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竹木产业融合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
2019-08-08陈思宇陈国东傅桂涛刘青春
王 军,陈思宇,潘 荣,陈国东,傅桂涛,刘青春
(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浙江杭州3113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教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对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政策揭示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应强化专业产业行业背景,不断优化教育结构,提高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匹配度,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校企发展共同体[1-2]。面向区域产业融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有利于深度匹配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升级;有利于促进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提升办学水平;有利于提升育人质量,形成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的知名教育品牌,在同质化的教育竞争中弯道超车,从强势同行中突围,从而在人才质量、专业排名、招生就业等方面赢得竞争优势(图1)。
作为一门跨领域、跨学科、综合性极强的应用型专业,地方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应探索自身办学特点与区域产业的融合,紧密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建设特色专业[3],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在产教融合的理念下,紧密围绕浙江省竹木产业优势与发展需求,结合本校木材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两个专业在竹木材研究与农林装备工艺研发方面的优势,以及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木材加工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竹资源与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在竹木材料的研发、测试、产业化等方面雄厚的技术优势,凝练了“竹木产品创新设计”特色专业方向,努力在教育、人才、产业与创新的有机衔接方面做出有益地探索和实践。
图1 产教融合特色专业方向建设关系图Fig.1 Diagram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1 校企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1.1 目标定位模糊、培养方案同质、实训体系错位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专业建设在互相学习取经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自身办学优势和产业融合的思考,不可避免地在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以及师资知识结构等教学基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趋同性。由此带来培养目标定位虽具科学性却大众化、模糊化,培养方案虽有全面性却相似化、同质化,实训体系虽然有建设却与产业行业特征差别化、错位化等问题,最终导致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无特色,人才知识结构同质化,能力与职业素养不匹配,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1.2 培养形式局限、通专体系不畅、学科交叉不深
目前校企合作的形式以共建研发中心、企业班或教师工作室为主,通过以教师项目的方式带动学生参与实践。这些形式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譬如学生参与面小、项目的时效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得不到保障;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之间各自为政,学生难以融会贯通;本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层次较浅,多数仅仅是开设了相关课程,并没有深层次地进行不同学科之间教师、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
1.3 协同分工不清、权益机制不明、执行过程不力
校企协同育人的参与者为专业、企业、教师和学生4个主体要素,四者定位分工及权责机制均有明显不同。由于对产教融合的理念理解不深,院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热衷于制定高大上的校企合作策略规划,却容易忽视企业、教师和学生的权利责任及利益诉求,影响了其他要素的积极性,导致各要素间难以形成合力,校企合作效果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出现“专业规划闲置,企业无奈承受,教师各自为政,学生迷茫跟从”的现象。
1.4 政策激励不足,协作热情不同,合作层次不高
由于地方政府缺少相应的政策对参与协同育人的企业给予有效的激励,加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不完善,教学活动占用人力物力资源等因素,企业付出与回报难成正比,导致“高校热情,企业冷淡”的现象屡有发生,随之而来企业合作意愿降低,投入的经费以及人力物力下降,校企合作逐渐回到了常规浅层次的学生入企顶岗实习的轨道上,产教融合逐渐沦为形式,最终作成为宣传口号或争取资源的工具。
这些问题在近年来高校调整专业的大背景下,对本科专业的影响显得尤为明显。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2016~2018年被撤销专业逐年增加,其中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专业被撤销的数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表1)。专业被撤销有多方面因素,但其在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上失去竞争力必然是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影响着高考择校志愿和院校招生水平。因此在新时期必须坚持产教融合,将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之路。
表1 2016-2018年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撤销数Tab.1 Number of majors withdrawn in industrial design and product design from 2016 to 2018
2 面向区域产业融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2.1 凝练专业特色方向
凝练专业特色方向是教育与区域产业融合的关键的第一步,决定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区域内产业大多存在多样化特征,选择对口的产业作为特色方向就成了首要任务。凝练专业特色方向应该体现优势结合、优势互补以及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原则[5-6],即从该区域产业的状况、专业自身底蕴、本校相关学科3个方面的交叉优势来综合确定,这3个交叉优势即专业与产业交叉优势,相关学科与产业交叉优势,以及学科间交叉优势(图2)。
2.2 明确“专企生师”四者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定位与权益
必须明确专业、企业、学生、教师四者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定位与相互关系,明确四者的权利和责任,并建立有效的机制保障其核心利益,做好“专企搭台,师生唱戏”,将校企合作的效果发挥到最大。专业是育人的主体,是人才培养的主导者和育人过程的管理者,企业是人才培养的配合者和育人成果的享受者,教师是人才培养的执行者和育人过程的承担者,学生是人才培养的目标者和育人成果的受益者(图3)。四者最终都是产教融合的受益者,学生成长为人才,教师增强了能力,企业收获了创意和员工,专业收获了品牌。
图2 专业特色方向的凝练Fig.2 Refining of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图3 专企生师四者在人才培养中的关系Fig.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jor,enterprise,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talent training
2.3 建立协同育人平台及运行机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凝练了专业特色方向后,应该由专业发起并主导,联系区域产业的企业、协会、政府等部门进行充分的调研,邀请相关产业专家、企业代表、高校教师以及历届毕业生进行座谈会诊,进一步明确区域产业的现状、发展方向与人才需求等问题,并会同代表性企业共同研究专业特色方向人才培养体系(图4),建立协同育人平台与运行机制,并进一步编制详细的专业特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
图4 特色专业方向人才培养体系Fig.4 Talent training system for characteristic majors
2.3.1 明确特色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最初起点和终极归旨[7],因此培养目标必须科学客观,定位准确,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的现状与趋势、产业发展方向与人才需求,结合专业自身办学类型来确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规格层次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2.3.2 建立以通专结合、突出特色、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 建立“通专结合、突出特色、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广博+专精”的综合能力,避免教学过于聚焦在特色领域而缺乏整体综合素质。首先,在基础课程、专业课教学中加入产业特色方向的训练内容;其次,设置特色专题设计课程群,强化产业特色方向设计创新能力;再次,突破学科与专业之间的课程界限,开发与产业紧密相关的交叉学科课程,如先进制造技术、材料技术、市场经管、人文类等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2.3.3 强调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无缝对接的教学模式 强调设计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提倡将课程创意设计方案从单纯的图纸化转向实体化。首先,学生通过校内实验实训中心或企业车间,在实验师或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设计方案的实体化,锻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动手能力;其次,引导学生参加相关产业的设计竞赛,不断提高创新思维和对设计趋势的感知能力;再次,建立教师工作室、企业班或者产品研发中心作为第三课堂,吸收学生参与企业设计项目实战,不断增强设计实战能力。
2.3.4 建设特色精品教材体系 教材体系是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撑。建设特色精品教材体系,要求教师团队深入产业调研,在人才培养目标指引和课程体系的框架下,不断积累理论知识、教学经验和实践案例,开发出针对性强,专业性高的专业特色教材,同时还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化新形态教材,实现教材形式创新[8]。
2.3.5 建立校企双向实践教学平台与运行机制 基于产业真实生产技术和流程构建集实验、实训、实习于一体的校企双向实践教学平台,打通校内实验室与企业实践基地在教辅人员、设备场地等方面的界限,做到师资和资源共享,使学生通过实践更深入更系统地掌握产业对工业设计的要求。为了保证平台的良好运行、避免资源与人力的浪费,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保证平台的良好运转与维护,保证相关企业和人员利益。
2.3.6 建立校企双向师资团队及培养机制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不仅要重视教师团队的组建,更要重视教师能力的提升,让教师获得成长,收获信心,从而不断促进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首先,在教学团队组建上,建立专业教师与企业技管人员的双向教学团队,将企业的新工艺、新方法引入教学;吸收相关交叉学科教师组建跨院系或跨专业教师团队,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突破专业壁垒,培养学生全面的知识体系。其次,重视教师能力提升,建立校企互相访学机制,互派人员进入企业或教学一线进行实践学习、交流访问或参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个人与团队的教学水平与能力素养。
2.3.7 建设多渠道教学成果展示与转化平台 由专业牵头,建立线上线下多渠道学生作品展示平台,持续推动学生设计作品的宣传以及推广转化工作。线下可不定期在校园、社会上举办不同层次的师生设计作品展览,线上可在本专业网站或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业网站上建立网上展厅。通过这些渠道吸引企业或社会的关注,在起到宣传作用的同时,有目的有步骤地将学生设计作品向实体化、产品化、商品化方向发展,最终将教学成果落到产业中去。
2.3.8 建设人才信息共享平台与中长期人才跟踪评价机制 校企合作建设网上人才信息共享平台,为毕业生和企业双方提供及时对口的毕业生信息与企业用人信息,并通过平台对毕业生就业后1-5 a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展状态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能力的评价,并定期邀请社会行业精英、企业技管人员、毕业生等来校进行人才质量回访。专业基于这些信息反馈检验人才培养的成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浙江农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自2013年在凝练了竹木特色的专业方向以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厚通识,强基础;突特色,重实践;跟前沿,推双创”的培养方针,要求在广博扎实的基础上突出竹木产业方向,培养具有严谨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的创新型工业设计应用人才。建成和主编了融合竹木特色的“通专结合、突出特色、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和7部教材,并逐步进行网络信息化课堂的建设;结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了集实验、展示、双创、竞赛和科研五位一体的创新教学平台,并在多家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举办和引导学生参加相关产业的设计竞赛;建立由教师工作室、产品研发中心为主的第三课堂,每年吸收学生参与企业设计项目实战;引进机械、木材专业教师以及企业骨干加入教学团队,派遣教师8人进入竹木企业实践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学术能力。在连续举办课程作品展、毕业设计展,并邀请知名专家和企业人员前来参观评审;与龙泉市竹木产业协会进行合作,举办竹木产品设计竞赛并致力于将学生作品产业化。通过近年来的建设与培育,人才培养有了显著提升,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为省内木门、木玩、竹制品、家具等领域的数十家企业开发了数百项产品;在各级专业竞赛中获奖金银铜奖百余项;分别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6项、3项、2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73篇,获国家授权专利180余项,专利数量排全校第一,创业率10.43%全校第一。教学团队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编教材7部,主持省级教改课题2项,校级教改课题10余项,教师个人获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校优质教师二等奖1项。
3 结论
产业经济是动态发展的,教育结构必然也随之调整,面向区域产业融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指导思想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目的是实现教育与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培养高质量创新型应用人才,具体路径是凝练专业特色方向、明晰专企生师四者的权责利益关系,协同共建育人平台及培养方案,最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促进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共生共赢。在不断向产业深入融合的过程中,专业教育将会逐渐形成“教育-人才-产业”的良性循环,不仅实现人才的高质量培育,推动产业经济发展,作为育人实施主体的专业建设也将不断迎来自我的蜕变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