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J波在恶性心律失常预测中的临床研究
2019-08-08梁飞腾朱瑞珍
梁飞腾 朱瑞珍
(阳江市人民医院心电图室 阳江 529500)
恶性心律失常属于常见恶性心内科疾病,即短时间内患者心脏功能发生异常而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所引发的恶性疾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治疗可能导致患者晕厥,严重时可造成患者死亡[1]。但是该疾病的特点使其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和可诊断性,可开展有效的预测诊断方法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并给予预防措施,以减少患者死亡率[2~3]。为探究恶性心律失常预测效果,本次择取276例心电图有J波但无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开展相应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J波无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共276例作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在我院开展常规体检的健康者共2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包括男146例,女130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2.3±4.5)岁,并以J波大小分为J波较大组(J波超过0.1mv,宽度超过0.02s)152例,包括男80例,女72例;J波较小组(J波低于0.1mv,宽度低于0.02s)124例,男61例,女59例。对照组中男125例,女75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3.3±4.2)岁。组间一般资料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实验可行。
1.2 方法
两组受检者均行同步十二导心电图机进行监测,受检者检查时均呈平卧位,指导其放松肌肉以及检查时安静配合,保证受检者呼吸顺畅平稳,避免自行改变体位、移动肢体和讲话,女性受检者检查时需除去上衣,将其受监测皮肤处进行擦拭,安放电极处需要使用酒精进行擦拭消毒,以及保证电极和皮肤之间有良好的接触性,在其胸口处贴电极片后进行常规监测,完毕后擦拭其电极贴片处液体。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间以及观察组内不同J波大小受检者心电图J波情况以及ECG参数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内276例受检者中心电图检测结果显示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13.04%(36/276),对照组200例受检者中心电图检测结果显示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0.50%(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52,P<0.05);此外J波较大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22.37%(34/152)显著高于J波较小患者1.61%(2/124)和对照组健康者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37,P<0.05);而J波较小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1.61%和对照组健康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0.0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3,P>0.05),见表1。恶性心律失常J波改变心电图见图1。
表1 各组间J波情况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
组别受检者/例恶性心律失常/例发生率/%观察组2763613.04J波较大(n=152)3422.37J波较小(n=124)21.61对照组20010.50
图1 先出现明显J波,后出现心室颤动
3 讨论
恶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中造成患者心原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展及时有效的疾病发生风险预测和诊断极为重要,临床中对恶性心律失常发作进行预测诊断的传统方法包括Lown分级、生理检查、运动试验诱发等。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创心电图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其应用效果也越来越理想,同时也发展了较多的新型预测指标以及预测方法,这对恶性心律失常发作预测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4~5]。心电图ECG监测中常用的指标J波指的是ST段与QRS间期的连接点,主要表示受检者心室去极化结束以及复极化的开始,J点升高呈现出的穹隆状即为J波。有研究认为,J波的出现原因是极短时间内外向钾电流骤增造成的早期负极情况,具有折返性特点,因此其引发恶性心律失常风险较高,同时也说明J波的出现与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作具有明显相关性[6]。同时其他结果显示,并非所有J波均可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因此在临床疾病诊断中需要结合患者病情、生化检验结果、临床症状和表现等多种指标进行综合诊断。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发作风险高于健康者,且J波越大,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发作率越高,说明该疾病的发生与患者J波情况息息相关。
综上所述,心电图J波对恶性心律失常预测效果良好,可作为该疾病预测诊断的辅助性参考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