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如何提高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效率
2019-08-07李黎
李黎
摘 要: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近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而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通过采取各种方式培养全民阅读意识也逐渐成为了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发展方向,但就目前而言由于图书管理工作人员未充分认识到图书流通管理工作对于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导致馆员与读者之间缺乏一定沟通,进而对其未来整体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必要性,并针对现阶段流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管理必要性;问题与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5 — 0165 — 03
一、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的基本概述
(一)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的内容
简单来讲,所谓的“图书馆流通管理”其实就是在当前全面阅读的浪潮下,作为搜集、整理文献的阅读服务机构,图书馆通过采取读者对图书借还、续借以及检索的方式,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还能为后续需求者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管理方式,其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高低不仅对起到了对优秀文化继承和保护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促进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中也发挥了显著作用,具体而言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主要包含如下内容,即:安排图书上架便于读者借阅、做好需求者的简缩培训工作、加强图书的倒架工作、做好日常图书的整理工作以及回答读者的咨询工作等,从某方面而言,为从根本上帮助读者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在进行图书管流通管理过程中,确保其流通工作的最大效率是极为必要的。
(二)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从目前来看,在当前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产业时代背景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追求成为了现阶段社会的核心发展方向,而图书馆作为满足需求者知识需求的重要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其还担当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开展保护工作的重任,故此为从根本上促进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极为必要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
其一,做好图书馆的流通管理工作能为读者提供良好服务。社会主义新市场经济常态下,图书馆的流通管理工作与为读者提供的服务息息相关,换言之就是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越高,其扶着享受的服务也就越好,提高对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的重视,确保藏书使用的有序性,从某方面而言是推进图书馆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
其二,做好图书馆的流通管理工作能充分展现图书价值。图书馆作为承担图书搜集、借阅工作的重要阅读机构,在当前全民阅读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对其流通管理工作重视,不仅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图书价值,此外通过对图书摆放方式进行科学化管理,不仅能有效地解决书籍長时间滞留书架等问题,此外也为读者更好地进行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三,做好图书馆的流通管理工作还能显著地提高藏书质量。在进行图书馆流通管理过程中,其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藏书质量,而传统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导致管理效率下降,长此以往还极易导致管理工作人员热情度下降,进而对于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从保证藏书质量入手,不光转变了当下图书馆的流通管理方式,也从根本上显著地提高了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现阶段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馆藏书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大量科研数据分析可知,在当前进行图书流通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工作具有庞大性和复杂性,对于管理工作人员的水平要求较高,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管理工作者受传统管理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实际进行管理作业时未能深入到管理工作中,从而不仅极大地降低了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与此同时对于图书馆的整体发展而言也是极为不利的。除此之外,经大量科研调研数据分析可知,目前大多数的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较低,内部管理机制也存在一定缺陷,导致在进行藏书管理过程中,图书放置不规范、图书未能进行分类存放等现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不仅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也严重阻碍了文明复兴进程。
(二)各种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
从目前来看,在进行图书馆流通管理过程中,各种不文明行为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严重影响了图书流通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而对图书馆的整体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如图书破损严重、应用价值较高的图书受到损坏等,与此同时当需求用户在进行阅读过程中,往往在选择第二本书时会随手将第一本书放入第二本的书架中,而在后期的管理作业过程中,管理工作人员由于未能及时处理此类问题,不仅增加了书籍随乱摆放现象,也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和藏书质量,导致流通管理工作中的风险问题频繁发生。
(三)自动化水平较低
伴随社会主义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计算机网络在便捷人们日常生活,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将其应用到任何一个领域,从某方面而言对其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但就目前来看,在进行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过程中,虽然图书馆管理人员逐步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但是其自动化水平却较低,图书馆内的书籍无法准确无误的与读者进行共享,进而对其整体流通作业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四)图文检索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工作人员长期重复一项工作,因此其工作热情会大打折扣,因此当其在接受信息咨询时,未能以饱满的热情和正确地态度对待每一位需求者,从而导致读者不能在第一时间通过检索系统查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影响客户服务体验的同时对图书馆的整体工作效益也是极为不利的。除此之外,在进行图书馆管理过程中,流通管理部门是与读者接触最多的部门之一,其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代表着图书馆的整体形象,但是由于现阶段从事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为非专业工作者,故此在信息咨询过程,馆员未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整体业务水平,对于社会文化的建设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五)借还管理问题
在进行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过程中,借还管理问题的存在是影响其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就是在借阅的高峰期,由于图书馆的计算机系统长时期运转,从而导致反应迟缓甚至出现死机问题,而当这种问题产生后,借阅记录漏记、错记问题的发生率不断增加,长此以往不仅导致馆员和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更对其整体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的优化策略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当前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过程中,管理制度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极大地降低了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与此同时对于图书馆的整体发展而言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此为从根本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现阶段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总体而言就是在当前全面阅读的浪潮下,作为无偿服务的重要场所,图书馆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知识学习的平台,此外在推进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发挥了显著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从根本保证图书流通管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一方面图书馆需根据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现状,综合考虑读者的基本需求,而后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有效活动,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进而为后期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而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制度过度地强调纪律监督和奖惩手段,从而不仅极大地降低了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也导致其与读者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交流,对于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是极为不利的,故此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图书馆在进行相关制度的建立过程中,需贯彻落实“刚柔并济”的原则,以期通过制定一套符合岗位人员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使得管理工作与个人行为进行紧密结合,为后期各项管理作业的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二)加强管理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度,避免各种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从目前来看,在进行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过程中,执行力不强也是影响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就是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环境中,部分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在进行实际管理过程中十分随意,缺乏规范性的操作执行力,长此以往不仅导致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未能落实到实处,对于社会的整体文明建设也是极为不利的,故而要向有效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执行力是极为必要的,为此流通管理部门需指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并通过设置严格的奖惩措施来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以此来推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要想从根本上确保藏书价值的最大化返回,减少图书破损、丢失情况,切实有效地对图书进行保护,是现阶段图书流通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换言之就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规避流通管理的各种不文明现象,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具体而言就是在实际管理中,相关工作人员需做好如下作业,即:合理调整牌价顺序、结合图书馆实况满足读者需求、加强对图书的保护、针对各项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等,以此在为读者提供更方便借阅方式的基础上,为其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加大电子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提高图书馆流通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在当前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而言具有重要影响,而图书馆作为承载图书阅读、借阅以及资料收集的重要机构,为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有效地提高其竞争优势,加大电子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提高图书馆流通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是现阶段图书馆的核心发展方向。经大量科研数据分析可知,在当前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产业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不仅极大地降低了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也对图书馆的整体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此为从根本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管理工作人员需依据图书馆管理现状,将馆内最具有特色的内容进行统一的整理,而后通过建立万三的数字化信息数据库,加大共享资源速度的同时为后期各项管理也创造了良好条件,而另一方面为顺利当前信息化的时代发展潮流,对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进行不断改革,通过加强开放化的管理方式,进而在给图书馆流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大量科研数据分析可知,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近年来其复兴进程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人们的高度重视,而从某方面来讲,阅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全民阅读更是对文化复兴起到了重要作用,故此在现阶段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新时期,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对承担图书搜集、借阅工作的阅读机构——图书馆的流通管理工作作出了明确规范,但由于部分管理工作人员受传统管理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未能从根本意识到图书流通管理工作与图书馆自身的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从而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存在,长此以往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是极为不利的,故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需在不断提升自我素养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刘宇红,张建东,李伟涛.浅议提高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效率的路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122-124.
〔2〕刘江丽,张维熙,李敏.创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提高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探析〔J〕.魅力中国,2017,12(4):122-125.
〔3〕陈思,范丁维,张子扬.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2(13):222-225.
〔4〕王衛华,徐晓婷,韩志华.浅议提高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效率的路径〔J〕.办公室业务,2018,15(17):161-163.
〔5〕乔波,李敏达,张旭丽.图书馆图书流通工作管理探析〔J〕.传媒论坛,2018,12(09):136-137.
〔6〕刘松年,徐晓晓,周晓霞.提升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对策〔J〕.亚太教育,2015,22(32):54-55.
〔7〕刘轶琳,黄振华,张伟.基于图书流通率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调研〔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23(14):108-109.
〔8〕杨爱琴,李涛,周宇.图书馆流通管理中系统分析法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7,25(08)118-119.
〔9〕刘庆娜,孙安博,张伟.关于图书流通管理和服务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5(22):194-195.
〔10〕许娇,李梦华,周扬.图书流通管理系统中的失误及相关措施〔J〕.办公室业务,2016,12(17):175-176.〔责任编辑:杨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