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教学的初中羽毛球教学探究
2019-08-07黄小军
黄小军
摘要:羽毛球是一项室内、室外均可进行的体育运动,单打与双打均可,所需场地比较自由。不论是羽毛球比赛,还是普通的健身活动,打羽毛球都需要不停地移动脚步、跳跃、挥拍,可以有效锻炼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力量,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老少皆宜。因此,羽毛球在中国的普及率较高,很多学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都加入了羽毛球项目。为了更好的提升初中羽毛球教学效果,本文从分层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几点意见,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羽毛球;教学探究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对体育课程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体育课程从以往的“副科”,逐渐变为可以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身心基础的重要课程。在这个基础上,很多学校及教师都在积极丰富并加强体育教学内容,羽毛球运动就是其中一项。但是,在具体的羽毛球教学策略上,某些时候还较为单一,羽毛球运动对于初中生体育学习的积极作用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此时,可以适当引入分层教学的方法,让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从中最大程度地获益。
1 按学生水平进行分层
一般情况下,羽毛球并不属于初中体育的必考项目,或考试标准较为宽泛。同时,有些学生在课外也会参与羽毛球运动,但大多为游戏、健身性质。整体上说,学生的羽毛球水平普遍不会很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分层教学前,对学生的观察更加细致入微,必要时可以从其他运动中得出对学生能力的判断。在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后,教师就可以着手按照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教学了。当然,由于学生的水平一直在动态变化中,所以这种分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平时的表现进行灵活的调整。
比如,除了羽毛球外,足球、篮球、乒乓球甚至简单的跑步、跳绳等活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学生的素质,如体能是否充沛、身体协调能力是否优秀、是否具备良好的竞技知识等。在羽毛球教学中,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安排。如A类学生体能良好,但手眼配合有缺陷,就可以首先专注于基础的接发球练习,而不是强调各类打法战术;B类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技巧,就可以更多地传授一些技战术知识,进行更多的比赛模拟。
2 按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初中羽毛球在教学目标上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自己的掌握。从初中生的未来发展来看,他们中出现专业羽毛球运动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教学目标不宜过低,不应视为一种简单的体育游戏或热身运动。另一方面,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可以很好地参与羽毛球比赛的程度,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人意愿与身体状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即意愿强烈、身体允许的,目标较高;意愿不强、身体较差的,目标较低。
例如,C类学生身体各项素质均比较优秀,而且学习羽毛球的欲望比较强烈,教师就可以为C类学生制定比较高的教学目标,要求其娴熟掌握羽毛球的各项技巧,让人与球拍的结合能够更加紧密,可以适应羽毛球比赛的节奏。D类学生运动能力较差,尤其是身体协调性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在教学目标上就可以适当降低,只要能够正确掌握基本的技术动作,比较顺利的进行羽毛球运动即可。
3 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
教学评价想要发挥作用,真实全面的反映学生水平,就要摆脱以往千篇一律的评价方式,同样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也就是说,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其原则,应是足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同时又要合理指出学生的缺点,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弥补自己的短板。在根据教学评价与学生進行沟通时,教师要保持耐心、和蔼的态度,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学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以上提到的四类学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A类学生,其体能本身就非常充沛,评价上要更侧重于其技术掌握程度;B类学生及C类学生,可以安排较为正规的羽毛球比赛,从比赛结果及其在比赛过程中的表现来进行评价;D类学生,则既要考察其身体基本素质是否得到提高,也要注意其羽毛球基本技术动作是否有进步。在得到评价结果后,对于确实进步明显的,及时给予肯定,同时指出今后需要继续加强的部分;进步有限的,持续观察,通过沟通了解其是否存在畏难情绪,解除其心理负担,然后给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羽毛球在中国的普及率,与其他热门运动相比不遑多让。初中的羽毛球学习,从长远来看可以培养出优秀的羽毛球人才,或至少也能极大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初中阶段对羽毛球进行精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要想深入挖掘羽毛球运动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潜力,教师需要付出很多努力,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只是其中一种。希望广大同仁能够在教学中加强创新,积极探索,通过各种方式提升羽毛球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伟.分层教学在在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1).
[2] 张永江,李品超.分层次合作教学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5).
(作者单位:广东北江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