鲤”的设置多与爆款名牌,甚至是现金等鲜明的利益关联,通过抽奖的营销刺激欲望,构建人设。
再加上转发成本低廉,组织者迎合大众跟风心理,实现自我推销,而大批量参与的人群,则更关心自身的利益,关注我能得到什么,即使会与锦鲤绝缘,也要以“万一”的心态参与转发。
转发抽奖,触发了“不劳而获”的赤裸欲望。低中奖率、高收益的抽奖活动会比普通促销券,更能激发人们的参与欲望。[2]“中国锦鲤”是一份需要在三百万人中脱颖而出的高收益欲望集合,消费“锦鲤”,越来越成为人们渴望超越本质所赋予的东西,而去接近理想的一种病症,它由欲望所驱动,我们被动地成为消费社会的追随者。
三、批判性维度:“锦鲤”空洞的能指符号
(一)消费主体性的消逝
“橱窗、广告、生产的商号和商标在这里起着主要作用……它们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3]“锦鲤”作为一种出色的消费符号,它可以涵盖的“符号物”更为宽泛,从衣食住行到精神消费,在这种符号链驱使之下,人被强制成了它的奴隶,追逐着“锦鲤”背后的价值标签,使真正的幸福感淡出人的生活视域,生活的空洞和虚无也将随之而来。
(二)新型消费模式的诞生
“锦鲤”是一场迎合大众趣味的成功营销。社群化的网络时代中,信息传播和营销的边界不断被消解。第一,很多纯粹的信息,在其传播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异,被营销力量所利用;第二,用户对媒体营销并非全然排斥,而更多是取决于其形式是否足够“讨巧”。
然而,越是成功的网络营销,越不可复制。以“锦鲤”转发为例,一旦到达一定的热度,受众的关注度就开始衰减,并逐渐产生“疲劳”感,想要持续火热很难;另一方面,它可能被其他力量加以利用,“锦鲤骗局”则加速了“锦鲤”死亡。
四、小结
在数字化的今天,人们通过消费,才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感,它更多地依赖于冰冷的数字符号和物品标识。“锦鲤”是消费社会中的“集体迷信”,并被媒介叠加和放大了。在不经意转发的过程中,它捆绑了消费导向,变成商品物的免费鼓吹者,一步步实现了对主体进行操控,建构起了“转发了这条锦鲤,你就……”的话语场域,为“消费社会”的合法性立言。因此,在面对层出不穷的“锦鲤热潮”时,我们更应保持一份理性与冷静。
参考文献:
[1] (法)让·波德里亚 著.刘成富 全志钢 译,消费社会[M],江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4:132.
[2] 高充彦,郝辽钢,贾建民.抽奖促销与赠券促销有效性比较研究:一个促销价值模型[J].管理评论,2009(12),80-85.
[3] (法)让·波德里亚 著.刘成富 全志钢 译,消费社会[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