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
2019-08-07王学文
王学文
摘要:读写结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原则之一。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朗读优美的范文来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感,获取思想营养和写作营养。写作教学,是通过写读后感或者作文来练习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读写结合;优势
引言:古人說“厚积而薄发”如果以做蛋糕来比喻,可以说阅读是面和发酵,写作是蒸烤和装饰,阅读能够为写作提供素材,写作可以促进阅读的深化,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1 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1.1 阅读教学,步履维艰
不少同学之所以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其大部分的原因是由于缺乏探索阅读乐趣的精神。古时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到如今变成了“手机在手,天下我有”,同学们把大量的时间都投注在了如何玩游戏能够得高分,如何能够给自己喜欢的明星投票等一系列的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了,留给自己阅读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即使阅读也不过是阅读一些娱乐八卦新闻。
在分数决定一切的今天,老师和同学们把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了能够快速提高语文分数的选择题和默写题上。至于阅读,老师们只要求把课文中的几篇重点背诵段落会背,会默写,在考试时不要失分,其余的课文大概讲解一下作者的中心思想就行了。那一篇篇被排版者选进课本中的绝美文章,根本就没有起到它的作用。
1.2 写作教学,前路艰难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实行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为了考试得到高分而被迫学习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写作因为费时费力,被摆在了一个“不受待见”的位置,大多数学校根本就没有单独的写作课,最多也就是每个月写一篇读后感,而这些读后感,一般都是同学们自己在网上抄袭的,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应付作业。甚至一些同学根本就没有阅读,直接写了杜撰版的读后感。
至于试卷中关于写作的部分,老师一般会给几种固定的作文格式,然后让同学们背诵一些名言警句和优美的句子,在写作文的时候运用进去,提高作文的分数,至于写作的格式,段落,作文内容中语法的运用,逻辑关系,老师不会花大量的时间来讲述。
2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2.1 结合教材情感开展读写结合
由于语文的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的过程,而是思想感悟和情感感染的过程,老师通过引领学生学习一些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佳作,让学生在思想和情感的方向有所感悟,以达到深刻学习的目的。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先生通过轻松质朴和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描写了他童年中的趣事,从而表达了他对童年美好回忆的憧憬和向往。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先预习感受鲁迅先生幽默的笔风,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先讲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再讲解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感情,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以便让学生们更加了解鲁迅先生,对这篇文章的感情更加深入。同时老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同学们模仿教材中的写法,开展写作任务,这时由于同学们刚学完这篇文章,写作时会带着这一部份的情感和思想,从而能够增加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章的真实性。
2.2 运用课外阅读开展读写结合
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阅读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都知道,知识的来源有两个途径,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少,找不到太多的写作素材很正常,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通过大量阅读其他作者的书藉,来丰富自己的感情。积累多了,自然而然就文思泉涌了。例如学习完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阅读《阿Q正传》,感受在当时动荡的年代,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痛苦挣扎,学习鲁迅先生勇于批判的精神,并让学生进行读后感的写作。
2.3 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读写结合
选进初中课本的文章,都是经过排版者的深思熟虑,大都是千古流传的绝美文章,其意境和思想都是比较鲜明的,都是著名学者的代表作之一。例如民国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作者写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情形,这一情形是作者这篇文章的点睛之笔,感动了无数的读者。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就这一情形写一段自己与父亲或母亲的深刻回忆,详细描述父亲或母亲做过的一件令人至今难忘的事情,这样不仅加深了读者对该篇文章的感悟,深刻体会了父母爱的伟大,还能锻炼文笔,一举多得。
2.4 积极响应初中语文教育号召
初中语文的课标中,要求中学生要通过大量地阅读来欣赏文字之美,感受文章的意境,领悟作者的中心思想,并从中获得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有益启示。在写作中要求学生根据自身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运用一系列的写作手法,写出感情真挚,思想独特的文章。老师和同学们应积极响应要求,严格的按照课标执行,大量阅读有益书籍,书写自己的独特文章,真正的感受语文的魅力,爱上语文。
3 结语
语文包含语言和文字的基本特点,即抽象又感性,语文包括听、说、读、写4个方面,而读和写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基础,读和写的结合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大趋势,只有以读导写,以写促读,才能将我国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将我国的文字之美繁衍下去,
参考文献:
[1] 林新洪.仿写式读写结合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02).
[2] 张艳.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运用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11).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河口学校)