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航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08-09刘矫健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精益管理固定资产对策

刘矫健

摘 要:随着中国民航产业的发展,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基础的固定资产和其管理状况,已成为衡量民航企业经营能力和发展的重要指标。中国民航要向民航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离不开民航企业从根本上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使固定资产管理趋于科学化、经济性、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方式。目前,民航企业都重视固定资产管理,但在实际管理中还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深入剖析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从根本上找到相应的应对策略和解决办法,切实提高民航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固定资产  精益管理  对策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含义与原则

固定资产管理是指企业对自身固定资产开展投资计划、购置验收、日常管理、维修维护、调拨转移、报废处置等全过程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要做到始终保障固定资产日常安全不受损失,保障固定资产在企业中的效益,尽量压减相关管理成本,不断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根据企业实际制定出最科学、经济的固定资产需求量。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

(1)物尽其用原则:企业要充分使用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生产要素功能,尽量规避资产闲置和浪费现象。

(2)科学更新原则:企业要根据国家的固定资产计算折旧最低年限,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经济的最低使用年限。

(3)管理落实原则:企业要根据固定资产的类别、位置、产权等情况,结合企业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制定具体职责分工,分层级管理落实责任,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管理方法

(一)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方式

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结合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购置验收、日常管理、维修维护、调拨转移、报废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从投资采购、日常使用、报废处置三个阶段进行管理,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质量,降低使用成本,促使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与产出相匹配,在保障正常运行时,尽量延长使用年限,进一步盘活闲置固定资产,规范固定资产的报废管理,提升报废固定资产的再利用率,提高残值处置回收额,实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成本的最优化,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固定资产全流程管理方式

固定资产全流程管理是指固定资产从投资计划、立项审批、购置验收、完工结转、日常管理、维修维护、调拨转移、报废处置全流程进行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的全流程成本最优的管理。全流程管理促使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通过不断评估、梳理、优化流程,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形成高效的“PDCA”管理循环。全流程管理能够提高固定资产的可控性,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固定资产全流程管理方式突破了以往固定资产只重视实物管理的局限,注重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和能力管理,实现固定资产全流程的监控与管理。固定资产全流程管理具有管理程序复杂、涉及管理部门和人员多、时间跨度大的特点,与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方式的区别是全流程管理理论更注重各业务流程的衔接,注重各业务环节之间信息沟通的效果和情况。

(三)固定资产精益管理方式

固定资产地精益管理是指企业对自身固定资产管理相关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分析,分析识别出业务流程中能够増值和非增值环节,对于增值环节进行持续优化改善实现最大化,对于非增值环节尽量做到最小化,逐步提高相关业务流程实际运行效果,不断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固定资产精益管理方式是结合全生命周期方式和全流程管理方式提出的更深入的管理理念,不断评估分析固定资产管理过程涉及的部门和人员提供的价值,全面评价各部门和相关责任人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鉴别流程的有效性,利用有效流程充分创造经济价值,促使业务流程优化再造行之有效。持续改进各流程和环节,通过持续改进规避各种不必要的浪费,不断降低沉没成本和费用,从而到达最优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虽然固定资产精益管理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实施难度较大,但是对于企业是最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

三、民航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据我国民航企业的行业性质,其固定资产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规模大分布广

仅2018年我国民航固定资产投资就达到810亿元,规模巨大。截至2018年,我国民航企业的固定资产分布在122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35个运输机场,分布广造成管理难度大,日常管理、维修维护工作量繁重。

(二)分类复杂种类繁多

目前,我国民航企业主要由运输航空公司、机场、保障企业、通用航空公司等组成,由于企业类型多且经营范围不同,造成分类复杂种类繁多。

根据民航企业固定资产上述特点,在管理中容易出现以下四类问题:

1、日常管理和核算管理疏漏,导致资产账实不符

部分企业未形成规范的资产信息管理机制,当资产管理人员变动、存放地点变化,或者资产要大修、更新、改造、报废等情况,资产卡片没有及时反映实物现状信息,造成卡、账、实不符。在日常管理中,由于固定资产分类复杂种类繁多,造成各层级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人员对资产的分类理解存在偏差,造成分类错误,资产卡片信息不准确。资产会计人员错把在建工程列为费用并将其分摊掉,形成账外资产,造成在建工程转资不准确。企业审批进度过慢,工程已竣工驗收不及时,造成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能按时结转,暂估价值入账,造成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的价值不准确。部分企业接收外部捐赠和调入的资产未入账,形成账外资产。部分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台账记录不全,没有定期清查盘点,造成账实不符。

2、内部控制执行不力,造成资产管理风险管控较弱

固定资产需要更新采购的前置审批条件是原固定资产已报废,但在实际操作时,部分企业由于资产报废审批流程和新资产采购周期过长,造成未报废审批的资产先执行更新采购,资产更新采购与报废业务严重脱节,资产在更新采购时不能参考存量资产、增量资产、配置标准等指标来核定。个别企业的下属单位根据自身采购审批权限“化整为零”,有意绕过上级单位的监督和审批管理。个别企业擅自更改资产用途,造成不同项目的资产混同使用现象,都造成内控不力,加大管理风险和难度。个别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时风险意识不强,缺乏风险防范和处置手段,调查研究分析不够充分详细,造成资产投资决策错误,导致企业在资产投资实施项目不能获得预期回报,甚至蒙受损失。

3、报废处置不规范,闲置资产疏于管理

部分企业在资产报废管理不规范,没有做到物尽其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部分企业在资产报废处置阶段未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出现不及时处置、随意处置、低价处置现象,极大影响了残值处置回收额。个别企业在闲置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在管理中无章可循,缺乏相关管理制度和依据,未对闲置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和定期清理、调配。资产管理人员主观意识淡薄,将闲置资产封存后便无人问津,耽误了盘活和变卖的最佳时机,造成了闲置资产使用效益和残值回收额双低现象。

4、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绩效考核指标

个别民航企业没有把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到企业的绩效考核中,没有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管控和约束。在考核固定资产管理绩效水平时,大多数民航企业倾向于像固定资产利用率、固定资产利润率、固定资产增长率等成果性考核指标。这些指标仅能反映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果,缺少管理流程中的考核指标,没有将流程中的考核指标和成果性考核指标相结合,考核指标不能全面反映真实绩效,无法将管理职责落实到绩效考核指标上。

四、针对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规范资产目录分类,落实责任加强培训

民航企业要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账实不符问题,一是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制定和规范固定资产目录和分类,在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时作为重要依据,分类不易过细和复杂,要考虑到日常管理的可操作性和易用性,目录和分类要根据科技发展状况及时修订。二是要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将管理责任分级落实到具体管理人,明确管理中的权责利,做到奖罚分明。三是要完善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环境,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要保障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加强对全体员工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宣传教育,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灌输资产物尽其用概念,切实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把握政策规范机制,建立内控监督体系,不断提高风控能力

民航企业要实时关注国家政策,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准确定位投资方向,根据近期国家提出的深入推进民航绿色发展,民航企业要牢固环保发展理念,及时应用在生产和经营中,为长远发展做好准备。民航企业要基于固定资产精益管理的思路,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管理边界、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规范,制定企业相关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企业要建立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购置验收、日常管理、调拨转移、报废处置关键过程的管理规范和监督机制,保障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和监管。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制度和工作实际,结合资金情况制定合理、规范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科学分配采购审批权限,对于问题单位可采用“下管一级”的审批机制,从严管控新增资产和资金使用。企业要研究分析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和风险指标,建立风险防控机制,运用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进行监督评价,及时发现纠正错误,防范潜在的管理风险。

(三)重视规范报废处置,有效盘活闲置资产,优化自身资产结构

民航企业要解决固定资产更新报废不匹配的问题,就要转变长期“重视采购、轻视报废”的管理习惯,加强顶层设计从思想上重视固定资产报废管理,从严管控报废环节,把报废与更新采购审批环节相互关联,将报废审批固化为更新采购的前置条件,按照“不报不更,严格把关”原则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企业结合自身资产现状和经济效益等情况,采用资产差异化报废管理理念,制定最优的资产使用年限标准,逐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在更新资产时首先查看自身家底,充分盘活闲置资产,严格把控资产增量,优化自身资产结构。企业要制定闲置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合理固化管理流程,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实时掌握闲置资产情况,采用对外让售、对外租赁、对外置换其他设备的方式逐步降低资产闲置率,对企业资产的合理配置和统筹布局提供决策支持,促使企业能达到资产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四)构建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考核体系

民航企业要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就必须加快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绩效管理机制,企业运用 SMART(目标管理)原则和KPI(关键绩效指标)原理,能够制定评价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和结构情况的指标,例如资产闲置率、资产盈利率、资产处置率、资产投资增收效率、资产损失率等成果性考核指标,运用这些指标可以分析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能够掌握固定资产配置和使用状况,促使企业内部合理调配资产,逐步提升资产使用效率。企业还应结合业务流程制定例如资产配置、资产清查、资产处置、资产管理质量、管理能力、管理效果等流程考核指标,将固定资产分析与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挂钩,细化管理责任明确考核内容,对企业各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中各阶段进行量化绩效考核管理。企业要将成果性考核指标与流程考核指标深入融合,構建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建立绩效考核评分机制,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部门在各管理环节进行考核评分,依据考核结果执行相应的奖惩措施,促使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益意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航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要想解决现有问题,就要采用固定资产精益管理方式,逐步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运行机制,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做到优化资产结构和有效盘活闲置资产,建立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切实提高民航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宋路.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24):261.

[2]李学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纳税,2018,12(35):256-257.

[3]吴言锋.R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精益管理固定资产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烟草行业降本增效的途径探索
低碳视角下苏州电子商务物流精益管理实施研究
如何提高烟草行业财务精益管理,降本增效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