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解释
2019-08-08
邓新华
美联储“独立性”神话已成往事
多目标的央行就不可能是独立的。因为不同的目标对应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利益群体势必要努力影响央行的独立性
2019年7月3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储备基金利率下调0.25%,调至2%-2.25%区间。随后,多国不管有需要没需要纷纷跟随美国降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解释,这是一次“预防性”降息。他并不认为这是长时间一系列降息行动的开始,又说“外界不应该设想美联储不会再次加息”。
对美联储的这次降息,“市场”早有预期。或者说,美联储的降息本来就是“市场”逼出来的。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仍然在说一些“美联储从不考虑政治因素,不会采取政策来证明我们的独立性”的门面话,但谁都看得出来,美联储已经越来越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从去年开始,特朗普就多次督促美联储降息,但是鲍威尔没有听从特朗普的意见。鲍威尔的理由是,美国经济并未出现衰退的苗头。从这点来看,美联储相对于美国总统,貌似体现了一定的“独立性”。
但是近几个月以来,“市场”人士鼓噪说,尽管美国经济还算好,但是也应该进行“预防”风险,美联储终于没有扛住这股压力。包括鲍威尔在内的11名美联储委员,投了降息的赞成票。
这并不是说美联储充分尊重市场。此“市场”非彼市场。给美联储施加压力的“市场”,只是一部分金融投机者。真正的市场需要的恰恰是中立的、不加干预的央行,而不是频繁出手的央行。
一个好的央行,其政策目标就应该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的那样,“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体现了对经济、金融的洞察和智慧。只有仅以“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为目标,其他的交给市场去自发行动,才是对市场的充分尊重,而这种充分尊重能够带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
也只有仅以“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为目标,央行才能真正保持独立性。不管来自政府的要求,还是来自“市场”的呼声,只要偏离“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的目标,央行都应该不加理睬、不动如山。
然而,世界上绝大部分央行给自己增加了太多的干预目标。例如,促进就业、降低融资成本、稳定经济增长、防止资本外流等等。多目标的央行就不可能是独立的。因为不同的目标对应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利益群体势必要努力影响央行的独立性。
以美国而论,金融投机者中,有追求短期利润、账面浮盈的动机,那么,他们就有动力要求宽松货币。至于理由,他们是很容易找到的。就以这次美联储降息而论,“市场”就提出了“预防性”降息的理由,鲍威尔对降息的解释,只不过是沿袭这个理由。其实这个理由是非常牵强的。即便真的进入经济衰退,也不应该以宽松货币来刺激经济,更何况所谓的“预防”风险呢?
从美联储主席和委员的角度来说,他们可以不买总统的账,但是他们离任以后,还要继续在金融行业里混,那么,何不顺应降息呼声,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呢?反正,哪怕降息带来坏的结果,他们个人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这不是说金融投机不好。在好的制度下,金融投机可以帮助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提高金融效率。但多目标的央行,给了金融投机者追逐短期泡沫浮盈的机会,容易助长短期行为。
可以说,美联储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独立性”的基因。表面上看,美联储主席由总统提名、议会任命,总统不能免除美联储主席的职务,似乎美联储可以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实际上,美联储始终是受利益集团的影响的,只不过,以往这一点暴露得并不明显。随着美国经济改革变得困难、经济增速难如人意,短期行为日益抬头,美联储的“独立性”神话越来越难以令人相信了。
(作者为经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