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实施探索

2019-08-08张佳

课外语文·上 2019年5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探索初中语文

张佳

【摘要】言语能力和人文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部分,学科整合能够达到碎片知识的整合,让知识在有机关联中得以呈现,课程整合并非盲目的整合,其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学习需求出发科学的整合。学科核心素养对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发挥重要作用,在实际中首先需重构课程目标,之后重组学习资源,课程整合模式应当注重多元化,再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实现课程实施形态的多样化。本文从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及意义出发,探究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实施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课程整合;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学科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发挥重要作用,在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环境下,以往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已发展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任务落实到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语文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发挥重要意义,同时语文教育承担着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探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实施发挥重要实践作用。

一、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整合内涵及意义

(一)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分析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当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组研发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部分,其中语言建构与应用是最核心的内容,因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的关键,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最基础的关键能力。

学科教育中的初中语文是最核心的内容,学生通过初中语文学科学习,使其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提高,这就是所谓的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所在,其最终目的是培育学生人文情怀、形成核心价值观,目的是建立在语言的准确理解与熟练运用基础上。

(二)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内涵分析

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落实需要进行课程整合,重新梳理、重组本学科课程内容,或者融合本学科与其他学科内容,并对课程结构和形态进行改进,建立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就是所谓的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其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科核心素养对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意义

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比,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目标更加丰富与深刻。有学者认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三级教学目标为: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创新。这种说法对学科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相辅相成更加重视,且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在当前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的新时期,应当对未来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思考,即注重学生素养的培育,从而达到学生的人格塑造与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

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应当注重整体规划,并细化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学科学习能力要求,同时还应当根据初中不同年级进行课程内容、目标体系的重新构建。

初中、高中一体化是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然要求。在当前中考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的考查成为关键。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对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具有重要意义,其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掌握,能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实施

(一)多元化初中语文课程整合模式

1.以学习内容为主整合。在整合初中语文课程内容过程中,可以采用文体整合、主题整合、作者整合、读写整合等方法。其中,文体整合是指将文体相同或相似的选文整合起来。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变色龙》(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体都属于小说,可以将其整合起来。主题整合是通过对主题相同的课文进行删减、融合、增补、重组,形成主题教学。比如,将《桥梁远景图》(语文版七年级下册)与《中国石拱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桥之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篇章整合成“桥”的主题课程。作者整合是通过将同一作者的课文进行整合。比如,以苏轼作者为例,将其著作的《记承天寺夜游》(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浣溪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等课文整合在一起。读写整合是根据写作要求整合课程。比如,七年级设计了以“写人要抓住特点”的主题写作课,其能够为教师落实教学过程提供可靠依据。

2.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整合。当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教学的实践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进行课程整合,能够实现多种活动的教学。比如参观纪念馆、开展家乡名人寻访活动、文化旅游与访学活动等,在课程整合过程中应注重将课程内容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相关知识。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习方式重构

1.应用多种学习方式。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是在每节课中实现的,为了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建立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将多种学习方式综合应用,比如指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展开学习,通过采用网络学习资源、博客、微信等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达到交互学习的目的。

2.进阶式学习。进阶式学习是通过展开不同阶段的学习,以达到思维方式的逐级深化,其在语文科学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实际中,首先应对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学习目标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学生认知水平的结构化学习框架提出,并制定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学习目标,以此使学生朝着目标不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深度学习。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是建立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基于理解与迁移的学习方式就是所谓的深度学习,其是指学生能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融入批判性地學习新思想与事实,通过联系众多思想,并在新的情境中渗透已有的知识,最终提出问题解决措施,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的探究问题能力得到提升。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多样化课程实施形态

语文核心素养落实于每一堂课、每一类教学内容与专题中,为了让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应在课堂中达到多样化课程实施形态。应当在课程整合制度建设基础上,实行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学习等模式;并将混龄教学、弹性学制应用于实际中,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且能够将碎片化知识进行改变,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因此,应当不断修订和完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程整合,以此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实施方法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4).

[2]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研究[D].伊宁:伊犁师范学院,2018.

[3]谭友利,申群友.落实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J].新课程(中),2016(4).

[4]王亚楠.落实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J].名师在线, 2017(11).

[5]李莉.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J].新校园(中旬), 2017(5).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探索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