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作品对博尔赫斯《小径分叉的花园》的影响
2019-08-08马思齐
马思齐
内容摘要:博尔赫斯是后现代小说的开山鼻祖,在中国关于博尔赫斯的研究涉及了很多方面,而笔者就一篇文本进行深入发掘,探究几部中国古代的经史子集或文学作品对于博尔赫斯的成名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的具体影响,深入了解博尔赫斯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并且深入分析《小径分岔的花园》的文本隐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关键词:博尔赫斯 《小径分岔的花园》 中国古代作品 影响
博尔赫斯的著名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讲述了一个一战时期为德国做间谍的中国人余准为了逃脱英国人的追捕并且要将情报顺利传递到柏林的故事,结局是主人公获得了“糟糕的胜利”。其以侦探小说为外壳,其本质却是一个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与问题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其以“迷宫”为重要意象,表面上探讨偶然性对于人的命运的决定作用,深层次探讨作者关于时间空间的哲学思考,作者凌驾于时间和空间之上,小说的叙述体现了迷宫的特点,起点即终点,简单出自复杂。小说主要分析了时间的“分岔”,无数的道路引发无数的可能,也有无数种结局,在这种结局中,你可能获胜,而在另一种结局中,你可能会死亡,不同的结局又引发了不同的故事。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博尔赫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让这篇小说在叙述方式与语言运用之中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哲学思想与思考方式。以下笔者就几个重要的对于博尔赫斯影响深刻的中国古代作品具体论述这种影响的体现。
一.汉译佛典、《易经》、《道德经》、《庄子》等以及其所代表的儒释道思想的影响
博尔赫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史子集的喜爱与推崇是有历史渊源的,在西方,翻译中国古代经史子集的著名译者讨论汉学的著名学者有很多,他们的著作是博尔赫斯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通道,是直接影响。比如叔本华在其研究著作中就对于汉学尤其是朱熹等理学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其等于他的哲学思想中的唯意志主义,1这对于博尔赫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供了物质和精神基础。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外国学者的汉学著作,此处不一一论述。
博尔赫斯的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中重点探讨了时间空间的存在与分岔问题,其中包含的玄学思想在文本中的体现如下。
叔本华认为,《易经》中的哲学属于以时间即也是从数出发的哲学体系,2这个观点在博尔赫斯写《小径分岔的花园》中也有显现,《易经》以六十四卦即各种线型符号的排列组合反应宇宙本源的奥秘与本真。小说中写到:
“我要奉劝他们的是:做穷凶极恶的事情的人应当假想那件事情已经完成,应当把将来当成过去那样无法挽回。我就是那样做的,我把自己当成已经死去的人,冷眼观看那一天,也许是最后一天的逝去和夜晚的降临。”3
作者借助小说的情节和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做文章,宇宙二字,宇者空间,宙者时间。在平行宇宙中,时间相同,空间不同,就不会相遇,事情就会发生变化,时间不同,空间相同,事件和结局也会发生变化。做坏事的人想象这件事情已经完成,把将来和过去混为一谈,活着的自己也是死去的自己,时间空间的改变使得事物发生变化,但是始终离不开本源,离不开宇宙。这和《易经》中的玄学思想有部分相似,笔者将其认为是影响之一。
“您也许知道,他家里的人要把手稿烧掉;但是遗嘱执行人——一个道士或和尚——坚持要刊行。”4
這里所写的一个道士或和尚帮助这个儒士刊行其手稿,体现了一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并行的文化氛围,佛教的僧肇大师曾经有云:“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而庄子的《齐物论》中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关于时间与宇宙万物的理论,从“迷宫”之中跳出来,站在宇宙本源的中心,一切就都是整体,一切都是“分岔”后的相似。
而笔者在阅读此小说的时候,体会到一种不同于以上的文化影响,主要体现在佛学思想的影响上。小说的中心探讨的是时间的不同与变化会导致结果的不同,那么他为什么会思考有不同的多维度的时间,这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学思想有密切的联系。
“花园?”
“小径分岔的花园。”
我心潮起伏,难以理解地肯定说:
“那是我曾祖彭的花园。”
“您的曾祖?您德高望重的曾祖?”
这一段中主人公在刚刚找到汉学家艾伯特时的对话中莫名其妙的“难以理解的肯定”这就是他曾祖的花园,他曾祖的小说创作,并没有什么前因后果来佐证或者说明,只是给出了一个微妙的结局,这和佛教思想中的山河大川,根身器界皆是阿赖耶世(佛教术语,本性与妄心的结合体,善恶种子的寄托所在)存下的因,而后存留的印记。后文中主人公余准再次与汉学家艾伯特(主人公传递信息的计谋中的一部分)对话:
“那就是迷宫。”
“一个象牙雕刻的迷宫!”我失声喊道,
“一座象征的迷宫,”他纠正我说,“一座看不见时间的迷宫。”5
即与佛教中当下的身心世界皆是迷了真心变现出来的,是虚构的,时间是妄念产生的,时间本就不存在,要将动心起念放下才能恢复宇宙的本源,即妄念以真心为体,时间被解构了。
“我将小径分岔的花园留诸若干后世(并非所有后世)。我几乎当场就恍然大悟:小径分岔的花园就是那部杂乱无章的小说;若干后世(并非所有后世)这句话向我揭示的形象是时间而非空间的分岔。”6
受到的佛教思想是承接上文的,即一切法从心想生,阿勒耶识被妄念覆盖,就会在后世产生不同的结果,随心随想,所得的结果也不相同,在多维的分岔上获得多种多样的可能性。
《小径分岔的花园》本身就是一盘神秘的棋,主题就是时间,整个故事就是一个谜题,而谜底就是谜题从未言明的时间,可是这种拐弯抹角的方式,恰巧是指明谜底最重要的方式。与《物不迁论》曰:“古不至今,今不至古,各性而性。”孔子又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都是一个内含体系下不同的表现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对于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的影响可见一二。
二.《红楼梦》与其叙事解构的影响
《小径分岔的花园》这篇小说明显的采用了复合结构的叙事方法,其中包含了两个故事7,分别是开篇引人入胜的间谍故事和一直穿插在其中的“迷宫”的故事。这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有着极大地相似之处。博尔赫斯对于《红楼梦》的推崇与喜爱虽然一部分来自于西方的其他文学家或者学者,但是他对于《红楼梦》的解读与模仿借鉴也是有据可循的。
《红楼梦》运用的就是嵌套式的复合结构的叙事形式,虽然在此前的《一千零一夜》的嵌套模式以及薄伽丘《十日谈》所代表的经典的框式结构,但是这些作品和经典叙述结构并没有传入中国,《红楼梦》这部伟大的著作所用的复合结构即最开篇讲绛珠仙子为了报答神瑛侍者浇灌之恩去人间还泪的神话故事,引出了林黛玉进贾府并且与贾宝玉相识相知最终还泪结束回归天庭。主线在讲述贾府发生的是是非非,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的剪不断理还乱,实则是在一个大故事的框架里包含着。
此外,博尔赫斯在编选《聊斋志异选》时附录收入了两篇《红楼梦》中的章节。其中一篇是“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另外一篇是“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这两篇提到的“镜子”和“梦”都是博尔赫斯喜爱的意想。博尔赫斯说过:“梦境很多,复现精彩,因为作者没有告诉我们这是在做梦,而且直到做梦者醒来,我们都以为他们是现实。”而对于镜子意象的内涵他表现为恐惧与虚幻,这与“迷宫”的意象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有说法称宁荣两府的建筑格局如同迷宫一样,所以影响了《小径分岔的花园》中“迷宫”的创作。
三.《聊斋志异》、《庄子》以及其虚幻思想的影响
博尔赫斯推崇的“庄生迷蝶”寄予了他所有的写作思想以及表现内容。其中包括“人生如梦、轮回、时间、真与假的驳论、虚拟”等等。他认为《庄子》一书是形而上学与文学的完美统一,称庄子为幻想文学的祖宗,其《小径分岔的花园》中到小说中后部分作者开始解构时间,将时间也看作是不存在的虚无,没有固定道路的结局,没有固定的可能性,也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可言。时间一旦被解构了,其附属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了,都变成一片虚幻。
“他不知道(谁都不可能知道)我的无限悔恨和厌倦。”8
小说最后的结尾是这样一句话,悔恨的是在时间分岔的某个结点,可能是结局或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主人公对在结点的事情的走向的不可逆性的无奈与悲哀,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时间的“分岔”上,不能逆转的必然性会让人产生虚无的感觉,我们因为无法体会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感所以会变得荒诞和茫然。这与庄子的“庄生迷蝶”的虚幻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其荒诞的虚构也与《聊斋志异》有很大的联系。博尔赫斯认为中国的神话故事与民间故事都是不规则的呈现的,“无论是含糊不清,还是前后不连贯,都表明叙述的故事的真实。”这种荒诞与含混表现的是真实的哲学命题,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中的体现比比皆是,小说整个在侦探小说吸引人的题材下,隐藏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与思辨性的哲学命题。
博尔赫斯的成就对于世界文坛来说都可谓是影响巨大,尤其对于中国当代的先锋派作家群体,更是学习模仿的标杆式人物。他对于中国古代作品反复阅读的喜爱与推崇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的写作方式与哲学思考。虽然博尔赫斯作品追根溯源还是西方的哲学体系,但是不能否认中国古代作品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对其作品的影响,本文以《小径分岔的花园》为例,论述中国古代几部作品对其德影响。
参考书目
[1]赵世欣.《博尔赫斯与中国文化》[D].天津师范大学,2008
[2]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6-16
注 释
1.赵世欣 《博尔赫斯与中国文化》2008年3月 第7页
2.赵世欣 《博尔赫斯与中国文化》2008年3月 第7页
3.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5年 第11页
4.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5年 第12页
5.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5年 第12页
6.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5年 第13页
7.冷國辉《<小径分岔的花园>的叙事功能分析》《文学与艺术》2010年第2期
8.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5年 第16页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