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木作业”是更新改造成、过熟旱柳林的好方法
2019-08-08秦治强刘建禄
秦治强,刘建禄
(定边县长茂滩林场,陕西 榆林 718600 )
旱柳属于一种常见的树种,其生命力强、地域分布广,在我国辽宁、吉林、河北、河南等地有较多的分布。由于该种树木耐寒、耐旱,在美化环境及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种树木大约生长寿命可达到80年左右,其主要的生长期大约在前20年;25年以后,该种植物基本处于慢生长或停滞状态。针对该树种的生产习性,研究其生长及分布并对过熟旱柳进行有效管理,可为保持该类植物生长及实施林业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一、榆林市旱柳分布及生长情况说明
旱柳植物在榆林市很多区域内均有较好的分布。现大多采用高杆栽植的方式,生长状况相对较好。榆林市一般选用2.5~3 m的健壮柳杆进行栽植,当柳杆成活并健壮生长2年后再选取合适的枝条进行“定椽”。采取以上栽植方式旱柳,通常5年后即可落第一茬椽,每次落椽后可留茬10~20 cm扩大树盘。采取该种方式,一般在第一茬作业的时候可落椽3~4根,在第二茬的时候可落椽15根左右。保持该种落椽方式,一棵生产旺盛的旱柳可生长100年左右,大概可落椽100根左右。榆林市旱柳在靖边、衡山及榆林一带栽培最多,且大多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种植,现已大多进入成熟期,长势相对较弱,枯梢情况较为严重,死亡现象较为普遍。据统计,榆林区的旱柳植物中,枯立木占15%以上,生长衰退或濒临死亡占60%,生长良好的仅有20%左右。在该种情况下,如何保持生长衰退乃至濒临死亡树种的长势尤为迫切。
二、头木作业复壮更新过熟旱柳林
基于榆林市“脑椽树”栽培方式的启发,长茂滩林场以该种栽植方式对苗圃进行了试验,选择了20株树木进行了试验。从目前的试验情况来看,树木长势较好。该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1.作业时间。该技术一般在每年的三月中下旬实施,最迟实施时间不得超过四月下旬。一般每年的清明节前10 d左右属于最佳时间。如过早实施该技术,因树木处于休眠状态,导致萌芽时间过长及水分损失较为严重;而过晚则树木已经发芽,会对树干上的不定芽的生长萌发造成影响。
2.截杆高度。对于留桩高度应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一般来讲,最佳的高度应控制在1.8~2.3 m之间,最低不得低于1.5 m,而最高不得大于2.5 m。如涉及分杈等情况,应在分枝以上的15~30 cm处进行截头;但如所选择的枝条部位有创伤、结疤等情况,应将上述枝条全部截伐;对于濒临死亡的树干,则应选择从基部全部伐除。
3.作业方法。事先准备两条1 m高的马凳和油锯、斧子即可作业,锯口处有不定枝的应先用斧子将丛枝砍净再进行截伐。直径在12 cm以下的细枝可用斧子砍伐(斧子砍过的茬口平整光滑,利于保存水分和伤口愈合)。粗杆用锯子截伐较为省工。作业时应先从枝杆倒向的一边开口,锯过2/5(以不夹锯为准)后再从另一边锯伐,保持茬口平整,不能上下错茬。伐除后及时将茬口覆盖,一般用树下泥土或草皮覆盖即可。
4.抚育。采用以上作业方式后,第二年应及时进行定枝留枝,即“定椽”。在抚育过程中应将多余的枝条截掉。定椽后的当年,在8月左右应剪掉下部的侧枝,以促使主枝的直立生长。采用该种方式,一般可在生产4~5年后即可下“柳杆”,5~7年后即可下椽。
三、试验成效调查分析
经过两个年度的大面积试验,整体效果明显,抽枝率极高。除彻底枯死腐朽树木外,其余全部能抽出新枝且枝条生长旺盛,绝大部分在当年就可形成树冠。据调查,当年生枝条最长可达2.8 m,基部直径3.3cm。第二年定枝留条后,由于除去了多余的枝条,减少了养分和水分的竞争,生长率进一步加大。同时,由于母树树势及作业方式不同,新枝生长势也有一定的差异。调查显示,新枝生长与母树的生长状况关系较为密切。母树越壮,新枝越旺盛,健壮母树的新枝无论抽枝数量还是生长量均明显大于弱势母树(详见表1)。
表1 生长量因子关系表
四、综合评价
本文所述试验方法对复壮更新生长衰弱旱柳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是目前解决旱柳成熟后所出现的生长速度弱及经济效益低的基本途径,对现有旱柳植物繁育及促进林业保护具有积极作用。该技术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时间短、见效快。采取该技术可实现当年成林,避免砍伐树木造成植被破坏及地表裸露,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2.简单易行。榆林市干旱少雨,植被的成活率及保存率相对较低。通过采取该技术模式,避免传统方式3~5年方可成林的情况,且抚育也相对较为简单,可起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3.可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采取头木作业后,截下来的枝梢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足以支付施工费用,并可节省大量的种苗、栽植、抚育和管理费用。
综上所述,“头木作业”方式是复壮更新旱柳的有效方法,对提高榆林市旱柳种植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乃至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