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世界绽放
2019-08-09刘子安
刘子安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本身的自信、耐力和定力。随着中国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一步步提高,渐渐走近世界文化舞台中央的中华文化亦让这个人类多样文明汇聚的大舞台變得缤纷绚烂。
渗透着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交往智慧,体现出中华文化“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相处理念,显露着中华文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化基因——中国人向越来越大的“朋友圈”推出的“外交文化”,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风采、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巨大的正能量。
这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生活信息化的时代,不同文化频繁交流,观念激荡异彩纷呈。超越国界的有形限制,让文化交流互鉴为人类进步提供精神助力,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开眼看世界,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积极开展对外文化沟通交流,保持着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和定力。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绵延五千多年,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养料,为人类文明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同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所看到的:“中国最强的软实力根植于自身文化之中,后者曾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
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独特而悠久的文化,造就了国人极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以自身的实践告诉世界,只有坚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信念,坚守全社会认同的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一个国家才能持续发展、不断进步,且有益于世界发展。
一位法国知名人士在参观中国文物展览时说:“我现在明白了,你们改革开放搞得这么好不是偶然的,你们三千年前就很杰出!”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何谈中国梦的实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可用以形容文化之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中华文化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让偏见和误解消于无形。美国哈佛大学的校园里,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课程备受追捧,越来越多的欧美青年向大洋彼岸的先哲寻求人生真谛;全球数百家孔子学院为中外文化交流搭起了一座座汉语桥;“文化年”“国家年”“交流年”等大型文化活动,为外国民众立体感知当代中国敞开了一扇扇大门。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化本身的自信、耐力和定力。
文化成果丰硕,文化气韵悠长,地球人将更广泛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旺盛活力和无穷魅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随着中国梦美丽绽放,人类多样文明汇聚的大舞台会更加绚丽多彩,摇曳生姿!
【评点】
文章从中国的“外交文化”谈起,窥一斑而见全豹,从一个侧面彰显出中华文化的实用价值和不朽魅力,从而突出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意义。文章引证丰实,有中华古籍中的经典名句,也有当今外国人士的盛赞之语,共同印证了中华文化对全人类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