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过上了传说中的好日子
2019-08-09王心利李雨芹
王心利 李雨芹
美麗新村,世外桃源
2019年5月的达州渠县白蜡新村,渠江环绕,水绿山青。
田野上,一眼望去,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生态蔬菜调料基地。近处是被赋有“川菜灵魂”之称的花椒的种植基地,青绿的小小的花椒已经密密匝匝地扎堆在枝头,在风中摇曳。
生态蔬菜调料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农民家里产出的土鸡、水果等各种农产品,从村里经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贯穿在基地中的宽宽的水泥公路像一根根神经分叉,四通八达;一排排别墅一般的农家小楼列兵一般整齐又耀眼地矗在村中;在绿树掩映中的农家,能显眼地看到新装的天然气和自来水管道,还有改造过的新式厨房和卫生间。
村里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有“妇女之家”“妈妈家”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健身广场等,妇女们在劳作之余去心理咨询室做做沙盘游戏,或者去健身广场跳跳舞。孩子们则喜欢去阅览室看看书,去文化室挥舞几下笔墨。
村道上,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悠然自得地散步,就像村口那棵老树,骄傲又慈爱地巡视着村庄……
另有三五几个邻居拉拉家常,摆摆最近国内外新闻大事。而白蜡村正在发生的最大的事是白蜡村石盘渡口渡改公路桥建设项目进展迅速。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郑备在渠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了解到白蜡村石盘渡口渡改公路桥建设项目资金缺口大、项目推动迟缓的情况后,亲自牵头汇报并协调省级有关部门,为白蜡村石盘渡口渡改公路桥建设项目争取资金7171万元。很快,这里将天堑变通途,白蜡村及石盘渡口两岸10万多名群众从中受益,经济交通要塞被打通,人们的生活只会变得越来越好——
这就是2019年5月的白蜡新村,老有所依,壮有所用,幼有所养。
面对这5年巨变,村民们都有一种今夕何夕的感慨,要是没有精准扶贫这一伟大项目,这一切变化都将无从谈起 。有一句话“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精准扶贫的直接终端,白蜡村村民最渴望讲述他们这5年来生活的变化,讲述他们感受到的精准扶贫对自己生活的意义。让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白蜡村曾经的贫困户他们怎么说——
李守国:曾经不相信自己能脱贫
见到李守国时,他坐在村委会会议室的末排,黝黑的皮肤上,印着一道道深纹。村里的干部们笑着说:“他平时就不爱说话,如果不是提前通知,大家谁也不能及时联系上他,他们一家人不是在种菜,就是在卖菜,很少在家里;因舍不得车费,每次赶集的一百多斤菜,全是他挑着一步步走的……”
病痛、养老、育幼,曾是压在汇东乡白蜡村11社村民李守国心头的几座大山。十多年前,面对两个年幼的孩子,年迈的父母与患病的丈夫,李守国的妻子选择离开,离婚后外出务工的她,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李守国觉得,是自己让孩子们过上了没有母亲的生活,家里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愧疚挤满了李守国的心头。一年一年,李家的日子每一天都在水深火热中。
2014年,随着中央提出精准扶贫,李守国一家五口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家境贫寒的李守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能成功脱贫。周围人充满怀疑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若无法成功,该怎么办?成为贫困户并未给李守国带来欢乐,反而将他带入迷茫与焦虑中。
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党委政府就考虑到了各种情况。其中,对贫困户们进行心理疏导就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专业人员及帮扶人给予了李守国很大的帮助。通过聊天,李守国了解了扶贫政策,志气日渐高涨,他还在贫困户院坝会中分析自己的致贫原因,和大伙一起探讨脱贫计划……
发展种植食用菌和各种蔬菜成了李守国与党委政府、帮扶人共同的决定。党委政府引导李守国申请小额信贷加入花椒基地合作社,每年的分红增加了李家的收入。因李守国等贫困户先前并没有科学种植知识,上脱贫致富农民夜校,学习种植、殖技术成了他每日的工作。
脱贫致富的法子有了,李守国一家的生活问题也没被落下:财政代缴了医疗保险;党委政府帮助申请解决落实“八个一”达标改造;李守国的儿子李清河被介绍去广州务工,父亲李先远也申请办理了低保……家庭负担减轻了,李守国的后顾之忧也就消失了。
李守国开始和年迈的父母一起,起早贪黑辛勤劳动。终于,李守国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多了起来,腰杆也直了起来。几年下来,李守国一家的家庭年收入从以前的四五千元,变成了四万多元,2017年,李守国一家顺利脱贫。
脱贫后,李守国感慨万千,若不是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若不是帮扶人的关心帮助,只怕自己一家还生活在破旧的房屋中,抱怨妻子的离去,不愿与村民交流……而现在,李守国的手上多了老茧,却也更明白了未来的方向,他相信,自己的未来生活一定会更加美满幸福。
蒲俊铭:精准扶贫是“扶”不是“养”,誓不当懒汉
16年前,蒲俊铭做梦也无法想象一家人住在宽敞的房屋里、女儿外出上学、自己年收入数万元是怎样的一种光景。贫困,是2003年的蒲俊铭唯一的代名词。就是那一年,妻子因无法忍受眼下的清苦和看不见的未来,选择了离开,留下蒲俊铭和不满一周岁的女儿。
虽然有着为了女儿冲一把的干劲,可这对长期患有皮肤病、鼻炎、胃炎等慢性疾病,缺乏资金的蒲俊铭来说,无疑难上加难。2014年,仍旧一贫如洗的蒲俊铭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县脱贫攻坚推进办主任贾昭安成了他的对口帮扶人。
“扶贫就是养了一群懒汉”,这是曾经乡邻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蒲俊铭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面上不说,但他知道,乡邻们一定不看好自己。他暗暗下定决心,不能什么都靠政府,只要自己肯下苦功,就一定能摘掉贫困的帽子。
2017年,贾昭安向蒲俊铭推荐了甜青菜种植,蒲俊铭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植了3亩。在等待收获的日子里,蒲俊铭全身心投入,将空余时间都放在田地里。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蒲俊铭从这3亩菜地里,获得了9000元的纯利润。就是这9000元让他尝到了甜头,更加坚定了他脱贫致富的信心,那一刻,他更加确信了,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有了第一颗甜果,扩大种植规模被提上了蒲俊铭的日程。可自己身体不好,如何才能扩产增收?能让农业机械化的旋耕机进入了蒲俊铭的眼睛。旋耕机能帮他扩大种植规模,还能在春耕秋种时期出租给其他乡邻,增加自己的收入。可一台旋耕机的价格是8.7万元,去年9000元的收入无疑是杯水车薪,这让刚有了盼头的蒲俊铭打起了退堂鼓。
正当蒲俊铭犹豫不决的时候,政府了解到他的情况,为他申请了3万元小额信贷。有了3万元,旋耕机的首付款有了,2018年,崭新的机器被搬回了家里。仅春耕期间出租设备就为蒲俊铭带来了2.5万元的收入。有了新的机器,生产规模也扩大了,蒲俊铭种植了水稻25亩,纯收入达3万元。2018年7月,白蜡村委还为他办理了8000元产业周转金,蒲俊铭赶忙利用这笔钱种植了8亩土豆,估计收入达4万元。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好了起来,蒲俊铭心里像吃了蜜一般甜。2018年,蒲俊铭家符合危房改造政策,一家人搬进了安全住房;得到教育资助的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德阳市八一中学,成为一名走出去的中学生。
看着地里等待丰收的庄稼,蒲俊铭感慨万千:短短四年,在国家的扶持下,自己从家徒四壁,到堂前屋后整整齐齐;从干几下就要停下来休息,到机械化种植;女儿也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心仪的高中继续学习;乡里邻们看他也多了几分尊敬。而这一切,正如他多年前偷偷在心里许下的诺言。
郭志成:精准扶贫让穷山恶水变金山银山
“大概只是在山里,我们家的养殖和小孩教育弄得比较好吧。”听到村干部介绍自己为“白蜡村五社社长、妇联执委”时,郭志成有些不好意思,称一切都是大家的支持。谈起她2015年就主动脱贫,郭志成更是将这一切归为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咱们该享受政策的都享受到了,再不脱贫都不好意思了!”
若不说,一定没有人知道坐在这里谈笑风生的郭大姐,六七年前还生活在贫困中。郭志成家有4个孩子,孩子们年龄差距大,那几年,上大学的、中学的、小学的,每个都需要花钱,而全家人的生活,仅靠郭志成的丈夫挑着碗,走村串乡去兜售。说起前几年,郭大姐的笑容中带着几分回忆的苦涩,靠扁担挑起的生活苦且累,却仅够养家糊口。即便如此,郭志成夫妻俩也未想过要苦了孩子的教育。
中央提出精准扶贫后,郭志成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欣喜过后,不同于少数人的“等靠要”,拿着政策来的无息小额贷款,郭志成将每一分钱都规划起来:山里空气好,天然的牧地也为发展养殖业提供了可能性,以前苦于没有资金支持,现在钱来了,5头牛及一些周转资金成了郭志成创业的起点。刚开始,想着欠债,郭志成和丈夫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勤劳苦干,快点将贷款还完。
就这样,郭志成家的养殖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生出的小牛一年多就能出栏,几年下来,她家已有30头牛,除去牛,还养了三十多只羊;一家人通过异地搬迁政策在三汇镇买了房;最大的孩子也已外出工作。生活好起来了,郭志成选择的第一件事却是主动脱贫,她说:“政策享受了,咱们就不应该再给党和国家添负担。”
白蜡村五社共有53户人家,不少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看着郭志成一家生活好了起来,留在村里的几户人家也开始发展起了养殖业。若遇上什么难题,郭大姐总是无私地分享自己的经验,与他们一起想办法。其中,有3户养殖户在郭志成的带动下,也选择主动脱贫。
现在,在白蜡村五社,牛羊自由地在绿色的牧地中行走,空气清新得让人忍不住再吸上一口;村里的路通了,买家开着车就能直接从山清水秀中将牛羊运走。曾经,将郭志成等人困住的“穷山”,正在他们的手里,慢慢变成“金山银山”。或许未来,会有更多的村民选择回到家乡发展,因为他们眼前,已经有了一幅幅治富带头人画出的唯美画卷。
每一分改变都要付出十分的努力。国家层面的精准扶贫政策力度是空前的,作为白蜡村对口帮扶单位省妇联对白蜡村的帮扶力度也是空前的。白蜡村的今天,是省妇联和县、乡、村各级妇联在全国精准扶贫统一部署下,一步一艰辛创造出来的。
村妇联主席王玲,第一个返乡扶贫的人
王玲是白蜡村妇联主席,说话干练利索又不失亲和力,脸上带着江边人特有的好水色。曾经,王玲和丈夫都是从白蜡村去成都的打工妹打工仔。2003年,王玲和丈夫在成都买了房安了家,小日子过得越来越不错。然而,每一次回到老家白蜡村,王玲和丈夫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在他们的眼里,白蜡村非常美丽,这里曾经是历史悠久的繁华渡口码头,三条大河在这里汇集,千百年来的水上运输枢纽。只是,到了近代,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热闹的码头没落了。
看到老家越来越萧条,王玲和丈夫都在思考,难道就这样永远离开这片土地?难道就这样眼看着白蜡村变成永远回不去的故乡?他们渐渐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回家乡创业不能靠空手,王玲夫妻俩拼命地在成都做生意挣钱。2008年,他们终于做出最大的决定,变卖成都的财产,拿出所有的积蓄,回白蜡村创业去!
回到家鄉的王玲和丈夫准备干一番大事业。2009年,他们承包了白蜡坪一片一千多亩的荒山。村里人很疑惑,这荒山能干啥?你们两口子把辛苦几十年的积蓄砸进去,不怕血本无归吗?说实话,村里人的顾虑也是夫妻俩的顾虑,但是,他们知道,生在大山,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他们把承包来的地拿来搞种养殖业,养鸡、养羊、养牛。因为准备工夫做得足,养殖技术过硬,他们的种养殖业很快见了成效。为了养殖事业有更大发展,王玲他们还注册了自己的公司,截至目前,夫妻俩有四川宏亿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2个专业合作社:白蜡坪跑山鸡专业合作社和汇东乡主顶养羊专业合作社。
王玲和丈夫的创业成功赢得了村里人的信任,大家纷纷要求跟着他们一起脱贫致富。王玲利用养鸡合作社带动贫困户8户致富,利用养羊合作社带动了3户贫困户致富。每到种养殖基地突击干活的时候,如打窝、锄草、施肥,他们需要雇请近100人,为村里创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
除了是返乡创业能手,王玲受到村里人的信任,还被推举当了村妇联主席,成为白蜡村一千多妇女的娘家人。由王玲牵头,在省、市、县妇联的帮助下,白蜡村在2016年9月顺利完成了村妇联的改建,配齐配强了村妇联班子,还选出村各个行业的优秀女性代表8名成为妇联执委。在王玲和大家一起努力下,村里的妇联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了。
在妇联“妈妈家”,妇女们能够在这里得到手工艺培训和心理咨询、儿童托管等综合服务。自2016年9月完工以来,“妈妈家”已经开办了“母亲课堂”、手工艺制作、艺术品编制、蛋糕烘焙、儿童成长助力活动以及技术培训等一系列活动78次。2018年,全村11户家庭被评为最美家庭,涌现出了好父亲 9 人、好婆婆 6人、好媳妇 7人,好孩子 7人。村妇联的活动在妇女中引起热烈反响,从以前村上的妇女不愿来,到现在她们主动来,甚至本村外的妇女也闻讯而来参加活动。
一年五十多次的奔走,脱贫攻坚中的娘家人
自从在白蜡村开展精准扶贫以来,省妇联从上到下都没有停止扶贫的脚步。仅2018年,省妇联就做了几件对白蜡村发展意义深远的事。
2018年8月和2019年3月,在半年时间里,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郑备两次到渠县调研精准脱贫工作。这一过程,郑备了解到白蜡村石盘渡口渡改公路桥建设项目资金缺口大、项目推动迟缓的情况,亲自牵头汇报并协调省级有关部门,为白蜡村石盘渡口渡改公路桥建设项目争取资金七千多万元,解了石盘渡口渡改桥项目的燃眉之急,让两边翘首以盼的村民松了一口大气。
为了推进帮扶工作常态化,从2018年1月起,省妇联采取“第一书记+每月接力小分队”的形式,接力开展“走基层、助力脱贫攻坚”活动。根据省妇联安排,机关各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轮流每月安排专人到白蜡村驻村一周,帮助“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现已有党员干部五十余人次深入白蜡村,与驻村第一书记一起工作,与当地干部和村民同生活。慢慢地,白蜡村男女老少村民们和省妇联的扶贫工作人员熟悉了起来,老人拉着他们像家人一样聊天摆龙门阵。
要脱贫,最根本的是增加贫困户的收入。省妇联在这方面做足工夫,在省、市、县妇联的支持和协调下,优秀女企业家、省三八红旗手、巾帼致富带头人等在白蜡村投资建设生态蔬菜调料基地680亩,采取“公司+农户”方式,贫困户获得土地流转、务工、分红等费用,增加家庭收入。
除了自己全力扶贫,省妇联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精准扶贫。2018年,争取到成都憨豆厨房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红旗连锁董事长曹世如女士等的支持,实施了“微爱同行”“关爱贫困母亲”等项目,通过物资救助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帮扶。几年来,有十多个社会组织、企业等,投入资金三百多万元,参与白蜡村的产业发展和帮扶活动,为贫困户增收致富做出了努力。
能做的努力、能找的资源,省妇联全部用上了。令人欣慰的是,扶貧工作卓有成效,白蜡村焕然一新,村民精神头十足。从2014年开始,白蜡村贫困户逐年减少。2014年脱贫26户56人、2015年脱贫41户98人、2016年脱贫26户67人、2017年脱贫61户121人、2018年脱贫22户46人,2017年白蜡村退出贫困村行列。2018年底,全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
责编/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