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学反思 提高教学效率
2019-08-09徐新生
徐新生
【关键词】 教学反思;更新;综合素质;主体性地位;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2—0044—01
教师在实践工作中积极总结经验、明确不足,进行反思,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认知层次仍旧有限,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不断地反思自我教育行为,一定段时间结束后总结教学经验,通过反思强化自我素养,提高发展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教学质量。
一、对知识进行更新,满足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需求
教师的反思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课堂实践作为对象,总结自我行为、决策的合理性,以客观的角度分析、审视,觉察自我水平,做好自我定位,为自身能力发展以及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学生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总结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足,同時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根据教学要求,加强理论学习,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通过自主体验的方式,完善自我,深化对于教育教学的理解以及掌握。除此之外,还应当与其他教研人员不断地沟通,对自我进行重塑,增强专业素养与德育素养。尤其在此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与教师需要同时成长、共同进步。所以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作用,提高教师责任感以及职责意识,丰富其教学经验,更新知识,以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尽可能适应新形势教学工作的要求非常重要。
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必然会明确不足,加强理论学习,谨遵前辈教诲,在与同仁间的沟通和交流过程中,也会通过细致观察,养成批判思考的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逐步架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
二、通过反思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学反思是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使教师自我成长的要素。教师反思的最终目的就是从固化的教学行为中解放,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桎梏,对教学工作产生新的认知。反思是高水平、多层次的思考,基于教学实践,不断地研究、辩证地分析,从而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此同时,还需结合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变化,对这些行为以及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革教学模式,保证教学活动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三、做好教学设计工作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工作中不断思考,总结抽象的教学规律,在实践中反思,经过系统化的反思后再通过实践验证。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意识到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那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层次以及学习能力,考虑其学习感受,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此为基础,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改良,提高教学效率,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并将其渗透到各项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师生交流,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
教育工作的落实必须将爱作为前提,若想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相信学生的能力,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通过不断地引导和帮助,使学生愿意主动与教师倾吐思想、发泄负面的情绪,将教师作为朋友。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更具责任意识,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育也将更加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获取教学一定的成就。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间产生情感共鸣,教师才能具有更强的工作动力,同时学生也会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依照教师的引导,努力学习、拼搏进取,形成良好的风气,与此同时,也将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意识到学习的乐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借助多媒体途径,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意识到智能教育、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性,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形势,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需求。笔者建议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全面展现,将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使静态教学信息动态化、抽象概念具体化,运用学生更愿意接受的新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受此教学模式的引导,学生的求知欲将会被激发,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间接地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日后的教学注入动力,提高教学水平。反思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明确不足、总结经验,在反思的过程中更新知识,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沟通,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最后,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减少学生的压力,提高学习主动性,使之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快乐,相应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希望笔者的分析和探讨可以为相关的研究人士带来借鉴以及参考。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