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学作品的细读浅析作品解读的多元化

2019-08-09向春丽

戏剧之家 2019年20期
关键词:误读文学作品多元化

向春丽

【摘 要】文学作品的解读可以从四个解读视角去分析,文本细读正是从作品解读视角来加以阐释的。体会文章的深层内涵,细读离不开语境,所以应加强对文本实际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误读现象是难免的,作为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因此也要提倡作品解读的个性化。不管哪种解读方式,都必须遵循一个重要原则:尊重和把握文本。

【关键词】文学作品;细读;误读;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0-0210-02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文学作品的解读的讨论也成为老师和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本文以探讨文学作品细读与误读为出发点,多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了阅读文学作品对提高大学生阅读质量、培养自学能力、陶冶情操产生的深远意义。

一、文学作品细读的内涵及方法

(一)文学作品细读的内涵

最早提出关于文本细读法这一术语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学派创造的一种新潮的文学批评方法,其重点是对作品的语言和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细读法最大的特点便是细读作品,同时文体细读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作家和学者的关注。

最近,有幸拜读了余虹老师的《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书中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文学作品解读理论视角,分别从作家、作品、世界、读者四种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形成了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解读理论。而文学作品的细读正是从作品的解读视角来加以讨论的。

(二)文学作品细读的方法

1.沉入词语是细读文本的切入点

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语文基础知识和感受能力有限,很难找到走入文本的路径,有时会游离于文本,影响他们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笔者认为,文本细读的切入点在词语。为什么这里是词语,而不是句子或语段呢?所谓:“语不离句,句不离篇”,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文本中的词语意义决定于它的语境,而走进文本的最佳捷径是精读词语、沉入词语。正是由于词句的语境意义与其本义的差异和错位,才产生了文学语言的反常化和陌生化,从而使文学作品具有了文学性,因此要结合词语语境来分析词语的意义。而这里的语境可以归纳为上下文语境、情境语境和民族文化语境。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为了理解“蹒跚”的背影,请一个学生读,另一个学生表演,结果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这就是忽视了特定的情境语境,而弄巧成拙。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传统对词语语境的理解也不相同。例如美国人读了《愚公移山》,不理解一个愚笨的老头为什么他的子子孙孙都会听他的话?更不理解《愚公移山》文章背后隐藏的智慧在哪儿?

2.发掘细节,找出更多的美点和亮点

例如,品读茹志鹃的《百合花》以后给人一种清新俊逸的美感,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老师问:这种美感来自哪里?学生回答:来自那位十八九岁的小战士,因为他关爱战友、热爱自然,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还有学生回答:来自那位顾全大局、对解放军战士有骨肉亲情的“新媳妇”。老师为了进一步诠释《百合花》的独特之美,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把两个人物的年龄改变一下行不行?——新媳妇换成老妪,小战士变成壮年?答案肯定是不行的。学生顿时领悟:《百合花》之美不仅来自崇高,还来自灿烂的生命,来自纯洁的人性。学生通过进一步细读,理解了作者的匠心和创意。

3.投入情境,展开想象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只有潜心读作品,真正投入故事情境中,才能理解作品蕴含的丰富内涵。教育家叶圣陶曾说,阅读要“潜心会文本,入境始与亲。”比如品读戴望舒的《雨巷》这首诗有三个鲜明的意象:狭窄阴森的雨巷、孤独惆怅的我和结着愁怨的姑娘在诗中反复出现,反复咏叹,三个意象相互之间重叠交错,加重了愁的重量,也丰富了愁的内蕴。只有通过反复的细读加入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置身于作者描绘的雨巷中,才能体会那种惆怅、难过、破灭、孤独和寂寞的心情。

4.把握结构,提高对文学作品的认识高度

文本细读的另一个层面是对文学作品的结构分析,在细读文本时,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篇章结构,才会提升对文本的认识高度。这里所说的结构并非结构主义所言之结构,而是英美新批评提倡的作为文本结构原则的张力、悖论、反讽、模糊等范畴,这四个范畴是英美新批评对于文学文本语言与结构的总结。结构主义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也便成为文本阅读过程应关注的另一个层面。

作为一种语言修辞术“反讽”,是一种矛盾的语义状态。通过这种修辞术可以实现语言形式上的张力和语义的丰富。其含义有两层:其一,在语言的表层意义上表现出一种矛盾,而在内在意义上却表现出一种真理性的统一。例如:臧克家写的《有的人》这首诗中,有句经典名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这两句表面看似矛盾的话,丰富了“死”与“活”的意义,使诗歌形成一种张力。读者在这种矛盾的语境中获得一种丰富的人生感悟。其二,语言的语表意义与真实意义形成一种矛盾,即“反话”。例如:鲁迅小说《祝福》中大量使用言语反讽的艺术。小说中有个人物叫柳妈,对她的言行的描写有极强的反讽意义:文中有几句话“然而柳妈是个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但这个“善女人”对祥林嫂说:“你和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分开他们。”就是这个看似善良的女人,她的话沉重地打击了祥林嫂内心的恐惧世界,使她陷入了生没有希望、死不能释然的两难境地。何其残忍!

“文学张力”一词最早是由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艾伦·退特提出的,事实上,“张力”一词,从物理学的角度讲,是物体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的拉力作用时所产生的互相牵引力,而且必须作用于内部并且垂直于两个部分接触面上。后被引入文学批评,诗歌中各种相辅相成的因素共存于一体的矛盾统一状态。张力是评价诗歌的基本标准之一,其作用在于能够使文学作品具有朦胧的特征和丰富的内涵。例如:顾城的现代诗《一代人》有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其中“黑色”“黑色的眼睛”与“光明”这几个意象形成文学张力,构成了一个开放时空,折射出荒谬现实中,扭曲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那埋藏在心底的潜能所爆发的顽强的求索精神,描繪出整整“一代人”的雕像。

5.关注写法,建构作品独特的艺术情境和审美特性

文本细读,除了感悟课文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弄清楚“写了什么”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领会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即言意兼得,这是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如果只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但是却没有对语言表达的体味,“得意忘语”“自鸣得意”的阅读教是残缺和不完美的。比如鲁迅小说中塑造了很多的经典的人物形象,在《祝福》中祥林嫂三次肖像描写分别代表了她三种不同的人生状态。我们姑且归纳为作者三次见到祥林嫂的时间顺序为:第一次初次来到鲁镇;第二次再次到达鲁镇;第三次“我”回到鲁镇。而展现给读者的是祥林嫂三种不同的生存状态:求生-求存-求死。第一次和第二次采用白描的写法重点描写祥林嫂的穿着打扮,以及脸上的血色。第三次的重点描写脸上的气色以及双眼的神态。虽然各有侧重,但这三次肖像描写层层深入,把一个饱受封建礼仪迫害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祥林嫂的悲剧是旧社会的悲剧,其根本原因是病态的社会和病态的人们造成的,她的痛苦是不但是旧中国大多数劳动妇女之痛,而且是当时社会里视而不见的麻木之痛。

二、作品细读的注意事项

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读者与文学作品的对话来讲,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之文学作品内容的丰富性、意义的不确定性、表达方式的含蓄性以及读者的再创造因素,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必然有差异的。因此文学作品产生误读是难免的,误读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读者的创造性。例如:有老师解读冯友兰先生写的《人生境界》中把人生四境界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产物。教师提问:“天地境界是不能实现的,但为什么冯友兰还要提出呢?”通过学生的讨论,老师得出的结论是“生活因梦想而精彩。”显然这里重点不在于梦想的讨论,而是实现个体生命超越的意义。又比如:还有的老师从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读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从《愚公移山》中读出破坏生态环境。如此种种从作品中的一个细节伸开出去,任意发挥,没有把作品放到一定的语境中分析,而忽视了语境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从作者与作品的对话来讲,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世界,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可能追求一个标准答案。我们要避免误读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要提倡作品解读的多元化,鼓励个性化地解读。这并不是说可以肆意妄为地解读作品,更不能有意无意地曲解文学作品。不管哪种解读方式,都必须遵循一个重要原则:尊重和把握文本。

三、文学作品提倡多元解读但需要有界

叶圣陶先生也有一句精辟的总结:“文章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这里以两个老师对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同的教学设计,来说明作品解读的多元化:第一位四川师大附中的一个老师设计的一堂认知取向的探究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解读作者精神世界,倡导执着理想、回归精神家园的人文精神。所以课堂导入一开始,教者就回顾了1989年3月海子卧轨自杀的情景,然后师生齐读诗歌,体会海子多次提到的“幸福”指什么?老师总结三个层面的幸福:第一,世俗生活的幸福;第二,“梭罗式”生活的幸福;第三,精神世界的幸福。文本只是切入作家精神世界的一个切入口,围绕诗歌中的“幸福”老师做了大量的拓展,引导学生走进海子的精神世界。这样的课远远超过了对文本本身的鉴赏分析,超越了对诗歌词句的品味,教者已经从一般文学鉴赏课提升到文学批评的层面,更好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人文素养。

四、结语

文学既是对世界的揭示,也是對生命意义的阐释,解读文学作品的最终目的是建构作品意义。用不同的解读方式,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文本细读作为一种英美新批评方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作家和学者的关注和实践。由此可见,文本细读在中国语境下的重要性是不可取代的。面对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在字里行间寻找灵感,体会美的享受;也可以在细读的过程中反复体会词语、句子等带给我们的审美感受。因此,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

参考文献:

[1]余虹.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沈娟.文本细读的内涵及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15)19-20.

猜你喜欢

误读文学作品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还原真实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