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寿山石的艺术价值和发展取向
2019-08-08王建星
[摘 要]寿山石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寿山石是我国的国宝,是我国最早获得荣誉的石材,名列候选国石之首,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关键词] 雕塑艺术;寿山石;发展取向
寿山石雕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独特艺术,融自然美与艺术美于一体。同时,它又是一门集诗、画、书、篆刻于一体的特殊综合性艺术。如今,寿山石雕艺术已经成熟,其工艺精湛,品种繁多。寿山石雕是一种造型艺术,具有独特的自然美和亮丽的装饰美。人们将主题审美情感依附于它,不断地凝结和扩展。寿山石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寿山石雕塑艺术
石雕艺术自古以来就是非常简单的技艺,发展至今,浮雕、高浮雕、镂空等多种技法贯穿其中。所以现在创作一件寿山石雕作品,是广泛、综合运用各种雕塑技法、完美表现主题。寿山石刻工艺是通过刀的雕刻来反映的。任何艺术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寿山石雕艺术其雕刻材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寿山石,无与伦比,它的形式美源于精湛的雕刻技艺。只有合理的技巧、熟练的刀法,才能创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雕塑作品。艺术是相通的,寿山石雕艺术可以与中国传统绘画结合,它们都是古代文化的瑰宝。因此,寿山石雕艺术家不仅要深入研究寿山石的文化和历史,也要了解传统绘画。例如,运用中国画中的一些基本理论、构图方法,丰富寿山石雕理论。在“艺术全球化”的时代,中西艺术不断碰撞、冲突、对话、融合,寿山石雕汲取了抽象艺术的创作特点,雕塑对象可以从本质上偏离或完全放弃对自然对象的外表的描绘。
二、寿山石刻艺术
(一)寿山石刻工艺
寿山石雕创作,以石质、石的颜色为依据,经相石、构图,并结合雕塑的浮雕、圆雕等不同表现手法,赋予石材艺术生命和文化内涵。它是雕塑和绘画结合的产品,采用压缩方法处理对象,依靠视角等要素表示三维空间。寿山石雕因其自身固有的特点,运用雕刻技术可以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实现“自我”“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寿山石雕创作与石材结合,在浮雕屏风的设计上应强调饱满而不闭塞、静中有动,在完整的构图中找到空灵,把现实和虚拟相结合。
(二)浮雕艺术
随着浮雕技法的不断发展,雕塑根据雕刻深度逐渐发展成高浮雕和浅浮雕。高浮雕技术相对简单,起位高、厚,体形压缩程度小,故其空间结构和形状与圆形雕刻更为相似,有些技术甚至被照搬过来。浮雕创作强调中国画和笔墨的魅力,透视中国传统绘画构图,追求立体效果。就结果来说,在塑造空间感上,高浮雕主要遵循原石的形状,由于原石的形状不同,需要根据原石的情况展示不同的技法。
(三)浮雕艺术的特性
寿山石材浮雕注重构图,能较好地反映历史故事,也能够表达现代主题。在石材的选择上,浮雕的要求还比较低。如果原石是好的,即可以高浮雕为主,充分结合圆形、薄型的含义并采用镂空的技巧,完美地展示原石的独特的价值。如果遇到其他颜色,需要进一步设计。高浮雕是一种结合多种雕刻手法的雕刻技术,如圆形雕刻、薄雕刻和镂空雕刻最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巧色”的功能,也最能体现“取色术”的工艺水平和审美价值。
在寿山石材资源匮乏的现实条件下,通過浮雕技术实现作品的“自然美”“艺术美”“统一美”是寿山石雕创作的新途径。应该立足于寿山石是不可再生稀缺资源的基本事实下,展开艺术理念上的创作。
参考文献:
[1]翟永云.李梦杰.翡翠珍品洞天福地山子[J].中国宝玉石,1992(2).
[2]陆华,海派玉雕大师名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王建星,1986年出生于福州,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师从郑恕、刘丹明。擅长高浮雕、印钮等创作。
(编辑: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